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合分析江苏省男子柔道队2021—2022年冬训期体能训练特点及规律,通过对比冬训前后运动员身体素质与身体形态的测试结果评价冬训期体能训练效果。结果表明:冬训期主要分为基础训练期、强化训练期与调整训练期3个阶段;训练手段保留了传统的大力量训练,同时将力量举、单边抗阻训练、再生训练等练习手段科学地融入冬训中;经过10周的训练,35名柔道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最大力量、力量耐力、核心力量、有氧耐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髋、膝、踝及肩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得到改善,受伤风险下降。  相似文献   

2.
标枪是体能主导类的快速力量项目,对专项素质与技术的要求很高。本文旨在通过对标枪优秀运动员冬训训练阶段、内容与负荷安排等方面的分析与总结,为标枪运动员的系统科学训练提供参考。整个冬训期一般分3个阶段,按照先全面身体素质,后发展专项力量再专项投掷能力的顺序安排训练,负荷量与强度呈递增趋势;冬训期的训练內容以增强力量素质与完善专项技术为主,其他素质练习为辅,冬训期的训练目标要明确,冬训期的训练手段要丰富,冬训期的训练阶段要清楚划分。  相似文献   

3.
<正>不同训练周期的主要任务各不相同。冬圳期是提高能力的关键时期。冬训期属于准备期,一般从10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前后结束。大多数教练非常重视冬训,希望通过完整的训练期,使运动员体能得以大幅度提高。冬训期的训练安排通常是训练量比较大,强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女子摔跤队2020-2021冬训期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以及训练负荷等训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广东省女子摔跤队冬训期共29周,分为基础与提升阶段、强化阶段与赛前阶段;训练内容主要围绕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开展,通过先“扬长”后“补短”,全面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训练方法使用丰富合理,具有专项化特征;训练负荷与训练内容联系紧密,张弛有度,呈现出波浪式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冬训是全年训练周期中唯一不受竞赛期影响,可长时间进行系统训练的准备期,对于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尤为重要。以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江姗姗为研究个案,运用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江姗姗2020年冬训期训练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探析其冬训期训练负荷和生理指标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旨在为竞走项目冬训期科学化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冬训期间需谨防运动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年一度的冬训期已经开始。教师和学生都希望通过冬训期的艰苦训练,增加自身的体能储备,提高运动能力,以应对来年的体育高考。但由于冬训的训练强度、训练量都会增加,外部环境的温度却又持续下降,因此,学生运动员的身体状态面临较大挑战。为了起肾血细功的  相似文献   

7.
朱煜 《中华武术》2009,(1):56-57
一、您好!我是体校教练员,我们现在正处于冬训期,这几周训练强度比较大。我想让我的运动员在训练后能够及时恢复体能,从营养方面应该怎样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8.
林伟 《中华武术》2020,(5):46-47
800米跑是体育特长生高考必考项目之一。在高考体育特长生进入冬训黄金期后,对800米跑的训练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如何在冬训这段重要却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800米跑的后程冲刺能力,又是冬训期间高考体育特长生重点训练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通过前后对比实验说明,对于普通高校这个特殊的训练层次,中长跑项目在冬训期运动负荷的安排不仅仅是量的积累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度的变化提高冬训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冬训训练监控与机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生化指标对中国国家散打队运动员2006年冬训进行训练监控,保障科学化训练的进行.方法:以国家散打队2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睾酮(T)、免疫球蛋白IgG、IeA、IgM等生化指标,对运动员冬训过程进行了监控与评定.结果:在冬训期间,男子散打运动员的Hb、BUN、T等指标和冬训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冬训初期相比,女运动员除了冬训末期的T显著增高及中期的BUN显著下降外,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冬训期间的运动训练负荷安排比较合理,总体上运动员在机能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没有出现训练过度及免疫抑制的情况.运动员部分生化指标的个体差异较大,应建立运动员训练监测的个人档案,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针对个别免疫力下降或有贫血征兆的运动员,要注意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心电图波形与生化异常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测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在冬训期一次大运动强度训练和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前后肌酸激酶、血尿素的异常指标和心电图波形的变化,探讨生化异常指标与心电图波形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马拉松运动员提供更合理的心电监控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和身体机能状况,监测了湖北省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间的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我省女举运动员的生化指标随运动训练负荷和训练强度呈现不同的变化,冬训监控机能评定的结果是女举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处在较好状态,机体抗疲劳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陈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6):103-105,113
对女子3 000m障碍跑运动员阶段训练负荷监控发现,冬训期的连续两个高原训练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影响了整个冬训期的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李**可能存在过度训练,赵**的训练效果最好,朱**正常.同时高原训练时间太长次数太频繁,致使整个训练的量和强度不足,量的不足由训练课次不足和高原训练造成,强度不足主要与混合耐力训练比例较少有关,影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冬训是竞技状态形成的重要阶段,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依赖于冬训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及实施的效果.抓好冬训有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优秀短跑运动员2006-2007年冬训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西优秀短跑运动更冬训训练安排特点是:冬训时间为20周,每周训练7~8次,共139次课.其中,速度训练28次、速度耐力训练32次、力量训练51次、一般耐力训练22次、技术训练38次;广西优秀短跑运动员冬训训练内容主要是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专项身体训练比重大,占总训练课次的65.5%;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起跑技术和全程节奏跑技术;力量训练的特点是训练强度大、训练手段多样化,以发展髋部肌肉群的力量为主.突出快速力量、平衡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李彪  蒋亮 《当代体育科技》2023,(28):57-60+101
目的:通过对古典跤冬训前后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上一年度冬训的效果,指导之后冬训体能训练计划的制订。方法:选择重庆市6名男性古典跤运动员,运动员随队进行为期5个月的传统专项摔跤训练和体能训练,每周包括垫上专项训练课、田径场耐力跑和抱人负重训练、体能馆传统力量训练等。在冬训前后分别安排同样的测试内容,通过前后测的对比,评估整个冬训的训练成果。结果:冬训中传统体能和摔跤训练对FMS评分无显著性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肩部灵活性和躯干旋转稳定性持续低分,需要加入一些提高肩部灵活性和躯干旋转稳定性的训练;冬训可以显著提高深蹲最大力量和相对力量,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上肢力量、下肢爆发力和身体敏捷性;冬训后躯干爆发力出现小幅度降低,之后冬训可以加入一些发展躯干爆发力的训练动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上海市6名中长跑运动员3个月冬训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冬训期随着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员的肌酸激酶,睾酮、皮质醇均出现不良的变化,通过训练调生后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机能监控,对科学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中长跑运动队冬训期的运动负荷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高校高水平中长跑运动队在训练条件、时间以及运动负荷的制约下,如何利用强度的变化来提高冬训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举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的客观规律,我们从1965年11月底冬训开始先后对国家举重队的5名运动员在冬训期运动量的安排进行了系统的医学观察。在1974年初又对3名运动员用同样方法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把前后两年冬训期运动量安排中的几个问题小结如下。不妥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许聪 《游泳》2015,(1):52-53
每年12月到2月为期12周的冬训是全年训练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成功的冬训可以为即将开始的新赛季打下良好基础。根据年龄组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在冬训中应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重点,进行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力量性和耐力性等多种训练。对于游泳年龄组训练来说,冬训主要有两个训练目的,一是打好有氧基础,进行能量储备;二是狠抓年龄组运动员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20.
以训练中的实际需要为着眼点,对训练中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运动训练负荷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跟随上海自行车队短组运动员进行冬训的过程中,使用SRM系统、Wattbike功率车以及血细胞分析仪等仪器,跟踪采集自行车短组运动员冬训期间场地训练和功率车专项训练的各项数据,研究其变化规律,综合评价冬训的效果;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一步挖掘训练过程的各项指标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冬训效果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