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小燕 《广西教育》2007,(5A):26-27
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实施的课堂教学效果却是千差万别。有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探究主动,自主学习的效果相当突出;有的课堂却是“新瓶装旧酒”,虽然名为自主学习,但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与理念的初衷相去甚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步入课堂。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实施的课堂教学效果却是千差万别。有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探究主动,自主学习的效果相当突出;有的课堂却是“新瓶装旧酒”,虽然名为自主学习,但  相似文献   

3.
首先必须明确,课堂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双主”教学理念,既强调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肯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保证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语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点拨。“点拨”包括“点”和“拨”两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规定强调了教学应以人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不敢或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习惯于用“输灌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于是,有的教师便提出了质疑:“那么,课堂教学中究竟还需不需要教师?”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2010,(10):17-18
镜头一:2010年4月25日下午,乌丹五中八年级组的教师们正在围绕“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现在的课堂虽然开放了,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不丰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差异,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学习阻力,加上教师又不敢多讲,以致有的课堂实效性不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作为学生.接触教材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讲课.把学生对课文的起点看做是零.根本就看不出有课前预习: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安排检查预习的环节.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这样做都不能发挥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以下是我个人在课前预习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姚晨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4):186-188
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变“指挥者”为“引导者”。  相似文献   

9.
1“将课堂交给学生”的辩证思考 近来,很多同仁倡导“将课堂交给学生”,这提法一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赞同者认为,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能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只要教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相信学生和解放学生,  相似文献   

10.
吴国强 《新疆教育》2012,(18):156-156
对教师来说,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能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即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最终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可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对“自主学习”进行概念式图解的课例屡见不鲜,课堂效果还是:低效慢功。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学生在学习兴趣上会显示出不同的差异:有的学生喜欢朗读,有的学生喜欢数学,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自然,有的喜欢体育等等。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有各异,因此在课程学习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张扬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讨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放”的技巧、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营造宽松民主学习氛围,他们只“放”不“收”,步入“放”的误区——“放”之不当,有“放”无“收”。结果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没了主见,教学也失去了主次,不能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石际 《教育文汇》2004,(2):30-30
新课程改革呼唤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个理想的课堂,我们应该能听到学生讨论、交流的声音。然而,有的教师认为“鸦雀无声”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就连有的专家评课也把这项作为检验组织教学的一条。那么试问: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声、置疑声到哪  相似文献   

14.
王岚 《学周刊C版》2014,(2):78-78
在新改革实施的今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共同目标。然而.由于现有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玩”的意识严重.不愿认真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却是“乱”相丛生:频繁使用教学软件但无法实现帮辅作用……笔者针对这些常见的课堂问题.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应对策略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刘帮平 《湖南教育》2002,(14):26-26
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这已在广大教师心中形成了共识。广大教师把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操作、说理、评价等当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却发现: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与“动”,盲目地设计一些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活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让学生动的时候没让学生动,不该让学生动的时候又强迫学生去动,导致课堂高耗低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的活动一要有“机”,即把握好学生活动的有利时机,要在知识的疑难处、重点处、转折处、…  相似文献   

17.
止于当止时     
案例背景: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是我市开展的“半小时课堂”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成了广大教师思考的内容,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是的,教师一切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学生自主的课堂.自主课堂的理想境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会”的过程,达到“会学”的目标.本文重点探讨了自主课堂背景下教师如何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助手”的作用呢?我认为,可采取“助学——助探——助理——助测”的教学过程。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再适当地帮助点拨;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教师再适当地帮助引导:让学生先自主归纳,教师再适当地帮助整理:让学生先自主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