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 《学前教育》2005,(7):58-59
儿童听、讲故事中的“重复偏好”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儿童在听或讲故事时,对文本的重复选择倾向。我们经常会发现,当儿童有权利自由选择将要听或讲的故事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以前听过或讲过的故事。正如刘晓东所描述的那样,“幼小儿童往往多次重复地听讲或讲述同一个童话,但这个童话对于他来说,每次都是新鲜的,每次都使他激动不已。”对故事情节的熟悉并没有减弱文本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甚至于由于这种熟悉,使有些儿童在听故事的时候有了特殊的要求,即别人必须有同样的话语向他叙述同一个故事。倘若变换词句,他就会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2.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是由“他治”到逐渐形成“自治”。他治的儿童没有道德自主性,受他人支配,而自治的儿童在道德问题上则是由自己支配自己。在他看来,儿童道德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同时他还指出,道德自治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成人良好的方式能促进儿童道德自治的形成,而一些不当方式则会阻碍儿童道德自治的培养。根据皮亚杰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关键是调动儿童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发现,儿童到了三岁左右,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要求自己穿衣、洗手绢;要求让他去倒开水、拖地板;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怎么也叫不听。性格上执拗、任性。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和反抗,儿童的这种“反抗”一直会延续到四岁。成人往往叱之为“捣蛋”、“淘气”等等,实在是冤枉儿童。其实,这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相对于青少年期出现的第二次心理突变,教育学称之为“第一反抗期”。为什么会出现…  相似文献   

4.
有些儿童有时会顺手牵羊拿别人的东西,这使家长们很尴尬,也很困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关于儿童“偷窃”行为的心理因素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2—7岁的儿童正处在“自我中心”阶段。这时的儿童,常常认为世界是围绕着他运转的。他们还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所以只要是他喜欢,他就会顺理成章地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年龄越小,这种现象越普遍。因为,人们的行  相似文献   

5.
要把个性各异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集体,教师首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   观察是了解儿童心理世界的重要方法。教师处处当有心人,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生产劳动和班会等观察儿童。教师尤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儿童的眼睛,会由于惊奇、专注而睁得大大的;会由于兴奋而炯炯有神、闪闪发光,也会由于犯了过错而游移躲闪;也会由于思考问题而灵活的转动或凝神专注。因此,教师只要看看儿童的眼睛,便知道他上课认真没有,便知道他说谎没有……透过儿童眼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神态,教…  相似文献   

6.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电视、计算机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书吗?读书与儿童的成长还有多大关系呢?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阅读不仅是能力,同时还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儿童,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日本石…  相似文献   

7.
怎样教育“边际儿童”于凤莲有这样一些儿童,说他正常,有的方面却接近非正常的边缘;说他非正常,有的方面却又接近正常的边缘。这种儿童既不属于绝对的正常,也不属于绝对的非正常,我们称这样的儿童为“边际儿童”。我刚接小班时就遇到了一名这样的儿童。他个子矮小,...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儿童诗的代表人物的谭旭东.儿童诗创作.成果丰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他坚持为儿童制造精神养料.坚持儿童本位.坚持“为孩子写诗”.堪称儿童诗艺术的守护者。他的儿童诗擅长以儿童视角描写童心童趣,是真正的儿童的诗。“风格即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与他的“才识学气”分不开的.他了解中西文化,从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虚心学习前辈成就.甘于奉献.锲而不舍.所有这些都是他儿童艺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学前儿童几何形体的教学中,往往以“长度”“角度”“直线”“线段”“三角形”“正方形”等欧氏观念灌输给学前儿童。仿佛这些是空间的真正元素,但对于儿童的认识来说并非如此。儿童能够观察到一个“正方形”,然而他还不能将正方形转化为“心理表象”。一、儿童表征能力发展的特点实验活动:让儿童画一张他看过的、不在眼前的几何图形,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探讨儿童的表象能力或表征能力。结果表明:3岁之前:涂画乱七八糟,观察不到任何目的。通常是从3岁开始,可观察到表征的两个水平。在较低水平上,儿童的涂画根据图形是开放的或封闭…  相似文献   

10.
杨木 《教育》2007,(9S):55-56
著名教育家,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陈鹤琴,他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儿童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了现代中国儿童教育新结构,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他慈祥和蔼,挚爱学生,被不同时代的学生所敬仰;他天性活泼开朗,致力实践着自己的“一一切为了儿童”的终身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家中,周作人是最重视和关心儿童、儿童文学问题的。本文通过对周作人早年的重要文集《自己的园地》的分析,探究了周作人重视儿童、儿童文学问题思考的缘由,以及这种思考在他的“人学”观中的意义。可以说,周作人始终把儿童、儿童文学问题与“人”的问题紧密相连,儿童、儿童文学的思考是对他“人”自身全面认识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他的“人学”观中具有特殊意义。也正因此,周作人才始终热衷于儿童、  相似文献   

12.
民国废止读经后曾有过三次儿童读经运动,目前出现了第四次儿童读经运动。王财贵是第四次儿童读经运动的核心人物,他试图颠覆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提出“填牛”理论和记忆的“黄金时期”理论,主张让儿童死记硬背“经典”。他的这些主张在理论方面是极为错误的。在实践方面是极其有害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教育信息》2007,(9):84-84
美国儿童智力发展专家戴维教授认为,让三四岁的孩子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学习各种知识是“绝对的错误之举。”他强调,尽管有一些儿童会发育超常,但绝大多数儿童在五六岁以前,大脑不足以发育到能学习阅读和计算的程度。在此之前贸然向孩子灌输这种技能,存在着扼杀儿童学习动力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陈新 《学语文》2011,(5):36-37
早在上世纪初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倡导“儿童中心论”,其核心就是培养并发展儿童的活动能力.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使儿童认识到获得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评价幼儿的作品也欠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写作教学中导语的作用北京杨斯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说过:“如果儿童感到他有能力进行学习,那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兴趣就会增加。”基于这种认识,我抓住了写作教学中“导语”这一环节,使之起到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真情...  相似文献   

17.
阎老师对“教师在儿童中的威信”问题,向来有个独特之见。他常常带着自豪的口气对同志们说:“……对儿童要严厉,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尊敬老师,老师在儿童中才能有威信。”他也曾不止一次地指责,那些经常和孩子们接近的老师,特别是那些常和孩子们有说有笑、唱歌跳舞的老师将会失去他们的尊严和威信。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作文改革的大潮之下,我们提倡让初学作文的儿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给儿童思想和情感的自由,不要人为地强行拔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作文的成功在于他的纯真,他的率直,他的无邪,他的真话。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才能儿童?这个问题至今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见。通常认为才能儿童就是作事稍早一点,速度稍快一点,发展稍好一点,稍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儿童。作事稍早一点才能儿童也要经历同所有儿童一样的发展阶段,但他们的发展更早一些。一般儿童七个月能坐起,才能儿童可能五、六个月就能坐起。一般儿童十五个月会走路,而好多才能儿童不到一岁就会走路了。才能儿童通常很小就会说话,而且拥有较多的词汇。才能儿童大都在幼年时就显露出好奇心和韧性。假如告诉一般的四岁小孩说妈妈有事要晚回家,他们就会哭闹起来。而一个四岁的才能儿童会问:“妈妈在哪儿?”“为什么要晚回来?”“她从哪条路回来?”“跟谁在一起?”如果得不到满意的回答,他就会没完没了地问下去。  相似文献   

20.
不妨开个“儿童书店”○李德山如今,漫步各城镇的大街小巷,人们就会发现“儿童服装店”、“儿童玩具店”、“儿童饮食店”、“儿童鞋城”、“儿童娱乐城”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商家开设的这些“店”和“城”固然与孩子们的生活和娱乐有一定的关联,但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