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家用安防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流程,系统以STM32为核心,结合嵌入式与Zigbee技术,实现对传感器组采集到的报警信息(烟、火、盗窃等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控制TC35I模块以GSM短消息的方式实现监控报警系统与用户手机与之间的指令与数据接收和发送.  相似文献   

2.
设计基于Wi Fi智能视频小车和Hadoop平台,该系统通过智能小车采集视频图像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小车搜集到的图像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计算,进行人物识别和行为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指令形式传给智能小车,进而控制小车进行下一步的指令。多个智能小车互相连接并与服务端通信,通过视频、图片识别等手段,完成对外界环境的探测,实现一个人工智能的小车巡逻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可同时对水中pH,DO(溶解氧),浊度,ORP(氧化还原反应)四种水质参数进行监测。该系统设计具有覆盖面广、适应性强、用户投资小、运营费用少的优点,对于解决监测采集点分散、分布面广、监测点移动、实时性要求很高的数据采集任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该设计在对现有数据采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开发的无线水质监测系统,并把如今发展比较完善的GSM网络引入到信息通讯当中,利用GSM网络的短消息业务来进行数据的远距离传输。监测中心站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给用户实时监测信息,并实现了资源共享。该监测系统中的监测分站不但可以与远方上位机进行通讯,还可以工作在单机模式下,便于现场人员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以智能小车为载体,研究了在实时性需求较高的环境中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无法交互工作而带来的低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采集间隙将图像识别同步到图像采集中以提高效率的方法;针对实时系统中图像采集时的噪声,反光等各种干扰,本文还讨论了赛道图像的滤波去噪方法,同时在固定阈值提取赛道中心线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动态阈值法提取赛道中心线,进而给出可靠性高的赛道信息供给控制单元做下层调理。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智能小车等实时性较高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中系统基于STM32芯片,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用于精确跟踪太阳并收集能量的系统。系统由STM32F103ZET6最小系统、光信号采集转换卡、追踪太阳部分、电压采集等几部分组成。该系统通过光信号采集转换卡感知太阳位置,同时采用跟踪算法增强稳定性,实现精确跟踪。为了便于携带,整体结构设计为可拆卸的装置。选用了大容量的锂电池作为蓄电池,可以极大的解决当前多种数码产品的充电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研究的自平衡小车系统,采用STM32微控制器为主控芯片,利用MPU6050采集小车的姿态,最后通过PID控制算法控制小车的直立,并计算出电机的PWM值以控制电机转动,使得小车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的自主寻线、避障、火焰及斜坡跌落检测等多功能的智能小车。此智能小车可通过火焰传感器检测火焰,调制激光检测轨道信息,光电接触式开关检测障碍物,陀螺仪实现对轨道斜坡的检测。实验证明小车巡线稳定、避障精准、火焰检测灵敏精确,而且短时高效完成整个路径及各节点任务。  相似文献   

8.
针对快速、便携、低成本对信号及网络频率特性测量的需求,研制了一台信号测量设备,该设备以STM32F103ZET6为处理器,运行u COS-III系统,扫频信号由AD9850芯片产生,当信号通过被测网络后,经过以AD8302芯片为核心的幅度和相位检测电路,被处理器片内ADC进行采集后送入系统处理。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基于倒立摆的便捷自动控制教学平台,内置三维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可实现平台的自主直立控制。平台利用STM32单片机对陀螺仪的角速度和加速度计的加速度进行实时跟踪,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陀螺仪与加速度计采集回来的姿态信号进行校正,从而得到一个准确的空间姿态;通过采集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来计数,形成速度闭环控制,实现双轮自平衡教学平台在任何干扰情况下,均能保持直立平衡状态。该教学平台的特点在于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运行可靠,调整速度快。该平台是一个可随堂演示的PID控制系统,采用现场实物演示将大大增添课堂趣味性,学生们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时将会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许伦辉  薛强 《科技广场》2012,(7):129-132
本设计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循迹小车系统,研究了小车的功能结构,并对小车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探究。寻迹小车采用光电传感器来识别白色路面中央的黑色引导线,选用AT89S52为控制芯片,通过红外发射和接收采集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为被单片机识别的数字信号。另外,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及正反转可以实现小车前进、左转、右转等功能。智能小车的研究融入了机器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视觉与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与决策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出一个国家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实力。所以本论文对智能小车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实现在物联网环境下对农田的智能灌溉调节,采用计算机视觉特征分析技术实现对农业区域干旱的自动调节系统设计。提出基于干旱区域图像特征分散控制的农业区域干旱自动调节系统设计方法。主要由信号采集模块、干旱区域的视觉分析模块和物联网传感器的分散控制模块构成,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使用两片AD5545芯片进行储存,采用8通道同步视频跟踪方法进行视觉特征的采集,并通过图像扫频速率和脉冲宽度对干旱区域的进行跟踪控制,再通过三级放大器进行监控图像的去噪处理,并把视觉监控下的特征信息表现成多幅彩色图像,通过提取监控图像的视觉信息特征,实现对农业区域的干旱调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用在农业区域干旱自动调节和灌溉控制中,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无线视频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Motorola的龙珠处理器上,开发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本系统采用高性能ARM9芯片,通过i.MX的CMOS采集摄像头图像数据,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帧经JPEG压缩;通过WIFI无线发送/接收模块进行图像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对全国"飞思卡尔"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小车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的研究,给出一种动态阈值的图像分割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很好的提取出小车采集的图像的黑线中心,并且对环境光强有不错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阐述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在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性,提出在单目视觉的条件下实现对于移动机器人的定位,并在实际室内环境运用单目相机、智能小车以及halcon软件平台进行试验,先通过相机标定得到相机参数,再运用相机在实验现场实际采集图像,利用相机参数和采集到的图像信息来定位智能小车,得出了小车实际坐标位置,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袁野  沈斌  陈荣湾 《大众科技》2012,(12):18-19
基于MC9S12DG128单片机(MCU)为主控单元,设计一个自动寻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检测道路信息,在得出小车与目标偏差的基础上,采用PID算法对小车位置进行纠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利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基于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ET6处理器和外围电路设计系统的硬件平台,并对DTW(Dynamic Time Warping,动态时间弯折)算法进行了改进,经过试验测试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语音识别。  相似文献   

17.
陈惠琳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192-193
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视频存储、图像采集、压缩解码都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电网地下输电线路状态智能监测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巡检机器人的电网地下输电线路状态智能监测技术.通过巡检机器人的线路信号采样模块采集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机器人主体,通过机器人主体的嵌入式微控制器与无线模块处理所采集的图像数据,利用HOG特征识别采集图像并提取图像特征,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的无线模块接收机器人主体传送的实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视频图像采集问题,本文开发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移植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和Mjpeg-streamer应用程序,可安装到四旋翼飞行器上,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视频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传送给地面PC机,用户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可通过浏览器直接浏览摄像头监控的视频信息。系统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等特点,可应用于军事、救援、安防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M642和x264视频监控系统。首先分析和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将整个系统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实现视频图像采集、x264编码、Wi Fi无线网络传输视频图像,客户端实现视频图像的接收、解码、显示,并针对低带宽的网络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服务器端对采集的视频帧图像进行运动检测的视频编码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该监控系统在不降低视频质量的前提下,节省了网络带宽资源,实现了图像实时解码,流畅、稳定播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