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班就读是中国特色融合教育本土化的有益探索,做好随班就读学生学习单的设计可有效创造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机会,提升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基于“以单助学”的思路,从学习单的设计原则、设计样式、策略支撑这3个维度探索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方式,逐步形成操作范式,从而更好地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融入社会,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2.
盛光前  杨汀  马爽 《宁夏教育》2023,(10):41-42
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有助于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相互沟通交流,促进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随班就读教学策略,旨在为特殊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从而让特殊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成长,以此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学校会把"随班就读"生安排到普通班,让"随班就读"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学习,共同发展。但是"随班就读"生往往会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成绩下降。对此,教师应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帮助,帮助他们脱"困",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到自身价值,扬起前进的风帆。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孩子名字叫王雪琪,属于"随班就读"学生,这个孩子在进入初中后自卑孤独,郁郁寡欢,没有朋友,常常在上课时精神恍惚,学习更是一塌糊涂,初一的两次考试中各科都不及格,常受到同伴的讥讽,也  相似文献   

4.
"关爱每一个,特别关爱这一个"是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理念。本文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为阵地,探究农村小学随班就读学生进入普通班学习的问题。我们以"多关注、有爱心"为策略,同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力求提升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黄馨宜 《广西教育》2013,(29):27-28
目前,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普通学校安置特殊学生的常见形式,它让大多数轻度障碍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起享受平等的教育。由于有些随班就读学生(以下简称随读生)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学生,对某种教学行为不适应,极易成为班级中的“边缘学习者”。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与实践,研究出提高随读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及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  相似文献   

6.
普通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外,还要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最大化地促进其融入普通教育。随班就读学生的“双班制”安置方式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一人一案”的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残疾儿童主要教育安置形式之一,现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亟需采用指引性的评价标准进行监测评估,以促进随班就读教学质量提高,保障特殊儿童能在普通班级教学中受益。为此,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了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轮的专家咨询,确定了"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两个一级指标,"教学调整"、"教学支持"、"课堂参与"与"人际氛围"4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7个末级指标和21条评价标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指标赋权重值。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专家认可度,且意见趋于一致,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研究拟通过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为随班就读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促进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9.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随班就读教学的有效性,使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能够融入社会,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施扬优补缺的教育策略无疑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随班就读是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办学形式。目前随班就读管理者群体大部分缺少特殊教育专业素养,职前培养缺乏,职后培训机制不健全。南京市玄武区从区域层面对随班就读管理者的研训模式做整体设计与架构,帮助随班就读管理者解决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欠缺、普特教专业知识正迁移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政策。让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享受与正常同龄人平等的义务教育。同时,政策上也提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学习成绩不计入班级平均成绩,免除了学校和老师的后顾之忧。然而,特殊儿童虽然享有平等的教育,是否就真正融入了这样平等的学习氛围,并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呢-笔者所教班级就有这样一位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  相似文献   

13.
每所学校都邀请一位特教专家和一位医学专家共同坐阵,通过观课、听汇报、互动研讨等方式,帮助每一所随班就读学校针对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研讨适合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方法,让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都能有效发展。随班就读作为全纳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实践模式,正逐步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当普通学校敞开大门接纳特殊学生时,一些困惑也接踵而至。普通学校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需要决定了他们无法完全适应普通学校课程的安排。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班就读学生无法跟上普通课程,学习中无法融入班集体,随之也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随班就读研究小组展开研究,基于科学评估,制订“一人一策”,并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几个方面进行随班就读的课程调适,做到“一人一表”,进行课程扩展和替代,引入专业机构,开展综合团辅课程,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8):154-155
<正>随班就读生就是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在普通班就读,意在发挥集体教育优势,在教师的正向干预下,通过同龄儿童的交往互助,让随班就读生在班级中感受关爱、帮助和激励,从而模仿、学习,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农村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不容乐观,各方面原因都存在,家长认识不到位,普通学校的师资不能满足这些特殊的个体需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应该引起各方面重视,齐心协力,关注残疾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公平化的大背景下,特殊学生可以随班就读。但是对于如何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及学习效果,如何促进这类特殊学生深度学习,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是一个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的难题。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是特殊学生的一种。此类学生大多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日常行为古怪,易受到排挤和歧视,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此类随班就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结合一名学生的实例,通过“耐心陪伴,因势利导,宽严相济”等方法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以期提高其体育课的参与程度,使其逐步融入班集体,并能自信成长。  相似文献   

17.
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在“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交流制度,是保障随班就读学生获得与自身学习能力相适应教育条件的一种制度设计.我国随班就读学生交流制度受制于理念、经费、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有效开展.通过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加强针对随班就读学生交流的定向拨款、完善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机制、交流方式等,将有助于推动随班就读学生的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班就读,就是指在普通小学的正常班里,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或学习有障碍的儿童、少年随班学习的一种办学形式,也叫做“一体化教育”或“回归主流教育”。显然,这种教育旨在给随班就读生提供和普通学生等同的教育环境,让那些“非主流”的孩子们也能融于“主流”的学习与生活。不过,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体化教育”却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用质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位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的学习情况。结果发现,学校和部分教师对此学生的态度不够积极,对他的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研究结果启示我们要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学,以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学生在学校和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参与班级学习活动,接受教育教学,让他们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