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个国家高校分类的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美国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经历了由探索到成熟、由复杂到简单、由理论到实践的演变过程,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也正在朝此方向发展.通过对陕西普通高校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采用简洁而又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对我国高校进行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常识     
10.中国高校是如何分类的?目前,我国对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从学者、官方到社会普通百姓,有许多的看法和标准。现从普通百姓视角、站在报考志愿的角度对中国高校进行简单分类和定位。中国高校分  相似文献   

3.
U-MAP是由欧盟委员会赞助支持的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项目,是欧洲第一个权威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工具.用户导向性是欧洲高校分类的核心理念,用户导向性使欧洲高校分类更有普适性、权威性和科学性.本文从分类原则、进程、工具、维度和指标以及结果的制定来探讨欧洲高校分类的用户导向性,并且透视了U-MAP如何坚持用户导向性的核心理念,借鉴欧洲高校分类的经验,我国在进行高校分类时,要以高校自愿为前提收集数据、有便于用户使用的工具、方案具有动态性、维度和指标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采用描述性分类结果等.  相似文献   

4.
高校分类标准,作为分类尺度,是高校类质与类量的直接统一;作为分类根据,是高校类同一与类差别的统一.具有这两种统一的高校分类标准,是高校资产所有权一级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收费调控权二级分类标准、高校管辖权一级分类标准、学位授予权一级、二级分类标准、重点学科三级分类标准、科研成果一级分类标准.依据由这些标准组成的高校分类标准体系而建立的中国高校分类体系,有利于政府促进高校在多方面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对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从学者、官方到社会普通百姓,有许多的看法和标准。现从普通百姓视角、站在报考志愿的角度对中国高校进行简单分类和定位。中国高校分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高校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高校分类必须回归高校本身,以高校的实然状态为依据,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得出能够真正反映高校本质的分类结论.高校分类是高校自然分化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高校分类不能由国家政策要求而实现,它应是高校自主发展形成的自生秩序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校趋同发展现象进行客观剖析,指出趋同发展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要通过对高校进行分类定位防止过度趋同;在对现行高校分类模式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高校分类管理中几种典型的分类法进行溯源发现:我国按照高校的学科门类、隶属行政部门、是否为重点大学等维度所作的院校类型划分,属于中央政府依靠行政力量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国家宏观管理与发展需要形成的事实性分类。这些分类具有维度单一、层级色彩较强、类别划分不足、分类与资源叠加等特点,导致高校办学的趋同化。在我国现今的高校分类管理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探索了区域性的高校分类体系与分类管理办法。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支持举措,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的实施效果并不佳。未来要使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真正落实,一是突出分类、弱化层级,二是科学分类、明确标准,三是政府引导、高校选择,四是差异配置、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高校的分类,选优与排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研究分类与选拔、排序之间的关系,在对比高校各种分类特性的基础上,分析每一种分类的利弊,提出了高校分类是高校选优、排序的基础这一新的思路。本还将分类、选优、排序三密切地结合起来,探索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选优、排序活动,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探讨对于高校认识自身地位,准确地确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及正确地引导高校排名工作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分法"理论的重新审视与我国高校分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的“四分法”是我国高校分类理论中颇有影响的理论。我国高校发展中普遍出现的盲目追求一流、追求研究型、追求综合、追求办学规模四种倾向与这种分类有直接关系。高校的分类应当以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面向为依据,在分类明确的前提下,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层次应由高校自主决定,政府加强指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11.
大学图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在五大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影响下确定了多维度多指标的分类标准,通过分类工具呈现了每所大学发展现状和特色,力图引导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发展。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侧重分类维度和指标的社会属性和分类结果的自然呈现,体现了欧洲高校分类新的动向,为我国高校分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借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体系,并根据我国实际,可采用不同层次的学生数量、最高层次学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主要科研成果产出和政府资助的研究经费四个指标,建立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上海高校分类绩效评估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论述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开展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的总体思路,讨论了分类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简化处理,并通过对上海地方本科高校的试评估检验了评估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分类标准是指用来区分高校性质、任务、能级的准则和参照系,是用于判断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定性化尺度;高校分类指标是指在分类标准基础上用于测量或反映高校性质、任务、能级及发展现状的数量指征。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应当从输入、多元的视角来设计。本文尝试从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成份、教师队伍、经济(地理)区域、宏观管理等八个维度,来设计中国高校的多元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潘懋元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分类方法将高等教育系统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子系统,将高等学校分为学科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种类型。潘懋元教授的高等教育分类方法符合中国的高等教育实际,对高等学校的准确定位和分类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we provid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which allows us to more systematically trace the changes that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are currently undergoing. We argue that, despite highly insightful previous analyses,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specific empirically observable indicators of policy change and inertia. We therefore propose 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empirical indicator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To do so, we look at three historically entrenched and still highly relevant European models of higher education??academic self-governance, the state-centered model and the market-oriented model. Based on these broader overarching models which reflect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 state, market and academia, we develop three ideal-types that take internal university governance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external stakeholders into account.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we derive empirical indicators with regard to the institutional balance of power, financial governance, personnel autonomy and substantive matters. Our analytical contribution shall enable scholars, and in particular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tists, to trace ongoing patterns of change and convergence as well as persistence and inertia in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rrangements.  相似文献   

17.
U-Map是由欧盟资助开发的高等教育分类项目,其目标是在欧洲区域建立一套具有权威性的高等教育分类标准与体系。该项目经过设计与论证,已确立了包括6个分类维度和23个关键指标的分类体系,目前进入到实践推广阶段。U-Map在开发过程中确立的以分类来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发展的分类理念、多维度的分类视角、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分类路线、面向用户的网络使用系统与技术等,都为我国的高校分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法及其变革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法是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有效工具。介绍2005年卡内基分类的5种新体系,并从分类体系、使用数据、分类依据及类型名称、教学职能、学生主体等方面对新体系的变革特点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大学地图是目前第一个专门面向欧洲高等院校的分类框架,在实施上表现为市场、政府、利益相关者和独立组织四种模式,其中以后两类的结合最为理想。总之,具有现实性、多维性和描述性特点的大学地图,将在增强欧洲高教透明度、推动欧洲高校多元化以及引导大学质量保障科学化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包括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投入和效能.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40%,主要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有3-5所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东部与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各类高等学校协调发展,建成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力增加,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能够达到1.1%-1.2%;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在世界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届时我国将初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