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构建现代化的高中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其中一个亮点是推行学年学分制。《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把学分制引入高中,是一种教学管理手段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改变高中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规范的、更富弹性的课程管理制度,促进教育要素的优化整合,挖掘学生和学校的教育潜力。一、学分制的内涵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开始实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普通高中开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及大量选修课。构建了一种多元化、有较大弹性、动态的课程结构。这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课程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多元化建设。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普通高中.适应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改变了传统教育“统得过死,求全划一”的弊端.在更大范围内实行了因材施教.保证了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行学分制的经验来看,学分制是充分发挥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发展自我,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效益;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对人才需求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一、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调动“教”与“学”积极性,促进边缘学科的建立首先,实行学分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培养各种合格人才;实行学分制执行的是弹性教学…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东风,学分制开始受到关注,并引起了教育部门和教育者的广泛重视。学分制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人才培养特点的,体现了我国普通高中对素质教育和人本教育的重视和贯彻。学分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是对普通高中传统课程设置机械化、僵硬化和功利化的一次颠覆和变革,是一次破旧出新的改革,它更倡导高中生的个性发展,更关注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从普通高中学分制改革的含义、意义及学分制改革的几点经验体会入手,分析了当前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面临的几个突出困境,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汪诚强在《交通职业教育》2001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深化职教改革过程中试行学分制的必要性。一、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是贯彻全教会精神,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实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实行学分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①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后的职业教育、不同类型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沟通;②有利促进学校管理改革,调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有利于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二、建立和完善选课制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学分制的实质和灵魂是选课制,…  相似文献   

6.
张斌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2):42-45
为了体现普通高中的性质,适应教育个性化的需求,在充分研究国际经验和我国高中学分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普通高中新课程将施行学分管理。为了进一步推进学分制的试行工作,更好地发挥它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的作用,本刊特邀张赋先生就实践中令人关注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教授。崔教授很早就关注普通高中学分制实施问题,对此颇有研究,相信他的解答将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并对学分制的试行发挥良好的引领作用。漷  相似文献   

7.
学分制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广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在即将推出的新的高中课程体系中,将全面推行学年学分制,建立健全规范的更具有弹性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制是关联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种主体的制度,牵涉教学管理的多个层面,廓清其含义,分析其功能,是研究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完全意义”的学分制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传统的学生工作无论从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已不适应当前学分制改革的需要。认真研究学分制改革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当前高校学生面临的紧迫任务。笔从理念的更新、运行机制的转变和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学工队伍的角度出发,借鉴了国外高校的有益做法,对构建全面学分制条件的学生工作模式提供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宽基础、活模块”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它能有效地适应和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为基础推进“学分制”改革,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并争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同时要在各方面做好实行“学分制”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综述本刊记者为了贯彻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总结交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经验,研究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路,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适应我省“科教兴省”和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