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根据东营市经济发展特征、甩水现状以及未来人口增长情况,研究了东营市各行业甩水定额及需水预测方法,对东营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此预测为近期(2010年)、中期(2020年)和远期(2030年)的需水量预测,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需水量呈现稳定的趋势,其它产业需水量所占比例不断升高。预测成果为东营市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和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城镇的布局、职能和性质。通过对盆地内5座重点小城镇用水现状的调查,预测了小城镇未来20年需水量,并提出了小城镇的发展规模、级别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作物需水量是制定灌溉用水计划和水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了解其历史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对预测农作物用水走势并据此制定合理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辽西北地区9个气象站1964—2013年的气象及土壤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与充分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密度函数法获得春玉米不同生育期需水量,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对辽西北春玉米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4—2013年近50年辽西北春玉米需水量基本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空间分布规律为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递增;净灌溉需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02.44mm,灌溉需求指数多年平均值为0.67;从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的净灌溉需水量来看,国内或区域内资源(A2)情景与区域可持续发展(B2)情景在未来30a距平增长率依次降低。本文研究可为辽西北春玉米种植的农业用水以及合理灌溉提供依据,对缓解本地区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才志  刘乐 《资源科学》2011,33(1):56-63
基于经济学中的边际思想,运用全分解模型计算出1997年-2007年中国以及31个地区(台湾、香港和澳门除外)产业用水的规模边际、技术边际与结构边际,分析了中国产业用水边际效应的时空分异规律;通过构建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分析了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的时间分异特征,运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在总体和局部都呈现提升的态势,但提升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总体差异在逐年增大,在总体差异的组成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贡献比例较大。导致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存在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为此,平衡经济发展,适当加大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投资力度,是全面提升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缩小地区差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宋玉翔 《青海科技》2010,17(4):21-23
对青海省湟水流域中、上游地区蚕豆的全生育期需水量、需水规律、需水强度以及产量的试验分析表明,在一定的产量水平条件下(产量4500kg.hm-)2,需水量4500~5250m3.hm-2,表明水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若再提高产量,则主要取决于土壤肥力、作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西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西半干旱区2004~2008年的玉米生长参数及农业气象资料为依据,应用CROPWAT模型模拟分析了该区玉米的需水及灌水量. 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需水趋势总体为正态分布,年需水量在572~645mm之间,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需水量分别占总需水量的11.1%、30.2%、19.8%和38.9%;玉米灌溉需水量曲线因降雨差异在不同的年份呈现不同的变化型,基本分为抛物线型、中期平台型和双峰型3种;玉米的补充灌溉主要集中于7、8、9这3个月.  相似文献   

7.
泾河流域草地生态需水量的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在总结分析草地生态需水的内涵、影响草地生态需水的因素并汇总草地生态需水定额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泾河流域各县温度与降水资料的修正,确定了三类草地覆盖度的生态需水定额.利用1:10万土地类型图提取了三类草地面积,估算了泾河流域的草地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泾河流域现有草地生态需水量共计569 706×104m3,其中中覆盖度草地需水量占绝对优势,为434 674×104m3,占流域草地总需水量的76.3%;其次是低覆盖度草地,需水量为78 326×104m3,占13.8%;高覆盖度草地的需水量最少,为56 706×104m3,占9.9%.从不同地区情况来看,环县等5县的草地需水量较大,镇原县等19县的草地需水量次之,两者分别占流域草地总需水量的近一半,而咸阳市市辖区等7县草地需水量所占分额最少,仅2.9%.这主要与各地的草地类型、草地面积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农业需水价格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研究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入手,分析水价对农业需水量的影响,确定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该文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黄河流域不同灌区建立农业用水需求函数,得出水的需求价格弹性,并进一步研究得出了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函数。研究表明水价与需水量和需求价格弹性之间都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将以上研究成果在黄河流域农业需水分析中进行了定量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水价调整对该流域的农业需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台州某城市区域供水系统为例,分别采用综合指标法、分类指标法、年递增率法和数学模型法等方法进行需水量预测研究,评析不同预测方法的取值和适用性,提出了选择合适的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为类似城市进行供水规划需水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我国农业灌溉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灌溉用水量不够精确等问题。本文使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灌溉需水量预测模型,选取了对灌溉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输入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改进的神经网络算法能够准确预测灌溉需水量。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用水量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需水量预测是城市给水和节水发展规划的基础。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大规模并行处理能力,其建立的模型可以全面地考虑各种主要因素对城市需水量的影响,较好地解决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城市需水量预测所产生的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的发展依赖于各主要城市的发展,东营市作为“半岛城市群”中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东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分析,明确东营市的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及其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东营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白洋淀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淀补给的水量不足,是造成白洋淀湿地生态及其环境恶化、淀泊萎缩的重要原因。通过生态水位法计算不同代表年白洋淀最小、适宜需水量,为湿地补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永生 《金秋科苑》2010,(12):28-28
东营市位于黄河最下游,当地水资源比较缺乏,属于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黄河来水量受季节影响大,年际来水量不均,对于东营市建设了大批平原水库,通过水库的调蓄作用,使供水与用水协调一致,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陈永生 《今日科苑》2010,(12):28-28
东营市位于黄河最下游,当地水资源比较缺乏,属于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黄河来水量受季节影响大,年际来水量不均,对于东营市建设了大批平原水库,通过水库的调蓄作用,使供水与用水协调一致,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需水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情况及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需水量确定的常用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需水量确定的常用方法进行比较后,得出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V"型河谷上修建引水式电站的生态需水量时,采用曼宁公式经验法计算得出的生态需水量,即可满足脱减水河段的生态功能和景观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疆产业用水变化的驱动效应分解及时空分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吕文慧  高志刚 《资源科学》2013,35(7):1380-1387
新疆是我国缺水地区,研究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有利于新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通过基于拉斯拜尔指数的完全分解模型,构建产业用水变化的全要素分解模型,测度了2005-2010年新疆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与用水强度效应对产业用水的驱动效应,分析了水资源消耗的反弹效应,计算了各种效应对用水变化的贡献率,并对各种效应进行了时间分异分析,得出2005-2010年新疆经济发展极大地拉动了产业用水量,并且拉动力具有很强的刚性,而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则对新疆产业用水起到了抑制作用.新疆应该降低用水强度和调整产业结构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运用全要素分解模型测度了2005-2010年新疆15个地州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与用水强度效应对产业用水的驱动效应,并对各种效应进行空间聚类,进而对各种效应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各地州产业用水消耗表现为正向驱动效应,产业结构、用水强度对用水量的驱动效应基本表现为减量效应.各地州虽然效应趋势相同,但效应强度却因地而异.因此,政府需要根据各地州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用水强度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  郑垂勇  赵敏 《资源科学》2006,28(5):88-9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缓解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及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的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子区、5个用水部门,选用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区域总缺水量最小、区域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以水源可供水量、水源至用户的输水能力、用户需水量、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约束条件,结合水源供水次序系数、用户用水公平系数、需水量、水源供水量等参数,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的各用水部门中,生活、环境、航运、工业用水都可以满足,只有农业用水出现短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好,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较差,整个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性一般。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月保证率设定法进行改进,不仅考虑了不同保证率年份河流生态需水的差异,而且对不同的生态需水推荐流量等级进行了区分。随后采用改进月保证率设定法研究了青海湖流域的河流生态需水特征,结果表明:布哈河和沙柳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但增加或减少趋势不明显,夏季径流量年际波动最为明显,而径流量年内分布均呈单峰变化态型,峰值都出现在7月-8月份;伴随着保证率的降低,河流生态需水量不断增加,而且需水等级越高、增加幅度越大,同时不同保证率年份河流逐月生态需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平水年(P=50%)青海湖流域两条主要河流布哈河和沙柳河适宜的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18亿m3、1.36亿m3,枯水年(P=90%)二者分别为1.16亿m3和0.70亿m3。  相似文献   

20.
《中外科技信息》2003,(9):44-46
绿色产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总体趋势。山东省东营市在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园区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