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对于依法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价值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绩效工资经费保障与管理监督、同一省域内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差异悬殊、同一县(市)域内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不均以及同一学校内不同主体绩效工资分配标准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自2009年1月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激励效果欠佳。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否提高与教师所在城市、职务、职称、教龄不相关,与教师所在区域、工资收入、绩效考核办法是否存在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满意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感、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满意度、工作快乐度、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差距大小等因素紧密相关。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存在区域差距、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效价较低、外在奖励挤出内在动机、绩效考核办法与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凸显形式主义以及两种去激励的分配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对于依法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价值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绩效工资经费保障与管理监督、同一省域内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差异悬殊、同一县(市)域内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不均以及同一学校内不同主体绩效工资分配标准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0年初以城、乡两校教师为案例研究表明,样本教师对绩效工资分配的态度为"不公平"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原因是:直系和旁系亲属、行政人员胜任力对绩效工资分配的影响较大,样本教师对"绩效工资的分配"是理性与感性思考的不同。政策实施中需要请内行制定评分细则并监督;需要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需要加强师德建设;需要公开竞聘学校各级行政人员以更大程度地激发绩效工资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调查天津初中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及满意度现状,得出结论:天津市初中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现状基本良好,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和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满意度较高,绩效工资也发挥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教师也对绩效工资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表示不满,认为“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未能落实的教师比例较高。另外天津教师绩效工资中的“同城不同薪”现象和教师的个体差异均影响了教师对绩效工资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此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9名深圳市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任教不同科目、不同学校、不同教龄的教师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教师在"总分"、"实施现状"、"校外支持"和"关心事项"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任教和没有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在"实施现状"、"校内支持"和"校外支持"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教师感受到的"校内支持"、"校外支持"和教师的"关心事项"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深圳市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应重视教师的关心事项,并给教师提供充分的校内外支持。  相似文献   

7.
自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实施以来,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方案成为政府和学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A小学为个案,分析了学校现存绩效工资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不符合义务教育教师工作特点、没有体现绩效工资本意、无法调动教师积极性等。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建议国家专门设计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序列,与教师岗位工资相区别;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省级统筹的绩效工资增量的财政保障机制;学校对教师采用"现场一次性奖励"的绩效工资形式,替代基于成绩的计件工资计划;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应完全体现个体绩效,不应再设置基础性绩效、职务工资等与绩效无关项目。  相似文献   

8.
绩效工资作为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分配宏观调控机制的一种手段,对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京津地区6所院校450名教师,从绩效工资满意度情况;绩效满意度与职称、年龄、性别、学科、学历关系;绩效工资地区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完善的待遇体系对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师资均衡配置和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动力与发展活力至关重要。对12省39县(市、旗)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教师工资收入区域间差距大,部分地区农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低;县域内教师工资收入差距小,未能充分体现学校的艰苦偏远程度;群体间工资收入水平差距显著,未能充分体现教师实际贡献。这种待遇格局与农村教师工资收入的基本构成及决定因素密切相关:“以县为主”的财政保障体制决定工资收入的整体水平,“补偿性工资”的功能设计凸显县域内农村教师的群体差异,而“二次分配”下的绩效工资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为了充分发挥农村教师工资收入的劳动定价、差异补偿和持续激励功能,应优化农村教师工资收入结构,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督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了绩效工资改革。通过对我国中部4个省32个县(市)中小学的调查,本文阐述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背景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部分地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难以得到保障;城乡、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差距拉大;同一县城及同一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不均。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发放仍沿袭以县为主的体制;绩效考核中教师评价方式不合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建立省级统筹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大力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建立公开透明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绩效制度的核心是绩效考核体系,对广大教职工来讲感受最直接的是绩效工资。目前基础教育在实施绩效考评和绩效工资发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过低难以起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绩效工资考评体系不够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地区间差距大等。本文从学校实施中的现状出发,分析问题的成因,强烈呼吁制度创新。 并对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的制度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绩效工资制背景下我国西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本研究对西部地区30所义务教育学校的578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西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小学教师高于初中教师;教龄16~20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低,教龄21~25年的教师最高;乡镇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较高,农村学校教师较低;本科学历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语数外教师职业幸福感较高.应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转变职业观念,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以稳定西部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教育系统绩效工资的国家之一,其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具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实行基于职级的绩效工资,具有完善的制度设计,设有多种津贴。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在建立并推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时,应明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责,建立基于专业标准的职称制度,逐步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配比限制,多设置激励性津贴。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2018,(5):46-54
2009年开始实行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体现了国家稳定和激励农村地区教师的鹄的。通过对中部A省乡村教师的调研发现:1.政策在教师日常规范方面产生较大积极作用,但在学校社群发展和教师工作激励方面呈弱激励状态;2.男教师及中年教师在政策目标中均呈现较低的积极性感知;3.学校文化、绩效考核实施过程、绩效方案特征对实现政策目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绩效工资政策在乡村学校的实施是复杂主体行为逻辑的混合,需要充分拟合乡村教师所处环境、所遇问题和所怀期待,以健全乡村教师绩效工资内容、绩效方案制定、绩效考核过程为基础,将营造扎根乡村、提高素质的绩效文化作为着力点,以提高总量、优化结构为保障,切实发挥绩效工资对内保留、对外吸引的功能,激发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普通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越发突显。利用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工资大规模调查数据,基于高校教师工资决定的个体、学科、制度三因素分析获得如下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工龄津贴和年底奖励性绩效工资差异程度高;基础性绩效和年底奖励性绩效是造成工资差异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基本工资和津贴份额的增加可以减少教师年总工资差异;有无人才称号、职称等级是对高校教师月应发工资差异贡献率最大的两个因素,教师工作绩效对年总工资差异的贡献率最大;学科因素对教师工资差异的贡献率较小,并且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高校所在地区和院校层次对教师工资差异的贡献率较大。基于对高校教师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优化高校教师工资结构,适当提高教师基本工资占比;建立与人力资本增值相符的工龄津贴制度和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租房补贴和公积金制度;将能力和工作绩效而非头衔符号作为学术劳动力市场赋薪最核心的准则,将高层次人才与普通教师工资差距确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建立全国高校劳动力市场薪酬调查和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以岗定薪、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绩效工资制度,有利于各学校建立灵活自主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和激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稳定和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但由于义务教育是一项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事业,新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影响校园和谐、滋长学校不良风气的弊端。为保证绩效工资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分配合理,定位准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绩效工资部分与职称工资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定位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定位、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评优评先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常规工作。在绩效工资开始实施的今天,面对评优评先,教师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因为关乎对工作的评价,并影响绩效工资的发放乃至职称的评定;领导同样有压力,评得好,教师心平气和,评出众人干劲;评得不好,教师怨声载道,评出是是非非。评优评先对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当地的公务员工资收入相当,这既增加了教师的收入,也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是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因此,实施绩效工资提高了教师的幸福指数,对稳定教师队伍、让教师安心本职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绩效工资制作为一项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为了真实反映"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创立的,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实施的。但是由于农村地区教育的特殊性,导致了绩效工资制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针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应加大监督力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放标准;加强过程管理等。真正落实绩效工资,发挥绩效工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师绩效工资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打破了义务教育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要依据教龄长短和职称高低确定工资等级的僵化模式,为教师收入分配体制增添了一份新鲜的活力。但是,教师绩效工资毕竟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必须考虑到多个方面,实施好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