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弃档”透视人事档案管理的弊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和人事部门了解一个人的真实载体,是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据。把自己的个人档案随意遗弃,在若干年前简直不可思议。但近年来,社会上“人档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认为人事档案可有可无。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管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成为“弃档”、“死档”。那么,什么是造成“弃档”族日益壮大的原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是根本因素我国现行人事档…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还档于人、方便他人"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最好诠释."以人为本"是人事档案的立档根本,"还档于人"是人事档案的工作目的,"方便他人"是档案工作者开展服务的基本要求.这里的"人"包括人事档案的工作者、利用者(单位、部门)和案卷主人(案卷).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决定着人事档案质量的优劣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利用者的档案意识和利用水平反映了人事档案的利用状况和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目的实现程度;人事档案质量直接影响着档案利用效果和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还档于人、方便他人"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关于“扣档、造档、弃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丹丹 《湖北档案》2003,(12):12-13
人事档案作为人生经历的记录,在一段时间里被视为人的“生命线”。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事档案在人员的计划录用、调配、交流工作,乃至在人事决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近几年人事档案神秘性被打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擅自扣档、造档和弃档等不正常现象,引起了社  相似文献   

4.
王玲 《兰台世界》2012,(35):44-45
在我国,人事档案的作用正在被弱化,"死档"、"弃档"的增多造成了人事档案收集难、管理难、利用难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我国人事档案与美国个人信用档案的分析对比,提出了改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遵行档随人走的管理制度,即一人一生必须有一份人事档案,而且是终身的。虽然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的终身制管理模式已经渐渐地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属于全社会,而不仅仅属  相似文献   

6.
丁德胜 《中国档案》2005,(10):10-11
人事档案是档案的一个门类,是干部、企业职工、学 生、军人等档案的总称。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了大量的“弃档”、“扣档”现象,伪造、 涂改、撤换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人事档案方面的纠纷 也随之增多。在此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部 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成为一个摆在档案行政管理 部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的人事档案将主 要围绕干部、企业职工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展开。  相似文献   

7.
人事档案工作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档案是个人的历史记录,然而不久前从新华网传来了令人惊愕的消息,2002年全国在实现工作流动的人才中约有20%未携带人事档案,也就是说有60多万份人事档案与主人失去联系,要么人、档分离,要么被彻底弃置。如今,人们在求职和调动工作时多少有点不用再担心受人事档案制约了。对这些人来说或许认为是件好事,然而作为一个档案工作者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在此我们也许不能简单地用“坏事”或“好事”来评价这件事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深化人事档案工作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了。1、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新理念。首…  相似文献   

8.
谈人才“弃档”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 《海南档案》2005,(1):28-29
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流动速度的加快,人事档案的“弃档”、“死档”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十分头疼的问题。据报道,某市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其管理的4000多份人事档案进行了排查,“死档”竞达1000余份,即有1/4的挂档人员弃档而走,不知所踪;在一些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的大中城市,“死档”比例大都有1/4以上。  相似文献   

9.
试论“人档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人档分离”现象在人事代理制度推行前就存在进行了阐述 ;其次分析了新形势下纳入法制轨道的“人档分离”体现着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的程度 ,符合人事管理集约化的内在要求和人事档案管理的正确发展方向 ;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人档分离”不是对传统人事管理中“人档统一”管理原则的否定 ,而是在人事档案保管与利用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弃档”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遗弃档案”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  相似文献   

11.
析“弃档”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遗弃档案”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弃档”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2005年4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记载:在甘肃省人事厅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保管的两万多份档案中,就有8000份档案已经10来年未缴纳保管费了,属典型的“弃档”,占该市场所存人事档案的40%,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人遗弃自己的档案呢?一“、弃挡”现象产生的原因1…  相似文献   

13.
聚焦人事档案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傅华 《中国档案》2003,(4):6-10
人事档案作为人生经历的记录,在一段时间里被视为人的“生命线”,严肃而又神秘。最近几年,在人事档案神秘性被打破的同时,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擅自建档、擅自造档、擅自扣档和擅自弃档等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弃档”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2005年4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记载:在甘肃省人事厅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保管的2万多份档案中。就有8千份档案已经10来年未缴纳保管费了。属典型的“弃档”。占该市场所有人事档案的40%。这种现象在单位一样存在。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人遗弃自己的档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贺然 《黑龙江档案》2014,(4):164-164
正在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环节中,人事档案的统计既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环节,也是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高人事管理档案工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整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事档案统计工作一直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从而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诸多问题,现状堪忧。一、人事档案统计工作的现状(一)制度化建设存在盲点。长期以来,由于人事档  相似文献   

16.
郑美虹 《兰台世界》2004,(11):21-22
“人事档案”作为人生经历的记录,在计划经济时期被视为人的“生命线”,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人员流动日趋频繁,随着频繁的人才流动,随之产生了擅自“弃档”、“扣档”、“建档”、“造档”等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事档案可否“隐退”、能否“克隆”等思考。人事档案究竟是一张有价值的名片,还是一块可有可无的鸡肋?笔者就此谈点粗浅之见,以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黑档”是运行于互联网的“企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因其具有记载员工“劣迹”功能而遭到公众指责。本文从人事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招聘工作三方面阐述了记载“劣迹”功能的必要性,认为“中国黑档”并不黑。它之所以被指责,是因为“网站不懂职场‘黑’”,以及社会舆论对从业人员或求职者的同情。同时指出,“中国黑档”是人事管理和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有益尝试,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应加强和改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快依法治档进程.结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人事档案、干部档案内容建设,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原因 (一)弃档不顾现象比较严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人们对人事档案作用的认识正在逐渐淡化.为了能吸引人才,一些用人单位推出"不申请报告,不要组织关系,不要人事档案"的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举措,只要愿意来,有无档案无所谓.加之调档、转档手续繁琐,还有时间和档案保管费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流动人员不得不选择将档案留存原籍.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用工、职工灵活就业,人事档案工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形势下,企业人事档案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开展人事档案工作,如何去收集、管理人事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