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工学结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培养模式之一。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三元互动的有机结合必须有一个长效机制作保障。该研究探索总结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中校企合作的三大保障机制,即基于市场需求的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基于市场化运作的实习就业推荐机制、基于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越来越普遍,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许多职业学校的共同选择。它不仅要依据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更要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建设和改建,以企业文化为依托开展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在政校企全面联动基础上,寻找双方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基地管理和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订单班校内实训基地的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机制,是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切实开展良好的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有效的合作机制,有助于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局面。本文主要构建了参观或口头协议,短期实习,顶岗实践等三种低水平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专业共建,"订单"培养等两种中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前校后厂",校企"联盟"等两种高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应协调配合,共同构建起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以社会就业需求和市场为基本导向,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模式。深入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切实建立起校企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校企共同体":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共同体"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企共同体",共同规划,依据企业时人才的需求调整发展规划和专业方向;共构组织,实施校企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共同建设,全面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重构课堂、联通岗位、校企联动、双师共育;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实合作、共融共进"的紧密型"校企共同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克服了以往校企合作在理念、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双方共赢的结合点,增强了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构建了"岗位主导、理实一体"的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课题研发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形成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订单+冠名办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城技师学院采用"订单 冠名办班"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市场调研找出与企业的利益共赢点,达成学生培养与就业的"订单"式协议,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通过工学交替,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等,进一步加深与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面向社会需求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点、实施过程和效果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能够很好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和"产学结合"的办学思想,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实现学生、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实行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根本途径,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过程,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共赢,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实践型创新人才和学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在优秀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许多高校提出了各具特点的培养模式,针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西南石油大学自2011年开始,面向大三学生开展"助学见习工程",尝试通过整合学校优势资源系统地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助学见习工程"统筹了实践型和学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素,将理论培训和岗位实践结合起来,创新模式,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有益的尝试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根本意义。传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四大弊端。深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当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调研论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制度创新,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改革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均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因此,在保证拥有高水平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同时,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因,并以广西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试点为例,提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是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助推器,是高校突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协同方只有目标、利益一致,在同一平台上主动谋求合作,才会有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基础,才会存在双赢、多赢的可行性。高校应加强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的建设水平,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健全协同创新的相关制度,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进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水平。通过多年实践,大连工业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5.
创业人才培养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创业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提出了启发引导、访谈教学及强化培养的几种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着重通过案例教学及设置创业课程两个方面阐述了启发引导模式具体内涵;其次通过授课教师选用、授课模式及课后思索三个方面揭示了访谈教学的培养机制;最后,从参与竞赛、科教融合、专业培训和政府牵引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创业人才的强化培养模式。通过对三种模式展开分析论述,探索适合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远程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基石与动力之源。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要求日益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为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对远程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研究,为远程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开拓新的思路,并在实践中探索相应的改革措施与条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势,结合学生的特长,走校企合作的"个性化"远程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之路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本科院校材料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首先从根源上找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的原因,然后提出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掌握各类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员。材料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尽快走出传统的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立足于材料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结合学校、企业资源,构建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实践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动漫人才培养问题是影响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动漫人才培养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是有效开展动漫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日本近年实施了一系列较有成效的动漫人才培养策略,我们对此进行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可以推动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快我国动漫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日语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入手,阐述了日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对日语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其个性化培养的实践性做出了一些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从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人才培养的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现代人才培养观。深入了解邓小平的人才培养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才思想,把握人才培养的科学途径,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