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娇 《教育导刊》2011,(10):5-8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强调的是优质、均衡两个价值旨归,其价值追求本质上体现了实现教育公平、追求卓越的当今国际义务教育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人力资源储备、建构稳定社会的要求。在追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葆有理性地规避追求“优质均衡”过程中的认识、实践误区。  相似文献   

2.
优质信息资源的城乡差异是影响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客观分析了农村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后.着重阐述了湘西自治州构建城乡“网络共享平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应用及体会。  相似文献   

3.
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品质是当今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目标,锡山教育以“高位均衡”为指导思想,抬高教育的基准线.作为百年名校的八士实验小学与下辖“村小”东房桥小学建立稳定的帮扶共建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心带动——合力推动——自主滚动”的“村小”发展“三动”策略,取得显著成效.“一体化”的硬件配备达成了资源的优质均衡,“一体化”的队伍建设实现了内涵同步发展,“一体化”的特色打造敦促了品牌逐步形成.从而真正关注村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开辟了“一体化”管理下的“新优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实现了从权利平等到资源均衡的转变,正在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均衡也因此包括教育输入的质量均衡、教育过程的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底线均衡基础上的差异均衡,其发展是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是基本质量标准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基本质量标准与多元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坚持以“同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走“信息化建设服务一校多址”办学之路,成为借助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典范,教育信息化从各个方面支撑了一校多址办学的成功.在当前,海淀区大力开展智慧教育建设的大背景下,其又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尽快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和均衡发展,“互联网+”条件下的农村精准扶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云计算以其超强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共享性和安全性,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在我国中小学校相对独立的情况下,需要建构一套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实现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资源的高效创建、共享和开发,确保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农村精准扶教。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省如皋市政府努力打造高质量农村教育的区域样板,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面: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种资源,强化督促落实,实现从县城到乡村的全域均衡;构建“三大联盟”,给予政策倾斜,发挥乡贤优势,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全阶优质;覆盖全学段,优化师资队伍,提升研究质效,实现农村教育从外延到内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初步均衡-基本均衡-优质均衡”三个阶段,“十二五”以来徐汇区再次推出“街镇(学区)均衡”项目,力争通过缩小区域内学校办学目标的差距,实现教育新一轮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优质与均衡是义务教育发展的精神内核。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仍普遍存在。多年来,各地区开展了多种措施缩小校际差异,改善教育环境,促进良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课内外负担明显减轻,教育重新回归到学校这个“主阵地”。限制校外学科培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供延时服务、教师轮岗等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但在“双减”的初期,这些做法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双减”政策逐步深入的关键时期,应实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配套措施,通过促进教育分配公平、提高师资水平、缩小校际差异等方式,不断巩固“双减”成果,使“双减”政策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樊炜 《广东教育》2004,(12):42-42
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持续、优质和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初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江门市已于近期启动了“初中教育质量年”工程,到2010年将新增20所省一级初中。  相似文献   

11.
牡丹江市四中学区在资源整合优化、统筹规划管理过程中,实现师资配置均衡、生源规模均衡以及学区内学校资源共享、共建,促进优质资源的快速扩充,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刘在花:据报道,从今年起成都建“新优质学校”缓解“择校热”。这不仅有利于打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局面,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且也能抚平长期以来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择校热”之痛。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择校热”之风依然盛行,甚至个别地方愈演愈烈,此举措为推进教育公平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3.
闫梅 《宁夏教育》2010,(5):27-28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计划,银川市唐徕回民小学与北塔小学、兴庆区三小与八小迈出了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步,开展了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计划“联合发展体”试点工作,旨在利用总校的品牌效应,让分校享受到总校品牌带给它的效益,实现互动双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平遥县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性转变。尤其在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上,以“五大工程”为抓手,致力于打造全县教师专业化发展“动车组”。全县教育均衡发展驶入了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支撑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杨小微 《中学教育》2008,(12):10-13
义务教育的“免费旋风”令人欣慰地从贫困县刮到农村再到城市,可以预期,当所有未成年人都能无困难、无障碍地接受义务教育之时,公众的视线将转向每个人所受教育的质量是否均等。如果说,保障教育公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那么,着手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则是学校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职责。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从“起点”到“过程”直至“结果”的分步推进,每前进一步则意味着公平内涵的递进。均衡发展理念中的“均衡”,是有差异的均衡,是追求优质的均衡,也是动态的均衡。就东、中、西不同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来看,大致有如下类型:(1)不断提升底线的“成长性均衡”;(2)强势弱势不断互动和共建的“分享式均衡”;(3)将差异不断转变为发展资源的“有效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16.
齐伟丽 《广西教育》2012,(48):13-14
2009年12月,桂林市叠彩区正式实施“优师强校”工程三年规划,提出“明确一个目标,保障两个发展,推进三大工程”的“优师强校123”发展战略。“明确一个目标”即牢固树立提升叠彩教育的目标,把提升教育的观念贯穿到“优师强校”工程的始终。“保障两个发展”即保障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全面赶超;保障优质发展,支持差异性发展,实现重点领先。  相似文献   

17.
《山东教育》2002,(14):6-8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要求子女机会均等地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处渤海湾畔的寿光市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抓重点、破难点、培育新的生长点,全市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为全面总结寿光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近日由潍坊市委研究室、潍坊市教育局组成调查组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深深体会到: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大有可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形式。强化政府行为:没有足够…  相似文献   

18.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区域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这两类学校的建设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浙江省开化县以夯实一个基础、把握四方统筹、筑牢三类工程、落实三项带动为抓手,促进了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为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迅速扩建校舍、大量引进教师,浦东基础教育在过去16年里实现了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今天,面对相对薄弱的教育基础、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浦东急需拿出一整套“模式化”的改革方案应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编按]  相似文献   

20.
以“空间定位”和“扶持最弱”为联合特征的“补丁政策”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主要政策选择,对于提高受援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该项政策实施同时出现的城乡、地区和学校之间差距扩大的现象表明,单独实施此类政策在缩小教育发展差距方面难以取得持续改进的成果。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重新确认“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真实政策目标,转变目前“空间本位”的“分享型教育公平”的政策设计思想,确立“权利本位”的“共享型教育公平”的政策设计思想,在继续完善“补丁政策”的同时,以“自由选择”为核心重建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