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今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校报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了高校校报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策略,以促进高校校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弘 《新闻爱好者》2012,(24):47-48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发展迅猛,校报作为校园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挑战。打造高校文化高地是校报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应对新媒介挑战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高校校报亟待顺应新媒介变革的趋势,要在报网融合、文化立报中拓展校报发展空间,通过转型和变轨树立校报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校报作为学校的主流媒体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与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相比,时效性差、版面有限、互动性差等缺点凸显。西安交大校报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如何生存和发展下去成为校报面临的巨大挑战。笔者作为西安交大校报和新闻中心的学生记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和对交大校报和新闻中心记者和编辑采访,结合自己所学理论知识,以及对校报受众的分析,总结西安交大校报在新媒体时代平稳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赵明 《今传媒》2020,29(3):9-11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社会迎来信息化时代,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校报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高校校报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本文对信息化新形势下的高校校报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着意对如何加强高校校报的吸引力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给出相应可操作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媒体的高校校报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受到强烈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校报寻求改变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准确定位、转换视角、丰富报道形式、创新发展思路是每一份校报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鉴于此,山东理工大学报开始实行执行主编制,这一制度既充分调动了报社编辑、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校报的质量和水平,也为编辑、记者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报有固定的机构、一定数量的校报专业人员.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它贴近教育、贴近校园生活,与高校内的其他宣传渠道相比,能更迅速、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达校党委和校领导的意图与部署,既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又是畅通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桥梁纽带.可以说,高校校报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导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校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加强在新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校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不断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耿宝福  王茹 《青年记者》2007,(18):42-43
目前,高校校报35岁以下的青年编辑记者是校报编辑队伍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在许多高校报社,青年编辑记者数量占到报社工作人员的一半以上,他们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高校校报采编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到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校报界中老编辑人员相比,青年编辑记者中普遍存在的"五重五轻"思想问题相对突出。因此,客观深入地研究高校校报青年编辑记者的思想问题,着力改善他们的思想状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新时期办好高校校报,更好地为高校办学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迅速崛起使高校校报渐失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而媒介融合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部分高校校报走上了数字化的道路。本文分析了高校校报数字化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校报数字化的空间拓展,认为校报需要在保留原版审美特质和语言的基础上,整合校园其他媒体,适应网络阅读需求,改变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使校报向着更专业化的交互式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报是各高校的主流媒体,承担着新闻宣传与教育育人的工作,其地位在各高校的发展中是不可撼动的。然而,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给校报带来了不可阻挡的冲击,高校校报若想继续生存、发展,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将从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的困境分析、路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红霞 《传媒》2016,(16):46-4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传统媒体陷入举步维艰的生存困境。高校校报亦未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发展形势更为严峻。受众的流失使许多高校校报成为办报人的“自娱自乐”,陷入生存困境。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校报求得生存的唯一途径是与新媒体实现合作共谋,走媒介融合之路。校报可以发挥其权威性、导向性、史料性特点,以互联网推进自身改革创新,确保其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岚 《新闻记者》2004,(8):20-22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网络迅速兴起,高校中的传媒也强势扩张。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影响。如何适应形势,谋求发展,是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高校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它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时出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从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算起,我国校报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共有大学校报25家,到1966年,高校校报已发展到229家,占当时全国1200多种报纸的近五分之一。到目前…  相似文献   

12.
本人从事高校校报工作已二十年,从最初的新手边学边干,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自我感觉得心应手,再到近些年反而觉得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从自身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竞争。要办好一张校报尚且如此,更何况大报、省报!面对现实,如何保持校报作为高校主要新闻媒体的地位?作为一名编辑,我时时在思考这一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报纸在经历了广播、电视等音画传媒的挑战后,又面临着网络新媒体立体式的挑战。校报也是如此,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健全和校园新闻网的发展,校报日益面临着时效性差、可读性不强、信息量小、发行覆盖面窄等挑战。时效性差。网络新闻可以实时更新,更新一条新闻仅需几秒钟。而目前高校校报出版周期最短的不过是周报,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时代迅速来临,诸多面向社会的发行报刊都把加强深度报道作为树立报纸品牌、扩大影响、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的背景下,高校校报出版作为高校校园中的传统主流媒体,因存在种种局限,所以对深度报道的尝试、写作方法的革新、稿件可读性的追求、读者群体的占领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新的时期,高校校报如何应对这种结构性的挑战,关系着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掘并加强深度报道,增强高校校报的厚重感、可读性和权威性,是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杜笑宇 《新闻爱好者》2011,(10):137-138
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报纸在经历了广播、电视等音画传媒的挑战后,又面临着网络新媒体立体式的挑战。校报也是如此,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健全和校园新闻网的发展,校报日益面临着时效性差、可读性不强、信息量小、发行覆盖面窄等挑战。时效性差。网络新闻可以实时更新,更新一条新闻仅需几秒钟。而目前高校校报出版周期最短的不过是周报,所刊  相似文献   

16.
王尧 《采.写.编》2023,(8):98-100
全媒体时代强化采编人员综合素质培育是高校校报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有益探索。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采编人员队伍以非专业人才为主、采编人员的采编能力较为单一、采编人员重视内容的专业性但忽视时效性是高校校报面临的基本现状,由此使得高校校报采编人员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着传播理念滞后、采编能力较弱、新闻时效不足三大问题。鉴于此,高校校报采编人员要加速转型发展,要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基础,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用心做好正面宣传;要以提高综合采编能力为核心,提高基础采编能力和提高融媒体采编技能并重;要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为补充,全面发挥信息化时代的数据资源作用,多管齐下,全面推动高校校报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的主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学校的宣传舆论中心,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校园新闻网的陆续开通和校园电视台的建立,其反应快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优势,对校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校报的读者群日益萎缩,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在信息高速化的今天,校报要巩固并扩大读者群,必须把增强可读性作为一条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校报的周期特征及传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有其周期特征,周期特征对媒体的选题内容、报道方式、版面安排、经营策略等许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相对于社会媒体,由于在高校教学环境中生存发展,高校校报的周期特征更加突出,并在多个方面影响制约着高校校报的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报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一直以来,高校校报都是高校的主流媒体,但是随着近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高校新闻网的发展势头明显高于校报,校报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201 1年3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令第50号《新闻出版总署废止第五批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指出,取消高校校报国内统一刊号,高校校报仍以内部资料出版物的形式出版,高校校报更加边缘化.对此,高校校报的出路成为校报同仁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校报可以与新闻网合作,但至于怎么合作却并不成熟;也有人认为校报可以与新闻网错位发展,但错位的力度却没有把握好,如有的高校以领导会议发言稿或者部门特色工作总结占据整个版面,不但使校报失地气、失人心,也使校报陷入报纸杂志化的道路,失去了校报作为报纸的原有本色;还有不少人认为校报必将走向消亡,原因就是校报作为传统纸媒必定无法与广受师生欢迎的新闻网抗衡.  相似文献   

20.
校报作为高校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在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校园内占据的媒体地位毋庸置疑。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高校校内的渗入,对校报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校报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成为了高校教育研究的重点议题。本文在对新媒体特性及优势作出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并重点就高校应对新媒体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