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支撑,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等四个方面构建模型,探讨了影响"批改网"使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批改网"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后续使用意愿;态度受到用户对"批改网"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批改网"有用性的感知对其后续行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线上教学资源能否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使用线上教学资源的意愿。以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案例,建立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基于TAM模型对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利用调查问卷采集、分析数据,验证分析影响因素模型,从而得出影响因素,即考虑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等重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工作相关性、外在动机、结果期望、感知易用性、简易性、主观规范和公众形象等变量对使用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习行为数据的来源是学习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和回顾,发现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享意愿的研究有待深入。运用技术接受模型,选择网络隐私顾虑、信任、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为自变量,个人数据分享意愿为因变量构建了初始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为了检验这一概念模型,以抽样调查获取的206名商科类大学生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结合相关拟合指标对初始概念模型进行了修正。结论显示: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隐私顾虑对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没有直接作用,但前者通过感知有用性和信任两个中介变量正向间接作用于个人数据分享意愿,后者通过信任作为中介变量负向间接作用于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感知易用性对信任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网络隐私顾虑对信任有负向作用,但不显著;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是提高移动学习绩效的基础和前提。构建了成人网络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 APP的 UTAUT 影响模型,通过问卷对 215 名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个人创新、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三个因素对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调节变量只有年龄对“感知娱乐性→使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调节作用。最后,从个人创新、感知娱乐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激励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移动学习 APP 建设和支持服务、提升学习者移动学习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基础,结合具体调研情况,构建了一个由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市民化倾向性、社群影响和使用意向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移动学习接受模型。实证研究通过对217份有效问卷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并讨论了该模型的各种预设研究假设。本研究表明:感知易用性、市民化倾向对使用意向均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影响最强;另外,市民化倾向对社群影响有正向影响,社群影响又对感知易用性有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同时对使用意向和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架构,引入感知互动性和感知乐趣性两个变量到模型中,探讨影响MOOCs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的因素。采用通过网络调查获得的190个中国MOOCs学习者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1)感知互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乐趣性具有正向影响,但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不显著;(2)感知易用性对感...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线学习的使用范围在日益扩大,但不少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不高,在线学习潜在的诸多优势并没有实现,因而针对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技术接纳模型和创新推广理论,在整合感知系统质量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预测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优势、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感知系统质量、兼容性会显著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系统质量、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会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本研究有助于设计出更加友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并为在线学习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6,(5):39-45
探讨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使用行为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模型.结果表明,行为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使用行为;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行为态度,而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态度影响不显著;感知易用性会正向影响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有用性感知,自我效能会正向影响感知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信息系统的期望确认模型基础上加入感知易用性及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变量,构建了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满意度和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了持续学习意愿,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持续学习意愿产生了显著影响;期望确认显著影响了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学生的感知易用性和学习后的期望确认程度显著影响了其对于感知有用性的判知;感知易用性、期望确认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两两相关。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提升期望确认程度、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持续学习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技术接纳模型,以200个涉农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感知风险三个维度对影响其农产品众筹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探究。研究结果证明: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众筹参与意愿,感知风险则显著负向影响农产品众筹参与意愿。研究结论为提高涉农主体农产品众筹参与意愿提供了参考,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界定了学生使用在线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行为意向及在线偏好。通过性别、专业、生源地的组间比较,探明了学生特征差异对该系统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回归分析,预测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写作成绩的影响力度。研究发现:性别、生源地对感知易用性、感知可用性、行为意向及在线偏好影响均不显著;而专业对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均对写作成绩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3构建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来自四所高校的343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整体拟合度较好。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均与大学生网络学习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易用性感知和工作绩效与有用性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外部支持、感知娱乐性和客观使用与大学生网络学习易用性呈显著正相关。这给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各式各样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应用,移动学习成为近年来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整体上,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趣味性对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意愿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移动学习活动和开发移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移动通信设备的易用性、有用性与趣味性等潜在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和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高校智慧教室的使用主体,其对智慧教室的应用体验和使用意向是智慧教室建设不断改进的主要依据。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文章在智慧教室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三个内部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组织氛围、交互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三个外部变量,构建了大学生智慧教室使用意向模型。通过问卷对S大学智慧教室中的学生进行调查,在检验信、效度的基础上,利用Amos进行假设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变量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均对使用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受到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外部变量组织氛围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显著影响,交互行为对感知易用性有正向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均有正向显著影响;而三个外部变量均未对使用意向产生显著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习者使用MOOC平台进行学习活动的意向,不仅取决于课程质量,MOOC平台的功能体验也十分重要。通过问卷设计、发放、收集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构建了基于MOOC平台功能用户体验的MOOC学习者持续使用意向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MOOC平台功能的感官体验与感知易用性、交互体验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与情感体验、感知有用性与平台持续使用意向、情感体验与平台持续使用意向具有正相关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合理接受网络协作交流工具,能提高师生交互效果,促进协作效率。为探讨网络协作学习中影响学习者接受交流工具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提出了基于TAM的协作交流工具接受行为模型,并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特征、任务特征和个体差异显著影响个体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学习环境显著影响个体的感知有用性和接受行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接受意愿,而接受意愿又对接受行为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从实证角度对协作交流工具接受行为模型提供了支持,也为优化协作学习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从课程逻辑到教学模式均有区别。基于TAM技术接受模型,通过对不同职业院校325位教师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后分析发现:教师的个体创新性、教学资源优质性对感知有用性,教学平台交互功能对感知易用性均影响显著;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对实施态度、实施态度对行为意向均有显著影响;不同于TAM模型,感知易用性对教师的实施态度影响不显著;社群影响对教师实施态度影响显著,但对教师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自我效能则与之相反。为此,建议职业院校选择成熟可靠的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优质资源库、加强教师培训、培育创新教学团队、发挥高效能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制定在线教学激励制度,在学校形成在线教学的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信息技术研究的用户采纳模型,通过计量工具检验了大学生对于自媒体使用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及易用性、网络外部性、人际社交、主观规范、相对优势及兼容性等因素正向影响大学生对于自媒体的使用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与优化高校宣教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精品课程网站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对该网站的采纳和使用.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沉浸理论,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接受和使用精品课程网站的因素.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20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相关分析发现信息质量、感知有用性是影响学生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没有发现感知趣味性对用户行为的作用.因此,网站管理者要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提高学习成绩并促进其使用,保障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成功.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6,(5):121-125
通过研究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成果,结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技术采纳模型等模型,建构大学生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均不同程度地对感知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形成正向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实际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