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职教育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其产学合作有独特之处。文章分析了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为促进产学合作所采取的措施,在产学合作上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台湾地区在从“台湾制造”向“台湾创造”转型的背景下,产学合作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职技高师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针对职技高师校企合作存在的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产教结合体制尚未建立、学校重视不够、利益关系有待协调等问题,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环境,以市场为引导,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突出办学特色,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转变观念,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产学合作过程的整体分析框架,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揭示了台湾地区技职院校产学合作过程中共生动力、共生路径和共生演化机制。研究发现:产学合作的动力来源于环境压力与院校知识基础的共同作用,产学合作共生路径需要经历“语义边界跨越”和“务实边界跨越”阶段,育成机制通过弥补创新过程中的“资源缺口”来“促发”产学合作,淘汰机制通过政、产、学三方互动将不适应环境的制度予以淘汰。研究结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产学合作"两张皮"、"合而不深"是当前大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痛点,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合作路径的缺失.本文将组织"边界跨越"理论引入产学合作过程分析,基于我国台湾地区技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嵌入式单案例分析,探索产学合作双方如何从"陌路人"转变为"深度合作者",并提出了产学合作"边界跨越"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5.
产学合作"两张皮"、"合而不深"是当前大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痛点,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合作路径的缺失.本文将组织"边界跨越"理论引入产学合作过程分析,基于我国台湾地区技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嵌入式单案例分析,探索产学合作双方如何从"陌路人"转变为"深度合作者",并提出了产学合作"边界跨越"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涛涛 《教书育人》2012,(27):23-25
一台湾地区促进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措施(一)制定产学合作法规1台湾地区"国家科学委员会"产学合作相关法规多以行政制度为主,其内容包括:促进产学合作、促进人才交流、规范研发成果、资助经费及设备、奖励杰出的产学合作计划及培养研发人才计划等,如:《补助提升产业技术及人才培育研究计划作业要点》、《产学合作研究计划作业要点》、《补助数字内容产学合作研究计划作业要点及补助专题研究计划作业要点》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立来足,实淮际安,信积息极职构业建技产术学研学结院合平台,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创新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工作共赢机制,促进了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是典型的"立交桥式"体系,为提升高等技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教育部门实施了"建教合作方案"、"最后一哩学程"、技职教育再造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分析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校外实习课程产学合作多赢机制,摒弃其机制的不足,对大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傅昌德 《高教论坛》2008,(3):176-17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形成了切合自身实际的产学合作机制及办学模式,总结其实践经验,对构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机制及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产学合作提升技职教育品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台湾的技职教育已由高中职阶段的中等技职教育上移至技专校院、科技大学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与中等技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定位不同,上移后的高等技职教育的角色、空位模糊不清。本文以技职教育特色之一的产学合作为论述主轴,探讨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教育理念、发展历程、内涵与作为,以此为提升高等技职教育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