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水平井配套开发技术提高孤岛油田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岛油田为河流相沉积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1992年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重点开展了以“砂体内部夹层空间预测”为核心的河流相储层构型分析、三维建模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等技术研究,配套形成了独具孤岛特色的水平井开发管理模式,水平井配套技术的应用,使孤岛油田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稠油水淹层顸部、窄薄油层、高含水潜山油藏、断层边部等挖潜取得了新进展。截止2007年底,已投产各类水平井76口,提高了孤岛油田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正>冀东油田高北浅层Ng6小层是低幅度、低含油饱和度底水油藏,由于储层疏松易出砂,底水上升快,常规定向井不能正常生产。水平井开发是近年来实践出的有效开发方式,但底水突进是生产中的最大障碍,开发效果受储层的非均质性、水平井垂向位置、水平段长度、隔夹层发育状况、油层厚度及采液强度等因素决定。通过优化水平井设计,应用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在油层顶部"擦头皮"部署油井,控制采液强度生产,能很好地控制底水脊进,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是罗1井区水平井主要投产方式。为了给研究区内水平井压裂设计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罗1井区长8油藏实际非均质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了这些主要因素对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罗1井区压裂水平井的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油层厚度和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罗1井区压裂水平井增产倍数最主要的因素是裂缝导流能力和储层渗透率。  相似文献   

4.
石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支柱。石油产业的发展效果影响着经济建设的多个方面。油田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多种技术,多个部分。油田井下作业是其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任务。油田井下作业的过程非常复杂,生产程序繁琐,具有强烈的高危险性。油田井下作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中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等。油田井下作业开展质量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二方面阐述了油田井下作业开展质量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孙瑞霞  袁聿力  张丽 《内江科技》2009,30(1):103-104
本文通过对胜坨油田水平井的地质状况、井身结构、固井、射孔及生产情况的调查,总结分析了目前胜坨油田水平井在井身结构、射孔、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水平井开采技术已成为动用剩余可采储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水平井主要部署在老区,储层变化快、油水关系较为复杂,同时受水平井钻井工艺所限,实钻目的层深度往往和设计深度有较大出入,加大了水平井轨迹控制难度,水平段油层钻遇率难以得到保证。通过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地震、沉积相等资料,结合现场跟踪实践,形成了以水平井精确入靶和水平段跟踪调整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导向技术,最大限度确保水平井钻井成功率和油层钻遇率,为该类水平井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王炜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348-348
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穿透油层长以及经济效益显著等诸多优点,在油田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各大油田相继开始了水平井技术研究,由于水平井井身结构的复杂性使得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严重滞后于生产需要,本文根据水平井采油工艺面临的众多技术难题,总结了国内外水平井技术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徐海港 《内江科技》2012,(3):116+92
乐安油田草20馆陶组砂砾岩油藏作为国内外少见的构造岩性稠油油藏,受原油粘度高、层薄等的影响,各项指标均处于热采筛选标准下限,开发难度较大。本文在草20馆陶组开展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技术的研究应用,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及油层保护、酸洗、注汽。举升等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取得了突出效果,实现了稠油区块的高效开发,成为稠油上产的主导手段,这对水平井在低品位油藏热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代鹤伟  李新峰 《内江科技》2010,31(9):103-103,105
本文对葡北油田剩余油分布从沉积微相、断层及微构造、夹层和井网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区域,并在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区域优选出水平井靶区。根据所选靶区实际地质情况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方位和不同水平井段长度下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平井轨迹的优选  相似文献   

10.
  杨等 《内江科技》2014,(3):94-95
火山岩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气水产出关系复杂,有的气井甚至投产就气水同产,严重影响气藏的采收率。受水平井井眼轨迹和复杂流动形态的影响,常规的预测模型不适用于水平井的临界携液流量预测,分别利用直井段、斜井段和水平段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计算气井不同井段的临界携液流量,发现直井段临界携液流量并不随井深呈线性关系,这为指导火山岩气藏水平井高效开发和排水采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埕东油田勘探开发后期,水平井以其初产高、含水上升慢和累产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油藏类型涵盖稠油边底水油藏、强边底水稀油油藏和薄层稀油油藏。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水平井实施过程中轨迹质量和生产管理参数成为制约开发稳产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单井设计、加强钻井跟踪、严格控制生产压差等相应措施,大大提高了水平井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X油田注蒸汽开采水平井受力状况,根据热力学、渗流力学、固体力学相关理论建立热-流-固耦合方程,计算、分析、研究水平井蒸汽吞吐过程中井眼附近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套管温度、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套管应力的影响,得出热采水平井的套损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进一步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目前生产水平井与储层的匹配关系,并结合动态生产情况,总结分析出影响具体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应调整措施挖掘水平井潜力,对调整措施总结分类,形成管理模式,实践表明达到提高水平井单井产能和提高区块采收率目的。  相似文献   

14.
水平井技术在埕东西区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胜  严丽晓  李灵 《内江科技》2009,30(7):84-84,190
埕东油田西区Ng44为一个典型的底水稠油油藏,是2008年采油厂的新建产能区块。试油试采表明该块常规生产油井初期产能较低,直井生产含水上升较快,水平井热采开发效果较好,因此产能方案设计采用水平井整体动用。本文介绍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油藏产能建设中水平井的应用情况,通过水平井防砂筛管完井技术、酸洗技术、注汽热采技术和井筒举升技术等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储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方法:深南油田台4N块馆陶组低幅度边水油藏,因构造幅度小,含油条带窄,常规直井开发造成边水指进现象严重,含水上升快等特点,开发过程中采取了沿构造高部位部署钻探水平井的措施。目的:解决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有效控制生产压差、防止水体突进。结果:断块内实施钻探3口水平井,投产后初期日产纯油120t/d,已累计产油765×10^4t,采收率提高15%,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结论:断块内实施水平井的开发成功,为提高断块地质储量动用程度奠定了基础;为同类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X8-D4-L121井区的动用状况和投产以来的生产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认识到打水平井是解决高含水后期开采厚油层,主要是发育好的葡Ⅰ组油层内剩余油的有效途径,总结X8-D4-L121井开发效果好的经验,力求为其它井区投产水平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煤矿采煤生产中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因素性质各不相同。影响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开采的深度因素、煤层厚度的因素及其变化、巷道围岩性质的因素、煤矿地质构造因素、覆岩岩层结构因素。针对影响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开采技术因素,进行了采煤方法因素分析、采掘顺序因素分析、孤岛工作面宽度大小的因素分析、顶板控制的因素分析,还对煤矿生产组织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洋 《今日科苑》2011,(3):83-83
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是油田今后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潜力措施之一。A区块由于地层条件及原油物性等因素的影响,开发效果较差,投产后不久便停止开发。随着油田开发各项技术的日益完善及对油田开发工作认识的逐步深入,本文针对A区块储层状况及历年开发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寻求更为有效的动用方法,以便对今后开发类似油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军 《内江科技》2012,(10):72-73
水平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产过程中水平井的找水、堵水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对水平井测井找水工艺技术现状及每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饱和度测井技术、产液剖面测井技术、挠性杆测井技术以及数值模拟找水技术等。对水平井测井找水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产量递减率定义出发,考虑压力敏感性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了递减率与油井井网密度、含水率、生产压差、流动系数、相流动系数、油井完善程度的关系式,基于以上公式,应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原理,对产量递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出渤南油田某区油田产量递减率受井网密度影响最大,其他依次为平均生产时率、综合含水、生产压差和工艺措施,提出了减缓产量递减率的途径。该方法对改善渤南油田老区的开发效果,降低产量递减、提高采收率与开发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