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课”,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源于日本。具体说来,“研课”是与学生学习同步进行的,并且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它往往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一组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研课组一般由同一所学校的5—7名教师组成,他们定期开展研课活动,时间在几个月到一年之间。  相似文献   

2.
李祥兆 《山东教育》2006,(7):128-128
“研课”是与学生学习同步进行的,并且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中。它往往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一组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研课组一般由同一所学校的5~7名教师组成。他们定期开展研课活动,时间在几个月到一年之间。  相似文献   

3.
“研课”(Lesson Study),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它源于日本。后来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教师对这种方法也很感兴趣并付诸实践,现在已经发展出专门的研究组织和汇集学术信息的研究网站。这种深受日本及西方教师欢迎的专业发展模式,以其发展性、合作性和实践性与其他模式迥然不同,值得我们比较和借鉴。一、“研课”的定义研课,即需要研究的课(research lesson),它是由一组教师共同制定、实施、检验和改进一节或多节可供研究的教学内容。研究组一般由同一个学校的5~7名教师组成,他们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时间在几个月到一年之间。二、“研课…  相似文献   

4.
研课顾名思义,就是围绕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活动。它是由研课组教师(可以是教研组,也可以同学科教师自由组合,一般为5-7名)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5.
程霞 《贵州教育》2011,(13):19-20
“一课三研”活动是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的实践研究活动方式,它融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于一体,通过执教、研讨、反思、再执教、再反思的循环,使组内的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获得进步和提高,发展老师的整体能力。“一课三研”就是使大家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经验,共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  相似文献   

6.
1.月课堂观摩。我们以“每月教研活动日”的形式固定时间(一般为每月的第三周)、固定人员(学期初由教导处排定顺序)、按学科分组(分为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其他学科)开展教研活动。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再进行第二次优化(我们称为增加“含金量”),即把上课人员按名师、成长教师、新上岗教师进行归类,分阶段推出“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究课”、“成长教师观摩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几种课型;同时,以一轮为单位组织优质课评选。这样,学校教研活动既有层次又有质量。2.主题研究。即确定和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研…  相似文献   

7.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研课磨课活动中,存在着参训学员“重专家指导、轻同伴互助”“重接受式学习、轻内省式学习”“重问题解决过程、轻问题分析过程”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创新性地开展了“体验式”研课磨课实践探索,其流程包括聚焦研磨课题、设计研磨课题、实施研磨课题、改进研磨课题等四个环节,实践中重点采取了打磨四段式“体验式”研课磨课模式、打造“三人行”研课磨课培训团队以及练就一支“双线驱动”的学习共同体等重要措施。实践探索成效显著:研磨课题来源由关注领域活动到关注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课题设计由单一方案开始转向多元方案;课题实施由“重实践轻反思”到“边实践边反思”;课题改进方案由理想化到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这里的“一课三研”活动是指教研组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实践研究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教师的专业能力将获得较好的发展。“一课三研”活动的实施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目标不同,研讨重点也不同。一、酝酿尝试阶段一研:选材→理论学习→设计活动方案→说课→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二研:修改活动方案→再次实践活动→再次研讨反思三研:再次修改活动方案→第三次实践活动→第三次研讨反思→形成较…  相似文献   

9.
现场课例研究通俗地讲就是现场听课、评课,这是校本教研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研形式。一些学校(教研组)开展的现场课例研究活动基本限于“一课一研”,即听了某教师一堂公开课后集体评议一下,便“OK”了。如此简单化的听课、评课活动,能解决或是研究出什么东西,参与者又能有多少收获,实在不得而知。因此,笔者建议现场课例研究要“一课多研”。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园学科教研组每学期都开展“一课三研”活动.在“一课三研”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模式.拓展了单一的教研内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例如.由过去的教研组指派上课教师转变为自主报名商量确定三研顺序:由过去的平均分摊教研任务转变为根据教研组成员不同特长自主领取等等。  相似文献   

11.
落实“两全”,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呢?我们在长期的基层教研活动组织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即坚持开展“说、讲、评、研”式的教研活动.一、“说、讲、评、研”的内容“说、讲、评、研”是一次教研活动中的四个步骤.“说”,即先由执教者按已写好的说课材料,在讲课之前向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们说课.说课通常要说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说教学内容所处的位置及其前后联系;②说大纲  相似文献   

12.
汤雁萍 《时代教育》2010,(3):251-251
“一课四研”活动是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4次的实践研究活动。它通过执教、研讨、反思、再执教、再反思的循环,使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获得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研中有培我们每年都搞一次“评优课”。年初下发优质课评比标准,通过层层选拔,在全市评出十节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做为本年度的优质课,教师被授予“业务能手”胸牌(自1996年以来,我市实行教师挂胸牌制度)。优质课评出后,利用寒暑假组织广大小、幼教师开展“观摩课”活动,教研员和做课的业务能手,分别就各自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使用以及教学指导思想同与会教师进行交流,互相促进。最后,在年终总结会上将经过反复润色的水平较高的优质课拿出来,开展“表演课”活动。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课,回…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素养是支撑学校软实力的核心力量,而学校教研组这一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撑,因此,开展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围绕普通高中特色教研组建设,提出“内生课研”这一概念,并结合案例深入阐述其“案单式课前研学,夯实团队学情观察;菜单式课中研教,筑实团队教学实践;定单式课后研题,扎实团队专业素养”三大研究路径,以期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校青年数学教师的比例逐步扩大。这些青年教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思想上要求进步,但缺少教学经验,教学能力还不高。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本领,成为合格的教师,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条龙’域研活动。所谓“一条龙”教研活动,是指说课、上(听)课和评课三种形式的活动,由一人为主,群体为辅,一气呵成。这样教与研紧密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我教学初一几何第一章第二节(射线、线段卜课为例,谈谈我在“一条龙”活动中的做法。先说“说课”。我向教研组全体教师说,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要求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了“文本”研究上。以“文本”为载体,以“课堂”为研究平台,把“教”与“研”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集体在校本研究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集“研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反思”为一体的“五课一反思”文本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7.
黄文芳 《早期教育》2006,(12):34-35
“一课三研“是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的多次实践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  相似文献   

18.
黄丽君 《广西教育》2011,(22):13-14
近两年,笔者和邻近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及本市音乐教研员,组成“区域合作研修共同体”,经历了多次团队研课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研课经验。本文以其中的一次《走进“说唱艺术”》研课活动为例,对我们这个学科的合作研课模式做个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校本教研,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重点围绕课例研究的实践,通过深入课堂发现问题,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切割课堂细听任务,针对任务深挖精评,及时反思、提升主题等方面论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以期让广大中学教师能够更加深入、清楚地认识课例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20.
2002年秋季,甘肃省肃州区所属一所中学、8所小学启动了新课改实验工作,并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实验区。为推动课改实验健康发展,3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校本培研,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多方式、重实效地开展校本培研,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保证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成功推进。一、构建“研、训、赛一体,说、讲、评、撰结合”的校本培研模式“研、训、赛一体”。“研”即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训”即培训,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赛”即课赛,优质课竞赛、教师基本功竞赛等。“说”即说课。“讲”即上课。“评”即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