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贯彻并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区别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突显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方式,实行专题式教学模式;同时注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突破课程理论性强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搞好"两课"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两课"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扎实的作风对待教学、科研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进取;以创新的精神对待"两课"教学改革,不断开创"两课"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信仰、信心与信用教育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的基础教育.信仰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有了信仰,才能坚定信心.信用与信心都受信仰的支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三信"教育,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选取问题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可以发现学生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无用论"、"实惠论"和"渺茫论"等错误认识.结合学生存在的错误认识,要通过讲清有关理想信念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5.
与教育有关的谚语和俗语是反映乡村社会关于儿童教育的"理".家长和教师对这些"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信仰.这些"理"倾向于支持亲师的权威和惩罚学生,致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笼罩着恐惧气氛.免于恐惧的教育是儿童幸福生活的起点,而合道德性与合法的教育是儿童免于恐惧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主体,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作用,新阶段、新形势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主客观条件.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上分析,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前沿阵地;其次是从逻辑框架上分析,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紧抓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特点,具有不可比拟性,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基本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灌输"理论.我们要正确理解"灌输"理论,认识到该理论的重要性及现今坚持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用该理论来指导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过程中逐渐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的展开中,又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只是"学理"上的道路.在实践中,它们紧密相联,交互作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学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与主渠道.随着时代发展和课程存在环境的变化,"两课"教学日趋需要开放化的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两课"的核心课程之一,能够体现由封闭走向开放这一必然趋势.发展开放性教学模式,可以从本课程的理念、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探索开放化的新途径,以实现教学层次和关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头脑,对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阐述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启示、现实意义、实践策略,着力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方法、新...  相似文献   

11.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人们的信仰、信念、信任和信心,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通过教育,使人们达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理性、目的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的价值认同,从而树立起对它的崇高信仰、坚定信念、高度的信任和坚强的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毕生.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下高职院校的主体,他们信仰需求普遍缺失、拜金主义倾向明显、认同宗教教义,这与他们独生子女的背景、成长的时代、就业压力以及学校教育等有一定的关系.要想培养与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上需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加深体会,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占领信仰阵地.  相似文献   

13.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的一项重要信仰习俗.我国古代的树葬,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神树",春秋战国开始的墓上植树制度和西汉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文献中的"桃都树"、"长青树",以及从东汉到魏晋时期的墓葬中的"摇钱树"等,都表征着古代的树崇拜.树崇拜信仰习俗的历史演化,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树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教育部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至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两课"教学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和系统体现,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内容结构性重复、手段落后、实践环节薄弱、师资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认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应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挑战,完成"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过程,而从生态学角度看,该课程是一个由高校教师、大学生和教学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调适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心"的完整生态空间系统.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中心,"以大学生为中心"是该教学生态空间系统建构的需要,也涉及培育大学生成为生态发展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对此,该课程的教学应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持续纠正其生态失衡问题,同时优化其生态空间环境,以提高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叉荣辱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现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根本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列举问题表现,探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即我们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将强化大学生的"荣辱现"教育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去思想化"倾向和高校教育中轻视"两课"教学的现象,指出"两课"是社会精神生产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乃至全社会重新树立信仰体系,光复精神家园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正确态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上半叶、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具体历史与现实情况、无产阶级运动的现实需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间、空间和立场三维特性.对这一"三维"特性所构成的整体性认识,要求人们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性"中所体现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以此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可视为"广义"的"中国化",因为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三维特性.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命题,应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三维特性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其中的"中国化"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整体性的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揭示、分析和回答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发展、具体国情以及"大众"实际需要提出的问题,并不断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应宏观调控,微观总结;注重理论研究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广泛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形势,讲求教育的实践性;应制度保障,保证经费到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在新疆高等学校的地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一个质的提高和飞跃。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方面伴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剖析了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