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是促进各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文章在充分分析工训大赛与工程素质培养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赛带课""以课带学""以学助赛"的三位一体的"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推动这一培养模式,通过多年指导竞赛的经验总结,构建由基础工程实训、专业基础及选修课和创新类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各类课程结合工训大赛进行的改革和建设。最后论述了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及经过对该培养模式的践行取得的成效,工训大赛实践表明: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显著,可作为其他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一、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水平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高中数学课程同样如此.但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凸.新课题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一段讲话,它突显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作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共同探索的课题.现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自己的些许看法,和各位同仁共榷.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设计课是以创新为最终目的的,以艺术为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其最主要的特性是艺术与设计教育的统一。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相结合。它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以及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根本目标,将TRIZ理论引入本科生培养体系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本文提出基于TRIZ理论的"一线三段"式本科生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贯穿创新主线,通过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专业课、创新大赛和科研训练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课、毕业设计、科研立项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层次上构建新型的面向机械产品设计全过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赛课结合”在数据库原理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学习则是增强理论学习很重要的一环。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将竞赛模式引入实践学习当中,逐渐形成了"赛课结合"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对于其他课程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结合近几年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讲好绪论课,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潜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创新意识;改革课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创新;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帅  王卫平 《农村教育》2006,(7):122-12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提高工科学生创新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增加实验和培训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内容相对较为固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些学校积极开发跨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实践类课程(简称"创课"),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基于体育(健康)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可调式弹力抱膝圈"设计的教学案例,论述创课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方案设计、应用分析四个维度的实例操作,为学校的创课教学建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主要以基础理论和专业教学为主,选修课为辅,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缺乏对前沿科技的直观认识,创新能力培养效果难以保障,无法满足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提出一种前沿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创新培养方法,结合专业前沿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以及课后自学相结合,创新大学课堂教学的培养模式,创建前沿科技引领的专业知识创新思想培养体系,为我国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厚林 《教师》2016,(4):54-5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必须充分认清形势,切实把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创新”已经被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高度,实践“创新教育”也就成为厂大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能力培训阵地,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体会,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机械创新设计是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是该课程的一项核心内容。介绍了在机构组合中基本机构、组合方式等概念,并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兴趣小组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5.
邓薇 《儿童音乐》2010,(8):58-59
21世纪是一个人才济济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创造的时代。这个时代学生需要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如何合理安排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积极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我就自己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作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该门课如何实施案例教学进行了探析,以期为机械类课程的案例教学改革与推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老师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和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注重创新实践过程的设置,成功地实现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实验原本就是伴随着人类创新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下的年代,人类的创新通常表现为无意识的经验性创新(像鲁班发明锯那样).随着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的到来,这种"目的性行为"之外偶然所获的、效率较为低下的创新形式开始让位于一种有意识的设计性创新--实验性创新,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今,在人类社会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世纪伊始,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有赖于实验性创新这种有目的、高效率的创新活动.由于实验性创新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实验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就离不开实验这个重要基础,由此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使我们的实验教学成为创新教育层面上的教学,如何立足于实验这个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这客观上也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拓展实验教学的新视野.本文拟选择如下两个视角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当务之急的课题。本文认为,大学课程的创新主要是指学生认知的新建构及建构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行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模式在大学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