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教育部长周济曾经说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应以实现“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前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刨新体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自身优势,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最终目标,茳高职院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旨在为校企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搭连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通过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需要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提高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水平,为企业行业提供主动的、有成效的科技服务,实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企业创造利润,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分析了高职学院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例举了校企合作带动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提出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发展难题之一,虽然在协同创新模式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也能够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但最终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先阐述了协同创新的相关定义,并在立足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科研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开发多种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体系、打造高素质的创新研发团队五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协同创新模式下河北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职院校技术服务的重要内容,赋权改革的持续推进,为高职院校成果转化激励提供了发展支持。文章探究了赋权改革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发展优势,并基于影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包括科研人员因素、高职院校因素、企业市场因素等进行分析,开展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实践,旨在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走出校门直接服务于“三农”。通过科技下乡活动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科技领路人。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深入分析当前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阻碍因素,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科技研发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以社会培训服务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以文化资源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服务域"分布不均衡、社会服务整体层次不高、示范与非示范院校间能力差异较大、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要通过搭建平台促进社会服务层次提升,非示范院校应加强提升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院校要建立与完善社会服务内部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2017年78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对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78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总体偏弱且院校之间差异较大;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成果转化效率偏低但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存在互相不匹配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是现代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参与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认识误区、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不足、科技创新服务偏差.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吸收教师参与科研、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解决高职教育"高"字问题的唯一途径.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学科与产业结构的良性循环,在加强了学校的学科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带动就业,使高职院校更好地为社会、为区域经济做出贡献.但由于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的观念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为此,提出利用企业管理中较为成熟的管理理念——客户关系管理分析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围绕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打造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平台是“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之一,而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依据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原则,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5所“双高计划”院校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赋权重,代入2016-2018年数据对研究样本进行评价比较研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提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新“产学研用”服务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人才—团队—平台”模式,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至关重要.目前,高职院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主要有职务科技成果本身价值不够、教师参与的原生动力不足、政策力度不够和转化渠道单一四个方面.为此,需要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内控制度,精准定位成果并明确转化去向,因地制宜优化转化流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挑战。基于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模型的分析显示,技术研发能力是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产学研合作服务水平低、发展差异巨大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极低等问题。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高职院校所在的城市与学校举办者性质等层面对院校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应着力于四个方面:搭建集成化产教综合体平台,提升技术创新综合实力;深化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推动高端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聚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凸显技术创新服务的地域性特征;提高科技成果的含金量,加速技术创新对接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至关重要.目前,高职院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主要有职务科技成果本身价值不够、教师参与的原生动力不足、政策力度不够和转化渠道单一四个方面.为此,需要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内控制度,精准定位成果并明确转化去向,因地制宜优化转化流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行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策略,如加强校企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建设、强化行业高职院校自身能力素质建设,以期促进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是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由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微企业共同组成的创新实体。高职院校应通过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长效运行体制机制、发挥多方协同优势等措施来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定位努力发挥优势与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如何科学定位,发挥优势与特色,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突出重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走非均衡发展之路,是提高地方院校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行业院校的优势所在.为行业服务、为地方服务是行业院校的发展之根本.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推进骨干专业建设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是促进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需要,是支持区域经济建设的现实诉求。文章从政校行企协同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骨干专业建设路径:高职院校要精准定位,全面与区域行业企业对接,科学遴选骨干专业;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骨干专业建设及发展战略;各级政府要完善骨干专业建设推进机制,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优化服务供给机制,高效推进高职院校骨干专业建设;地方政府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校的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19.
黄胜 《毕节学院学报》2007,25(1):121-124
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为此,要加强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新作用;应广开资金渠道,加大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必须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吸纳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加强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的管理力度;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科技成果转化的优秀人才;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奖励》2007,(12):79-79
为了在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与广大企业之间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日,云南省科技厅成立“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能为:1.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积极推进政策落实、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估管理、为创新企业提供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协助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履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