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出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向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教师流失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出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我们的教师在很多地方流动,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向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流失的管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良师兴国”是因为国家的命脉系于教育,而教育的成功又系于优良的教师。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我们的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失到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有关资料表明:江苏苏北有一个市,五年来累计流失1000多名优秀教师;其中一个县,三年内先后流走500多名教师;另一个县,一年配进210名教师,而流出的竞有220多名教师。在这些流失的教师中,大都已有十年以上的教龄,具备中、高级职称,其中有许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甚至还有不少是全国、省市级的优秀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流失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际劳工迁移是指人们为工作需要由出生所在国或居住国迁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活动,是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普遍高速发展,一些国家因劳动力出现短缺而大量寻求国外劳动力,从而促使了国际劳工迁移的迅猛发展。从整体上看,当前的国际劳工迁移表现出六大新特点:迁移规模大型化、迁移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距。这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优秀教师不断外流且外流入数逐年增多,呈现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公立学校流向私立学校,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倾向。这样的一种现象对教师流出地的教育发展有着极其消极的影响。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6.
1.人口迁移的类型 (1)按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国际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如15~16世纪开发新大陆,大批欧洲、非洲、亚洲人口移居到美洲、大洋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各种人员往来会更加频繁,国际人口迁移会成为常态化。国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如我国目前的民工潮。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人口迁移与消费者福利最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促进了现代经济发展。迁移的人口数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本文研究发现,移民所携带的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迁移的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了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周智 《政治课教学》2003,(10):40-41
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41题是一道紧扣社会热点,涉及政、史、地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二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上美国和现阶段我国关于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一些问题;二是城市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说它是一道好题,是因为:1.试题涉及的时空跨度大。从19世纪中期美国的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例如:有欧亚移民、奴隶贸易、国内移民),到我国近年来的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例如:改革开放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城市化下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移民),相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许多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失到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移民"通常指为了孩子的教育与未来的发展而选择的申请移民.本文是指:在国内,为了子女接受相对较好的教育,从城郊、乡镇农村向城市或是经济较落后城市向较发达、发达城市迁移.或者是因为务工或投资、经商常年在异地城市生活而子女被动在异地城市接受教育而产生的迁移.这有别于为了考录取而在高考前临时改变报考地的迁移.其主体是农民工,为表述方便,下文统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次发达地区人才问题的若干思考汤正康一、从“三个视点”看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态势──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经济次发达地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应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事业。当前制约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甚多...  相似文献   

12.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迁移,是人口再分布的杠杆。当代人口的迁移,大致可分为两种趋势:一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向狭小区域聚集,一是随着新地域的开发利用向广阔地域扩散;后者,人们一般称为开发型人口迁移。开发型人口迁移,古今皆有,但过去一般是向条件好的地方移动;当今则不然,往往是为了开发利用资源,由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向条件较差的地方转移。这样,就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此研究开发型人口迁移的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上之所以特地加上"少数民族地区"这句话,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落后一些,而经济制约教育,教育水平与教师密切相关,故民族地区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对的新问题与发达地区的教师是不同的。语文教育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如转变观念的问题,教与学的问题,语与文的问题等等。语文教师要怎样积极应对语文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出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我们的教师在很多地方流动,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向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职教体系的现状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职教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初步建成了一批条件较好的中等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农村职教也开始向高等职业教育延伸,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我们的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许多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失到本地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惟一经历了经济全球化全过程,并经历了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3种现代化战略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独立最早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发达地区,是发展中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惟一一个开始了南北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战略的一个大"实验场".从这个实验场精心选取五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个案研究,探索新国际格局下拉美现代化战略实践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8.
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惟一经历了经济全球化全过程,并经历了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3种现代化战略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独立最早的地区,是发展国家最发达地区,是发展中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惟一一个开始了南北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战略的一个大“实验场”。从这个实验场精心选取五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个案研究,探索新国际格局下拉美现代化战略实践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9.
上海江苏、浙江、青岛等地区不但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同样发达。本期我们编发了一组考察报告,想集中反映一下在其他地区职出同行的眼中,发达地区的职教到底有哪些特点。特别想说的是.无论经济发达,还是教育发达.在其背后都是观念的发达。若要与世界接轨,若要赶超发达地区;首先器解决的是思想的接轨.观念的赶超。否则.我们还是要白白感叹一番‘’人家的地比我们种很好”。编者考察报告阮前绪重庆中华职教社考察说明在上海中华职教社的帮助下,重庆中华职教社考察团重点考察了上海市中华职业学校和上海市东辉职业学校。这两所国办中等…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良师兴国”是因为国家的命脉系于教育,而教育的成功又系于优良的教师。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我们的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失到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有关资料表明:江苏苏北有一个市,五年来累计流失1000多名优秀教师;其中一个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