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代以前的西方分权理论表现为混合政体理论,其本质是阶级分权,平衡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孟德斯鸠对分权的贡献是把自由与分权相联系,并具体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方案。三权分立只是现代国家分权模式的一种,它一般适用于内忧外患较少的国家。要实现真正的三权分立与制衡,局部权力混合交叉是必要的。议会制国家事实上是议行合一。分权除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外,还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伯顿·R·克拉克以分化理论、联邦理论、多元化理论和无序理论为基础,强调高等教育要分权管理。高等教育系统有六个层次的权力结构;有十种形态的权力形式;有四种典型的权力分配模式;还有四种权力协调方式。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分权管理的基点是学术基层组织,它是一个动态协调的过程,它有利于特色化的形成,它是一种职能分工和技术性手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应适当加强分权管理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勃 《高教探索》2006,(1):25-27
分权其实是权力和职能的分工,是管理的一种技术性手段,不涉及国家权力的性质及所属问题。分权广泛运用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它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国外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我国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采取授权、委托、放权、自治等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权力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权力意味着承担责任;权力同时是一种能力,为了防止集权专制和官僚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分权和监督机制。这应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体制是影响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但集权与分权的非均衡、非理性状态严重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调试集权与分权之间的矛盾,政府应当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化渠道,政府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合理配置权力,协商处理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6.
西方基督教传统以其深刻的幽暗意识洞察人性之罪恶,这种关于人性恶的视角成为自由主义学者进行政治制度设计的理论根据,他们带着幽暗意识设计出权力制衡的民主制度。政治上的权力制衡原则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通过分权而有效地保障了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7.
蒋建华 《教育学报》2005,1(2):26-31
在已有课程权力定位的基础上,克服集权与分权的困境,建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市民社会理论所阐述的权力多极化的课程权力定位。其以分权为基础、以细分课程权力为手段,各种权力由相应的权力主体行使而不是笼统地提集权、分权或共有的课程权力分配体制,其核心是向社会分权。  相似文献   

8.
古代分权制发展到现代遇到了主权论者的挑战,主权论者认为权力不可分割,即使在古代,权力也只掌握在一个阶级即贵族阶级手上。为应对主权论者的挑战,新的分权理论应运而生,它用于解释即使权力掌握在一个阶级手上,但它仍然制度性地分散到各个国家机构中去的现实,这就是现代西方的"机构分权"论。对于这一理论,洛克贡献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孟德斯鸠贡献了司法权的独立,美国践行了三权分立原则。  相似文献   

9.
依法行政作为各法治国家普遍奉行的行政原则,其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支点.天赋人权说、政治原罪说和分权制衡说三大学说共同支撑起了依法行政的理论大厦.天赋人权说解决了权利从哪里来、公共权力从哪里采、公共权力产生的目的、权力的行使应向谁负责、权力的行使应受谁监督等问题.政治原罪说论证了政治存在的必要性、政治具有恶的本性以及对这种恶加以限制的必要与可能性.分权制衡说创造性提出了权力必须分立、权力分立后应交给不同的主体行使、权力分立的核心是制衡.  相似文献   

10.
理想型分权政制的理论基础是纯粹分权学说,它强调极端的机构分立、职能分离和绝对的人员分离,但它却无法在实践中良好运作。在经历了种种实验之后,这种理论在实践中被修正了,形成了几种典型的衍生型模式:议会均衡政制、分权制衡政制、双轨均衡政制。衍生型分权政制都拒绝了绝对分权,提倡部分分权,都力图实现体制内控制价值与和谐价值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约翰.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个提出分权理论的启蒙思想家,他关于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的论述,开创了三权分立学说的理论体系,为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提供了理论根据,并对后来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是两种不同的政体组织原则,同时反映国体与政体两方面的性质。从权力的位阶视域考察,可以发现,两种原则下的分权对人民主权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诉求。正是在反映国体性质这一层面上,把两种类型的分权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国体不同,分权的性质、内容、特征也就存在根本差异。我国的政权建设,如果要借鉴"三权分立"的经验,应该着眼于从资产阶级治理权内部的分工层面,学习它某些成功的技术安排。  相似文献   

13.
“三权分立”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根本原则;“行政三分”是我国深圳大学马敬仁教授对当前我国深圳市实行的行政改革的概括。“行政三分”与“三权分立”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和三个重大区别。“行政三分”改革具有四项重大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权"是指权力的分立,强调"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政府核心职能的分立与制衡。在西方,分权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洛克和孟德斯鸠,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学说和理论。三权分立制是分权学说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但由于历史、现实国情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并不适合采用三权分立制,而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理论,特别强调神理、政治、经济、时代、社会生活、文化等外在因素(外力)对文学发生发展的影响,由此构成了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他律论的文学史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递归方法引入等幂和多项式,运用组合数学相关知识,以函数的泰勒级数为工具,用等幂和多项式解决了等差数列及自然数等幂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各省市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对省际竞争力内涵的理解,运用系统分析法构建了省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比较分析,客观评价了各个省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交易规则是司法权运行经济功能的客观前提。美国拥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在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司法制度的特点,是司法权运行经济功能的有力保证。其特点是司法独立、判例拘束力、违宪审查权、法官造法。法官的价值观是司法权运行经济功能的思想基础,在国家观上,奉行联邦主义;在经济观上,崇尚自由经济;在社会观上,倡导平等主义;在人生观上,浸染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公众舆论一定程度上制约法官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三权分立”学说对实现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权分立学说是《论法的精神》里最精彩、也是理论界研究和借鉴最多的部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实现公民自由的有力保障。为此,文章试图借鉴“三权分立”的理论来谈谈司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