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玉竹糖蛋白粗提物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 用石油醚提取玉竹糖蛋白,以高、中、低剂量饲喂小鼠,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 玉竹糖蛋白粗提物可提高受试小鼠血清、肝脏和脑中SOD、CAT及GSH-Px活性,降低这些组织中MDA含量.结论 玉竹糖蛋白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滁菊总黄酮(TFCC)和滁菊多糖(PCC)配伍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TFCC,大孔树脂进行纯化;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PCC,savage法进行纯化;测定TFCC和PCC含量,观察TFCC和PCC不同比例配伍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Fe~(3+)相对还原力的影响,优选TFCC和PCC抗氧化活性最佳配伍比例。将50只老年小鼠随机分为TFCC+PCC组(40 mg/kg+60 mg/kg)、TFCC组(40 mg/kg)、PCC组(60 mg/kg)、维生素E组(200 mg/kg)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灌胃方式给药,连续14 d,1次/d,观察TFCC和PCC配伍对老年小鼠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TFCC含量为722.41 mg/g,PCC含量为626.32 mg/g。TFCC和PCC 2∶3配伍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13%,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6.76%,ABTS~+·清除率88.23%,Fe~(3+)相对还原力为102.73%。TFCC和PCC配伍能显著升高老年小鼠血清和肝脏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且活性明显强于单用TFCC或PCC。结论:TFCC和PCC 2∶3配伍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体内实验亦证实该比例配伍抗氧化活性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室研究牛磺酸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用于判断牛磺酸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牛磺酸还原力实验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牛磺酸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以及牛磺酸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确定牛磺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牛磺酸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牛磺酸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结论:牛磺酸的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别山区天麻多糖对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是否具有抗衰老作用,其方法是称小鼠体重,测定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小鼠血清、肝和脑组织中SOD、MDA、GSH-Px、NO.结果表明,大别山区天麻多糖能明显增加小鼠体重,抑制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下降,显著提高衰老小鼠SOD、GSH-Px活力并降低MDA、NO含量,并且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说明大别山区天麻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和活性氧,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和裂褶菌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还原力测定、小鼠红细胞氧化损伤和肝线粒体肿胀的实验,比较两种真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两种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灵芝多糖和裂褶菌多糖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青春牡丹多糖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邻二氮菲-Fe氧化法测定了青春牡丹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的作用,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方法测定青春牡丹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青春牡丹多糖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也具有清除作用.该结果提示青春牡丹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药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用药组、中剂量用药组和低剂量用药组等五个不同的实验组,小鼠每天注射D-半乳糖(1.2mg/30g体重)建立衰老模型,用药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山药多糖灌胃,40天后测定小鼠血清中SOD活性,MDA含量及耐氧能力。结果:山药多糠能提高2月龄雄性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小鼠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小鼠的耐氧能力。结论:山药多糠具有抗氧化、抗哀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对大青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青叶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与大青叶提取液浓度成正相关,说明大青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大青叶极可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9.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较研究木蝴蝶醇提物(EO)中不同极性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得到了木蝴蝶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EAO)、正丁醇萃取组分(n-BO)、水萃取组分(WO)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1,1-二苯-2-苦肼自由基(DPPH·)均有清除作用,其清除能力最强的为EAO,依次为n-BO、WO;并对各极性组分中的多酚、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到了EAO、n-BO、WO中两种生物活性含量合计分别为751.67±3.42ug·mg-1、410.48±3.90ug·mg-1、180.03±2.08ug·mg.结果表明,木蝴蝶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多酚和黄酮含量具有正相关性;木蝴蝶醇提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相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绵地花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获取绵地花菌子实体黄酮类化合物,以VC作为对照,测定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亚硝酸盐、超氧阴离子的能力等指标。结果:绵地花菌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的清除DPPH·、羟自由基、亚硝酸盐和超氧阴离子,其清除能力的大小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绵地花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金丝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水杨酸法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清除超氧自由基能力和普鲁士蓝法测定还原能力.结果表明,提取金丝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35,超声波功率70 W,超声时间35 min,超声温度47℃,总黄酮得率为3.08%.金丝草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呈现出清除作用,还原能力则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对甘薯中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两类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甘薯中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45 mL/g,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2.5 h;甘薯中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35 mL/g,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3.0 h。在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各提取因素对活性物质羟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各因素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在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各提取因素对活性物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各因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对合成的槲皮素氧钒配合物,利用TBA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OH及Beaucharp法测定光照核黄素体系产生的O2-的检测方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并与配体槲皮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由2-脱氧-D-核糖体系产生的·OH,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100ug/ml)内,该配合物及其配体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37.1%和89.0%;对由光照核黄素体系产生的O2-·,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1.2%和84.0%。表明槲皮素在与VO2 配合后,其抗氧化性和稳定性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综述松萝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分析松萝提取物的结构与动能的关系,探讨服用松萝提取物对高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体内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过程的作用,为松萝作为运动补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述女贞子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女贞子提取物的结构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探讨服用女贞子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体内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过程的作用,为女贞子作为运动补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立测定桂花叶中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分别考察该方法的测定波长、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490rim,多糖得率达11.35%,线性方程为Y=8.82012。X-0.13,线性相关系数r=0.9997,精密度为RSD%=2.28%(n=6),平均标准回收率为98.55%。该方法为桂花叶多糖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以丹桂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波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80W、液料比1:25(g/mL)、提取时间25min。此条件下丹桂多糖的提取率为10.39%。提取效果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为提取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8.
Hypocrellins,includinghypocrellinA (HA)andhypocrellinB (HB) (Fig .1) ,arenewtypesofphoto sensitivepigments growingabundantlyinChina[1,2 ] .Theyexhibitseveraladvantagesoverhaematoporphyrinderivatives (HPDs) presentlyusedinclinics[3] .Howev er,hypocrellinsarelipophilicagentsandexhibitweakab sorptioninthe phototherapeuticwindow (6 0 0— 90 0nm) ,whichpreventsfurtherinvestigationsontheirbio logicalconsequencesandlimitstheirPDTapplicationclinically .Fig .1 Chemicalstructuresofhypocrellinp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