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教育行动的目标定格在社会、制度、文化的再生产领域进行分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框架。这种理论框架是以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人的异化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行动的社会学研究把教育纳入到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中研究,有力地揭示了教育再生产社会结构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韦伯理解社会学是社会学学科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流派和方法论体系。本文主要探讨韦伯在理解社会学框架中对“社会”、“社会行动”、“动机”、“秩序”“理想(理念)类型”、“理解”等概念的基本论述,进而分析关于“理解社会学”的基本逻辑及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职英语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是以当代知识论、学习论和教学论成果为理论基础的,并分别回答高职英语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的问题。高职英语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理论的应用,打破了以往英语教学的传统,从行动入手,赋予英语知识观以新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环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高职英语职业化,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以对"消费社会"的分析为核心,运用物、消费、符号、仿真、内爆等概念论证了"社会的终结"命运,为我们理解"社会何以终结"这一问题提供了独树一帜的逻辑线索。鲍德里亚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符号学转向为方法论基础,围绕消费社会的本质特征、分化逻辑与发展趋势,以对物体系的分析为起点,论证了从消费社会的产生到拟像社会的到来再到社会的终结的必然性。他的思想体系中暗含的"社会何以终结"的论证线索,使他一反主流社会学关于"社会何以可能"的经典论题,通过本体论的颠倒、认识论的逆反和方法论的转向,扩展了社会学想象力的空间,也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另一种视点与可能。  相似文献   

5.
教育社会学鼻祖涂尔干转变人为构想理想教育的理论思维方式,强调教育体系的实在性,主张从历史的痕迹中去考察教育体系的根基,从历史上不同时期教育的共性中推论出教育的定义,突出了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的重要意义,并以此将社会学实证研究方式引入了教育学领域:以社会事实即"物"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现象中去探寻一切因果关系,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遵循客观性与外在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统史学所从事的社会研究视角,以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历史关系为线索,对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力图展现在社会史、结构功能主义和后现代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影响下,历史学与社会学由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历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特征,讨论了其现实意义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层——韦伯社会结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分析单位,韦伯重视行动的个人动机和主观意义,但韦伯超越个人层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研究,社会分工和分层理论是其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韦伯的社会行动及其合理性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其社会分工和分层理论的内涵,并讨论了分层理论的现代变迁及对中国分层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肯定性行动"在美国是一项既有争议又不能被充分理解的政策,文章旨在从"肯定性行动"的含义、社会学家对其的贡献、多元文化、"肯定性行动"的公正性及负面性、对"肯定性行动"的不同态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肯定性行动"在就业及教育领域中的运行机制,讨论其在种族、性别等方面的争议所在。同时,文章从心理学及社会学角度剖析这一政策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能取得最佳效果以实现多元文化从而维持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杜尔凯姆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事实,并且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以及对行动者的制约作用;他主张研究者抛开已经形成的关于社会事实的常识观念来理解、解释社会事实,创造出符合科学需要的专门术语;他还以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为主要批判对象,形成了他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纲领。吉登斯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中则以杜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为主要的批判对象,重新界定行动与结构、常识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批判并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阐明他的社会学研究中方法的新规则。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杜尔凯姆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事实,并且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以及对行动者的制约作用;他主张研究者抛开已经形成的关于社会事实的常识观念来理解、解释社会事实,创造出符合科学需要的专门术语;他还以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为主要批判对象,形成了他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纲领。吉登斯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中则以杜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为主要的批判对象,重新界定行动与结构、常识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批判并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阐明他的社会学研究中方法的新规则。  相似文献   

11.
功能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史上久远且深厚的理论传统,历经迪尔凯姆、帕森斯等社会学名家的继承和发展,传统功能主义旨在强调社会均衡和秩序的分析范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随着现实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传统的功能主义遭受到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学家的质疑,并以批判和继承社会均衡理论为中心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理论综合辨析,形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新功能主义视阂。  相似文献   

12.
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了战后社会学对阶级和阶级意识问题的争论。作为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思和韦伯之间的分歧以及他们对阶级概念的理论阐释的未完成状态给学界留下了极大的争论空间。关于阶级与阶级意识和阶级行动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代社会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关于当代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动问题,当代学者提出了与马克思阶级理论殊为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朱乐 《文教资料》2008,(22):87-89
本文以周朝分封制为对象,以现代社会学理论中的交换网络理论为视角,特别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埃默森和库克的网络理论提纲所提出的关于社会网络和权力分布的命题,尝试初步从一种迥异于传统历史学的角度探讨周朝分封制的演变过程,并提出后续的研究问题,是将社会学与历史学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回应来自阶级正当性与科学必要性两方面的质疑与限制是20世纪70年代末刚剐得以重建与恢复的中国社会学在理论构建中面临的两大学术任务.强调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的指导关系;强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坚持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体系中的独立地位,成为当时学界的共同选择.社会运行论的理论构建过程,并没有脱离上述背景,是学界关于社会学的正当性与必要性研讨的深化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科尔曼是当代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理性选择理论从个体行动者与法人行动者出发,试图整合社会学理论的微观主义与宏观主义,在社会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对科尔曼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对理性行动者的微观分析,认为他的理论忽视了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体行动以及社会行动的制约作用.他的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是其社会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重新研读本书,来剖析其中关于宏观制度的形成、特点、功能等方面,期望对科尔曼的制度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对"剩女"现象的关注,本文从社会交换理论范式切入,对"剩女"现象所引发的有关女性行为命题进行探究,审视"剩女"在婚配行动中所受社会学命题的困扰以及形成女性窘境的社会事实,寻求有效的行为路径变更既往女性模式对"剩女"婚配行为的束缚。  相似文献   

17.
本从对现代社会学思想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戈夫曼与舒茨的行动理论出发,阐述并分析了他们关于在社会情景中的个人与个人行动的观点,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他们思想中对社会情景中个人与个人行动的认识的趋同处和共同点,而这些趋同处和共同点正反映了现代社会学思想中的主观主义倾向。本的最后,本的最后,对他们理论中所反映的主观主义倾向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重新摆上文艺学议事日程。作为分支学科的文艺社会学再度获得学术界的青睐,并引发广泛的讨论。以实践性见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为重构当代文艺社会学科学体系提供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9.
试析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吸收了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从个体行动者与法人行动者出发,将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对理性选择理论作了系统的社会学阐释和分析。在“理性人”假设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认为个体行动者总是依据最大限度的获取效益的原则在不同的的行动或者事物之间进行有目地的选择。但是,他的理论忽视了行动者的偏好、欲望以及心理预期,忽视了感性选择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体行动以及社会行动的制约作用。当然,任何理论都不能穷尽社会生活所有的复杂性。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对社会学的两大主题社会行为、社会系统还是作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同时也对解决社会学的理论困境和方法论争论做出了贡献,提出了社会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胡鉴民是中国早期政治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代表。他将20世纪西方政治社会学引入中国,并运用西方政治社会学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从事对自然生产的政治社会、政治起源与变迁、政治组织与民族政治文化变迁等的研究,力图实现政治社会学的中国化,同时又注重建立早期中国政治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学科体系等,从而开创了中国政治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