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在习作评改中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培养学生习作“自改和互改”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改进习作评改指导:将习作评改重心由“课外”向“课内”侧重,评改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书面评语(静态)向课内师生合作评改(动态)转变,做到由“外”而“内”,  相似文献   

2.
为使作文评改确有实效,本着“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从1997年10月开始,我们在山东泰山中学高97级11个班进行了“‘分组互批,三导两评’作文评改方式”的教改试验。教改课题中的“分组互批”是指全班分为几个小组,作文由小组内和小组之间相互轮流批阅;“三导”指写前引导、改前指导、改中辅导;“两评”指范文点评、改后总评。实施这种评改方式的基本步骤是:(一)写前引导。写前引导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进入写作的阶段。命题后,教师要着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思路,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评改一直是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叶圣陶先生提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而"自改互评"作文正是将作文评改的权利归还学生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进行作文自我评改,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与自我完善,可以有效地挖掘其潜能;而互评互改又能够使学生加深相互之间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然而现实中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作文评改一直还是广大教师肩上的重荷。教师精批细改,学生却不屑一看,教师的辛勤劳动常常成了无效的劳动,而要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时间不允许,效率也不高。如何才能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加强了从写到改的实践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同时,学生要进行作文评改,必须对所选的材料进行再分析,再认识,然后根据评改要求,通过对自己和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提高认识能力。评改这一过程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的教学思想。一般而言,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分为示例评改、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互评自改四个步骤进  相似文献   

6.
面对精批细改的作文评改方式"高耗低效",笔者尝试进行"滤—析—批—评—改—展"作文评改策略的研究,注重学生作文修改的培养,从扶到放,通过学生自评自改、同伴互评互改,师生点评再改多个流程,既达到促进学生作文评改水平的提升,又减轻教师负担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小学生作文批改与点评主要围绕语句、结构、内容、卷面这几个方面进行.小学生作文“读评改”能力的培养应该经历从扶到放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指导,使学生评有依据,改有方法,互读互评互改自读自评自改.  相似文献   

8.
从作文教学的评改中,改变传统的教师精批细改的方法,把教师从耗时费力收效甚微的批改中解放出来.采取自改、互改、品评的方式,教给学生评改方法,借以达到"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作文评改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捷径.  相似文献   

9.
万兴林 《现代语文》2007,(4):112-1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教师)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叶丽芹 《广西教育》2011,(19):54-55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主要关注的是"写什么"和"如何写",而对"学会改"重视不够。新课标要求作文评改从传统的教师"深耕细作"转向以学生自改、互改为补充的作文评改模式,但这种评改模式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形式的转化上,对于"改具体"中的"如何改"等有效提升学生自改能力的技能、技巧涉及的并不多。作文评改课上了无数次,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以来,高中学生的作文评改,大都由教师包办。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而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评改态度冷漠、无动于衷。作文评改一直成为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却未收到满意的效果。为了扭转作文评改的被动局面,我们进行了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使作文评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一、做好思想工作作文由学生互评互改,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有顾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改方式主要有全批全改、重点批改、面批面改、学生互改、学生自改等,它们各有利弊,因此选好一种评改方法,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我采用学生自改、互改与教师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作文中变得主动起来。我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是:一读,读读文章是否流利上口,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该把作文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互评、自改,让他们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这是唤起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走出来,从“主演”变为“导演”,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方式,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教生,生助生,生强生,使作文评改成为每一名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并联系古代文论,我总结出学生作文“贵能自改,不废求友”的经验,坚持要求学生运用自改法、互改法、冷改法和读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从而“知一重非,进一重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自改法学生作文“贵能自改,不废求友”。谁写的文章,抒发谁的感情、阐述谁的观点,稿成之后,能否达到自己的要求,作者是最清楚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坚持要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在自改中做到两个比较:一是自改作文之前,要与教师推荐的范文和教师当众评改的文章相比较。看看范文的哪些优点自己尚不具备,自己在修改文章时要相应地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传统作文评改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以过程写作法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学生自改、互改和教师评改相结合的作文评改流程图,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 ,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 ,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作文批改的历史表明 ,与其都由教师批改 ,不如指导学生自改或互批为好。学生自己思考、加工 ,印象深 ,理解透 ,收获大。自改可以完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过程 ,使自己成为自己作文的主人。互批既可以检验自己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又能互相获得认识和表达上的补偿 ,提高自己“作”和“改”的技巧。为此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互批能力。一、树立信心 ,消除疑惧由于精批细改相沿已久 ,一…  相似文献   

17.
指导学生互批互改作文,是作文评改中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写自己的,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还能让教师从作文堆中解放出来,一举两得。1.一对一式。一对一式的互批互改,就是让学生每个人只批一本,这样学生负担不重,改者可竭尽全力,精心推敲,无论是对改者还是被改者都很有益。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作文评改一直成为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虽然眉批、旁批加总批,环环相扣,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笔者认为,要提高作文评改的效果,关键是把作文评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当作文评改的主体,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在评改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领悟作文的写法。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步骤,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自查自改叶圣陶先生说过:“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一篇作文写成,学生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理上往往有成功的喜悦感,如果此时让学生查改自己的作文,显然不合时宜。因此,每写完一篇作…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农村小学作文评改方式还停留在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方式,导致教师疲于奔命、学生受益甚微。我认为作文评改方式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如师评师改、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小组轮评、家长助改等方式可随机采用。有效采用这些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呢?这就需要创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评改是农村小学作文评改方式创新之一,具体做法如下:一、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机会。小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顾虑不断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我参加了学校实施的“作文互评互改”课题研究实验,下面就谈谈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一.评改前教师要作示范评改,让学生掌握评改的标准和方法,并统一、规范评改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