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性就是一种品质,是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德性对于人而言视为品质,而对于物而言可视为性质。在休谟以前,西方伦理学家们一般强调德性之“因其自身的缘故”成为人们所普遍追求的意义,即德性的内在善。但是休谟的观点与此不同,他认为德性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外在善,即品质对他人或社会的作用。因而他不再把德性之善,仪仪看作“因其自身的缘故”成为人们所普遍追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德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什么?五邑大学政治学家、教育学家李国毅教授说:"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人们的德性品质,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教育是善事,德育乃善中之善。教育价值的体现绝非单纯的知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哲学史上,休谟首先把事实与价值加以区分,提出了著名的"是--应该"问题.这个问题对他以后的道德哲学以至当代西方伦理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儿童教育伦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一影响,产生了"是"与"应该"的分离,从而引起人们对"教育追求德性"的意义性质疑.实际上,在教育伦理中,"是"与"应该"是可通约的,追求德性是儿童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人是唯一能以理智的目光观察外界的存在物.不仅如此,人还能以理智的目光反观自身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知识与德性便产生于现实的人与客观外界的相互关系中.知识是理智的产物,求知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也力图在其自然本性中发现道德的和精神的意义,把对知识的追求自觉引导到主体的德性即"善"的目的性追求上,在这一过程中,东方(主要是中国)与西方走着各自不同的道路:西方哲学重知识,中国哲学重德性.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在其德性论中,将"公正"视为一切德性之总汇,而追求公正的目的则是对"善"的实现,然而在他德性论内部却存在着精英主义的悖论。他在对于作为最高目的的善的论述过程中,不论是其必要前提"理性",还是实践过程中的"中道"原则,抑或是"幸福"这一具体的表现形式,皆预设了人们生而具有后天无法改变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具有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因此内含于德性论内部的精英主义不仅有违个体的公正,同时也与城邦公正相背离。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多被人称为"德性论"的,这是因为亚氏之伦理学"着眼于人的道德德性的培养,着眼于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这一伦理学的核心问题"[1]。亚氏之伦理学正是把德性与活动、目的、幸福、善、快乐等联系起来,建构出一套以获得德性为最终目的的追求灵魂善的伦理学,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也为当今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7.
"善"是一种价值判断,存在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善"不同于简单的产品和服务,且在追求的过程中,追求得越多越接近美的标准。"善"可以分为理智的"善"、激情的"善"和欲望的"善"。"善"是客观存在的。"善"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即人们对追求"善"的数量的增加,"善"的边际效用也会随着提升。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是人在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由、自主和超越的综合特性,是人的精神生命之所在.将"主体性"理念融于道德教育是人寻求自身价值、完善生命意义之使然.主体道德教育着力在起点上,把学生看作实现生命意义的主体性存在;在教育过程中,以主体性的方式对学习者的生命型人格进行引导和建构;对教育终极目标的追求上.则意在提升学习者的生命型人格与德性品质,推动学习者向善.其全程凸显了大写的"人",是对生命的追寻和显现.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善即美好,与"恶"相对。善,世代传承,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崇善向善之风始终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善,与时俱进,契合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所蕴涵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只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0.
至善是被人类普遍追求的东西,具有绝对的价值,教育对善的向往自古以来通过各种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取得实际的效果。然而反观今日教育的现状,却发现教育所设定的价值目标和规范并没有切实转化为教育的现有。虽然人们对道德原则和规范介入教育生活已达到了一定的理性自觉,但我国不应只停留于反省与思索的层面,更应关注教育的实践活动,从教育者个体的内在德性保证和社会的外在保证两个主要方面去实现善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1.
德性伦理是一种关注个人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立足于个人道德品质的提高,并以实现主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道德。德性伦理要求校长成为德性领导,校长德性领导应注重在真正的"人的意义世界"中展开其领导行为;要慎用权力、以德服人,重视道德领导的价值;应成为学习型领导者,并自觉提升自身领导力。  相似文献   

12.
休谟区分正义的人为之德和仁爱的自然之德,人为之德平等对人却产生了不平等的结果,自然之德不平等对人却趋向平等的结果,两种德性只有“和而不同”地和谐相处,才能保证社会既有效率又有平等。在新世纪,我国在过去社会发展由平等取向向效率取向转变的基础上。实现由效率取向向公正取向的再次转变,也就是在实现正义中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历来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德育教育得到学校高度重视。而"美德"是老孺皆知的美好品德,优良品质,大学德育渗透"美德"教育,并以"美德"为立教之本,构建大学德育教育体系,将对大学德育教育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德性修养“养德”方式主要有:以学养德、以习养德、以友养德、以文养德、以乐养德。孔子五大“养德”方式启示我们要抓好中小学生道德知识教育、养成教育、营造健康成长的人际环境、读书活动、体艺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以及美德伦理学分别独立化、绝对化地构成了科学的伦理学的三大不可分离、独立的部分:元伦理学是将伦理学的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方法)部分以偏概全、独立成为伦理学的结果,其错误主要在于脱离规范伦理研究,因而使伦理学失去了目的和意义;规范伦理学则是将伦理学的规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部分以偏概全、独立成为伦理学的结果,其错误主要在于脱离元伦理研究,因而使伦理学失去了科学方法;美德伦理学无非是夸大伦理学的美德伦理(优良道德之实现)部分的结果,其错误主要在于美德中心论,颠倒了美德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校训的确立和实践是"明明德"的过程。校训的功能就是"明明德",是"新民"。"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校训的核心价值。师院校训的内涵体现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校训实践要解决理解、省思、认同和常规化、制度化的问题,要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强化通识教育课程是校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建设与美德伦理、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美德是民主法治的内在灵魂;美德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诚信友爱是美德的具体体现;美德作为行动的力量,是人和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美德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主要的德性支撑力量;幸福生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目标.所以,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美德伦理建设.就必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  相似文献   

18.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苏格拉底开启了探讨德性与知识关系的先河。他认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之后的亚里士多德从两个方面对“美德即知识”进行了扬弃:一方面是从德性的分类角度出发,亚里士多德继承苏格拉底理性主叉的同时,指出灵魂的欲望部分也有相应的德性即道德德性;另一方面是从知识和行为的转化关系角度出发,他指出知识或无知不是行为善恶的根源。德性或恶都是出于人的意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