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策部署,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工作实施方案》制度文件,以发挥绿色金融优势,促进黑龙江省相关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文章从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入手,介绍了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双碳”目标下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意义,结合“双碳”背景分析了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绿色金融发展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黑龙江省经济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绿色金融理念的倡导,促进了天津自贸区在区域协同经济发展和地区化共荣,推进了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和绿色经济的思考。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绿色金融至关重要。在将来的发展中,应加速推进绿色金融战略,更好地促进天津自贸区的发展,探索新形势下的金融改革新方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外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赤道原则"、绿色金融产品、碳金融和绿色投资的内涵及发展。进而,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绿色金融政策的演变历程。从政策、市场、区位优势等角度为天津自贸区的绿色金融构建提供了发展建议。通过阐述绿色金融对天津自贸区发展的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了绿色金融对中国整体金融改革以及天津自贸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绿色金融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与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扩大绿色金融的覆盖面、增强民族地区自身"造血"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广西区绿色金融发展,进而使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吕知新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84-194
试图回答数字金融如何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问题.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作用效果、作用机制等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同时无论是数字金融的综合指数层面还是覆盖率指数、使用深度指数以及数字化程度指数层面,对工业经济绿色转型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主要通过提高工业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提高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等途径机制予以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业企业融资效率进而提高其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业企业创新创业水平进而提高其经营绩效水平,从而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努力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特别是提高数字金融的覆盖面积、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支持工业行业创新创业发展,以及加强数字金融与新金融业态协同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袁华锡  刘耀彬 《科研管理》2019,40(12):126-143
事实上,只有结合水平与效率两个维度评价绿色发展才能科学认识中国绿色发展现状,而二者往往被人为的割裂开来。虽然金融集聚在绿色发展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信息非对称性影响,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空间衰减边界特征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其非线性约束机制更是长期受到忽视。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从水平与效率视角全面评估绿色发展现状,初步检验了金融集聚与绿色发展的时空非均衡冲击特征;其次,借鉴STIRPAT模型,将地理距离矩阵与技术距离矩阵纳入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空间衰减边界;最后,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对比分析金融集聚与绿色发展在不同门槛约束下的影响差异,得到以下结论:(1)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水平或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在时空上都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初步说明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依赖性和非线性冲击。(2)金融集聚对邻近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影响是一个"先负后正再负"的空间衰减过程,其影响范围大致在400KM或600KM范围内,而金融集聚对邻近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则随距离的增大呈现"W"型冲击,且整体上以负向作用为主,其影响范围大致在800KM内,此外,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明显有助于增强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3)提高金融集聚能够改善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水平的抑制作用,但伴随着金融集聚的增强,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却在显著减弱;只有适度的城市规模才能激发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无论城市规模过大抑或过小都不利于金融集聚作用的发挥,但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作用却不依赖于城市规模的扩张;信息技术的发展,虽不能强化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但却可以增强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SBM-GML模型测算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广度、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对绿色发展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比于数字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广度、深度对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更明显。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发展程度也存在地区间差异,相比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广度、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绿色金融资源被投入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熵值法和DEA-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进而从全国、省际和区域层面对二者进行了静态比较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就全国而言,目前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及效率均较低,但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之中;而部分省份和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效率,无论是在静态水平还是在动态演进上都表现出不协调的特征,即从静态来看,呈现高水平-低效率和低水平-高效率的分布特征。从动态变动趋势看,部分省域和地区则表现出水平上升-效率下降的态势。目前部分省市和地区只顾一味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却未能有效利用这些金融资源,而有些省份和区域则表现为绿色金融资源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8.
华怡婷  石宝峰 《预测》2023,(3):90-96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厘清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2007—2017年30个省的年份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绿色金融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是一致的。其次,选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外溢性,发现绿色金融对其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影响,证实了空间外溢性的存在。再次,进行了地区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均不显著,但在西部地区显著为正。最后,本文进行了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结合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应继续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翟绪军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1-12,15
建立低碳经济的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体系,可以使黑龙江省摆脱资源型产业制约,增强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助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以低碳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为前提,分析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着:产业层次与产品的低碳、绿色技术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规模化程度低,低碳、绿色创新的制度保障水平差;低碳、绿色创新系统建设仍未成体系和不完善,产业后续发展潜力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内部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并从4个方面构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体系,为提高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资源效率提供重要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前,能源消费低碳化、产业结构低碳化和生活方式低碳化已经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之一,低碳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化发展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低碳发展对金融体系设计提出的新要求,从管理体制、执行能力、低碳制度、金融手段等多个方面,对金融体系设计给出评价,提出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日益突出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已经给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重要时期的我国的金融安全带来了冲击.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环境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活动,在改善环境和维护金融安全的稳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主观赋值与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金融安全指标,同时通过因子分析构造了影响我国当前金融安全水平的绿色金融发展以及各宏观经济因素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就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水平间的内在联系和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绿色金融的发展都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美丽广东建设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广东实现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借助ArcGIS、GeoDa以及Matlab2016软件,基于2010-2016年广东21个地级市的城市经济数据,建立固定效应空间库宾模型,实证分析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具有较强的聚集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发展水平呈现区域不平衡特征;(2)地区生产总值、金融发展程度、空气质量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3)金融发展程度和空气质量抑制区域间的绿色金融发展;(4)地区生产总值和受教育程度相对于金融发展程度和空气质量而言,无论是在区域内部还是在区域间,其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最后,据此提出了推动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绿色金融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风险已成为限制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对绿色金融市场的传染是绿色金融风险的重要成因.本文通过建立基于SIRS的风险传染模型,引入转移概率,比较绿色金融受到风险传染同非绿色金融受到风险传染的不同表现,证明绿色金融市场受到外界风险传染影响较大,但通过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能更好的控制绿色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绿色金融对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基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围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绿色支持、绿色基金、绿色权益七大绿色金融工具,构建绿色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2—2021年我国西部12个省份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可以分为3个梯次,其中新疆、内蒙古、宁夏、重庆市处于第一梯队,发展水平较好;西藏、贵州、甘肃、四川处于第二梯队,发展水平一般;青海、陕西、云南、广西处于第三梯队,发展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在发展中需要大量能源和资源。然而资源、能源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人们对建筑的需求的变化,使得原有的建筑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绿色节能建筑进行思考,毕竟绿色建筑设计是以绿色节能建筑为原则进行设计的。本文主要从绿色建筑概念及设计内容、绿色节能建筑概念及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节能的关系等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进行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IT高能耗、IT污染、IT与健康等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IT的概念也因此提出,发展绿色IT迫在眉睫。政府应大力推进绿色IT的快速发展、市场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绿色IT经营环境、IT企业应加快实施绿色IT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绿色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法律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工业环境污染和由生态资源耗竭引起的工业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对生态环境和工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在这种客观背景下如何使工业绿色化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文就绿色工业的概念、绿色工业发展现状作了初步探讨,对绿色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磊雯 《大众科技》2009,(6):213-214,218
在全球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会计的建立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阐述绿色会计的概念及产生背景,分析了我国建立和发展绿色会计的必要性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2011-2020年中部五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角度,探讨了绿色普惠金融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在测算了中部五省地区的农业碳排放量和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构建STIRPAT拓展模型以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农业生产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技术水平(1.007)、富裕程度(0.996)、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0.071)以及人口规模(0.024)。其中,对中部五省农业碳排放量有负向影响的因素分别是技术水平和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根据上述结论得出,农业技术水平和绿色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抑制农业碳排放。农业碳减排工作除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外,还应该注重绿色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受到多种要素协同影响,为辨析最有利于(1)各地区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路径之间存在的异同,基于协同理论厘清外部环境因素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作用机制,以我国30个省份为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2013—2017年的有关数据均值作为评价依据,从组态视角探究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下工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现实路径。结果发现:金融发展-环境规制主导和金融发展-政府支持主导是影响工业绿色产品创新的2种路径类型,影响绿色工艺创新的路径为金融发展-政府支持主导型,相应省份主要集中于东部;非高工业绿色产品创新和非高工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路径分别为5条和8条,相应省份分布均匀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以及节能环保支出和政府创新支持具有替代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构建完善金融体系、加强政府创新支持、合理运用环境规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