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定位与素质要求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制度。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探讨了学科馆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
学科馆员是21世纪初在国际图书馆界开始广泛盛兴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员角色和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为高校院系各学科专业信息文献提供深层次的专业服务。高校图书馆逐渐引入学科馆员制度后,学科馆员将逐渐替代图书馆员,面对新的挑战,图书馆员要尽快实现学科馆员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对美国10所著名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已将咨询服务、学科网络导航建设、课程网站建设、研究帮助等服务成功地嵌入到用户学科信息获取环境中了,希望这些研究工作能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学科馆员制度是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新举措,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学科馆员制度是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新举措,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唐开 《情报探索》2013,(1):124-126,129
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现状,以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定位、主要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与服务方式以及学科馆员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基于学科分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雪莲 《现代情报》2010,30(1):34-36
本文论述了学科分馆的涵义、定位与功能,分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通过研究"学科馆员"与"学科分馆"两种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内在联系,探讨两种制度优化组合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并通过实践中的探索检验该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种重要尝试.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如何从工作实际出发,针对新信息环境的特点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简述学科馆员概念和职责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基于Web2.0技术创新个性化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为例,对中西部发展较慢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学科馆员和查新员的专业基础和工作内容来说明科技查新协助学科服务的便利性。然后针对中西部高校图书馆提出了科技查新协助学科服务的模式,包括协作资源共享、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完善学科服务导航、开展交流性培训讲座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用户”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秋娟 《情报探索》2011,(9):111-114
阐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用户"知识服务模式构建的前提,并对该模式的用户、学科馆员、图书馆智能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产品、信息资源库5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念平 《现代情报》2010,30(5):115-117
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以来,这项源自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得以推广和普及,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经过10年的实践,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具体实施上仍停留于表面,学科馆员的服务效果与设置初衷差异较大,许多学科馆员自己也没有一套规范的、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法来开展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服务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借以推动学科馆员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高校馆员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明艳 《现代情报》2015,35(5):165-167
文章通过比较参考馆员、学科馆员、智慧馆员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差异,明确智慧馆员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完成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对高校智慧馆员这一新角色的定位,解决传统参考馆员向智慧馆员转变需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裴喜英 《情报探索》2014,(10):130-131
介绍个人图书馆员在美国的发展概况,认为个人馆员是一种新型的读者服务方式。个人图书馆通过个人图书馆员与读者建立联系,定期或不定期为读者服务,更新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拓展了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这种全新的服务方式能够实现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学科服务模式和新生入学培训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谢婧 《科教文汇》2014,(28):220-221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新时期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发展的需要,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有其充分的必要性。由于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决定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对其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和能力建设,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刘梦星 《情报探索》2014,(8):129-131
阐释精细化管理含义及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模式,认为培养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提出对学科馆员培养进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周静珍 《现代情报》2009,29(4):107-109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营销管理的视角,借鉴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4R理论来探讨学科馆员服务,以期全面提高服务水平,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王艳秀 《现代情报》2014,34(4):146-148,152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要以学科资源为基础,以学科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以提升服务为主线,以经济实用为宗旨,将学科资源与学科服务集聚,便于服务合作管理及拓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科用户,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春艳 《大众科技》2012,(5):241-242
文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和发展,分析了学科馆员服务的功能、职责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科馆员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需求导向的学科馆员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香菊  龙艳军 《现代情报》2010,30(5):111-112
高校图书馆网络化与数字化的发展,使用户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对学科馆员的传统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学科馆员必须创新性地发展面向用户需求的服务体系,积极将学科服务融入到高校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通过个性化服务,不断深化和拓展学科化服务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图书采访工作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工作,关乎着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本文以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针对传统采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流程的优化,并将采访工作和学科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既是解决采访工作的模式化问题,也是充实学科馆员工作内涵的探索,对进一步深化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工作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