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学者对隐喻能力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和研究,隐喻能力各要素和各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结构模型。隐喻能力结构要素包括静态隐喻知识和动态隐喻能力。在动态隐喻能力中,辨认、推断、解释、理解、评价、运用和创新等要素构成了隐喻能力的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2.
国际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能力结构、提升途径、测量评估等方面;研究呈现四个趋势:一是研究视角由注重宏观、中观层面转向注重大学生本身微观层面;二是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三是由短期就业能力研究转向长期的、终身发展的就业能力研究;四是研究动力由国家政策转向大学生成才、创业本身。研究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学科单一等问题,应加强多学科研究、能力评估与监测研究、分类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的迅速升级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透视高校突发事件的演进、内涵及成因,有助于把握其现代意蕴。笔者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研究概况及现实困境,并从宏观层面构建出体现资源配置和职责配置相统一、闭合运行与开放吸纳相统一以及动态要素与静态要素相统一的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控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教学模式中涉及的部分内容,即静态和动态要素进行了阐述。静态要素以网络拓扑结构展示,动态要素强调面向过程化,并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具备的品质进行分析。该模式下的教学将更加注重基本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加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胡尊利、刘朔和程爱霞在《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撰文指出.深入了解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指导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在国外。就业能力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业能力就已成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作者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的综合”。为了进一步构建就业能力不同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动态关系.西方学者对就业能力进行了更加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就业能力构成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辅导员职业认知的研究多集中于其静态层面,而探究职业认知过程有助于从动态层面把握职业认知的要素构成、发生机制、发展过程。将辅导员职业认知过程特点概括为发展性、建构性、社群性、阶段性,并对职业知识的内容与性质、职业环境、辅导员认知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升级优化的策略在于强化知识创造、重塑团队结构、提升培训效果、加强高阶思维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国内外绩效考评研究现状基础之上,运用目标管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建立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运作模式。从动态和静态考评两条线路出发构建绩效考评体系。即静态考评划分为4个子指标,即知识能力、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四个方面;动态考评分为培训、分解目标和临时工作3个指标。通过动态考评和静态考评的结合可使考评体系更为客观真实,从而保证企业的绩效考评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精准就业服务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必然要求,要重视并将精准就业服务作为就业工作的核心。"精准帮扶一二三",即一次覆盖、两次督促和三个落实,把握其重点环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构建"一生一策"的学生动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模糊语义分为相对的动态模糊语义和静态模糊语义。文章从五个方面讨论了语境对模糊语义的影响 ,并得出结论 :语境对动态模糊语义极为重要 ,动态模糊语义的研究有助于静态模糊语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对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要素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机会与职业地位获得质量的影响不同。外貌条件、所学专业只对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影响;而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地位获得机会和获得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高校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培养综合性人才,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高度重视劳动力市场建设,增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才能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符合一般系统的基本原则。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人力流、物资流、信息流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系统和统一整体。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理清就业系统组成要素,分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进行相应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要素需要在单元的推进中梯度落实。教材中关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文要素分布于两个单元中,分别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其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要求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要求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从字面来看,这两个单元语文要素的着眼点都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从要素要求来看,一个侧重于“初步体会”,一个侧重于“体会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模糊语义分为相对的动态模糊语义和静态模糊语义。文章从五个方面讨论了语境对模糊语义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语境对动态模糊语义极为重要,动态模糊语义的研究有助于静态模糊语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通用胜任力要素组成,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适应性进行了盘点,得知相关影响者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要素认知的差异,使得企业岗位胜任力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结构契合性不好,从而影响了就业能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高职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决定了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要明确就业能力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确认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将这些互相联系的要素统筹考虑才能真正实现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高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深化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基本要素的研究,对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等基本要素,其中,专业能力是基础要素,职业能力是发展要素.创新能力是核心要素,求职能力是载体要素,适应能力是支撑要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与能力性的局限和传统静态评价模型的不足,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要素构成分为感知识别能力、整合规划能力、组织重构能力、学习吸收能力4种能力,选取监测预警能力、风险识别能力、风险评估能力等14个评价指标,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动态模糊理论,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将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高校实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与传统静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确定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和动态预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发展趋势,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研判和决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共时层面上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语义、语法、语用相结合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动态词义与静态词义的关系,动态词义形成的语言条件(语音、语法和语义条件)和交际条件(语境要素和交际过程),以及根据科学交际和日常交际两种不同的语境形成的动态词义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9.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但是这一指标也存在“评价标准”等十个方面的局限性。流动比率是静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某一断面,要准确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环境诸多因素进行全面地、动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尚未统一的决策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分析。通过归纳总结,认为决策概念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决策研究应从其动态决策概念入手;动态决策的要素由决策主体、客体、介质和结果等四大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