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过程是富有动态、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总会出现这样那样,出人意料的"小插曲",语文教师要在精心预设文本和学情的基础上,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课堂上这些精彩的"质疑"、"讨论"等动态生成资源,打造初中语文的和谐互动课堂。  相似文献   

2.
杨立群 《科学大众》2013,(7):95+161
我们的教学提倡"绿色课堂",所谓"绿色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天性、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自由、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富有人文气息,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的一种教学环境。可见"绿色课堂"就应该是"顺应孩童的天性,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否主动热情地参与课堂活动,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融洽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发展下,和谐教学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所谓的和谐教学,就是讲教学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教学环节保持一种和谐、平稳的状态,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我们知道,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我国教师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适用广泛,形式多样,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坚持以"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为原则,使数学课堂"动起来",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善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效互动中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角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及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
长期以来,大学课堂注重专业教育,课堂教学往往以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冷素质"培养为基本特征,缺乏了生命气息和生命温度,体现出"目中无人"的态势。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课堂教学理应围绕"人"开展,拥有"人气",体现"人性",一方面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等的教学应具备生活性、情感性、互动性、生成性的生命气息标记;另一方面课堂生命气息的强弱取决于师生课堂上"动"与"情"的程度。建构有生命气息的大学课堂不仅是实现人的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工智能时代避免人类情感异化,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张艳华 《金秋科苑》2010,(2):241-241
和谐课堂的建设是实现和谐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和谐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平衡的状态。和谐课堂应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真正的课堂和谐,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共鸣的深层次的和谐。和谐课堂的建设仅仅是开始,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我们一线教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构建总是以一定的学科教学为依托,和谐英语课堂构建是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和谐教育的背景下,针对现实英语课堂中诸多不和谐现象而提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求知,创设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艳华 《今日科苑》2010,(2):241-241
和谐课堂的建设是实现和谐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和谐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平衡的状态。和谐课堂应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真正的课堂和谐,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共鸣的深层次的和谐。和谐课堂的建设仅仅是开始,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我们一线教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让民主走进课堂,让学生张扬个性就是要在教学组织上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中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说"不",赏识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教学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教师语言与情感教育;②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③用趣味增加好奇心,用漏洞培养细心;④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⑤建立课堂数学的"情绪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教学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教师语言与情感教育;②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③用趣味增加好奇心,用漏洞培养细心;④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⑤建立课堂数学的"情绪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12.
真心感谢这次铁东区教育局给我们提供去东北师范大学学习的机会,这次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索是深刻而久远的。人是应该有所追求的,我追求的是:做人,要求真求善求美;做教师,要求实求精求活。把握时代的脉搏,做一名现代型优秀教师。
  我们只有先会做人,做真善美的人,然后才能学会做教师。“正人先正己”,教师是塑造“人”的人,必须注重自我塑造,并在塑造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塑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实”是前提,要真实、扎实、厚实,才能取得实效。“精”是基础,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求得精当、精要、精致。追求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是用心和智慧凝结而成的教学艺术。“活”是关键,在教学方法上求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注重学法指导,授之以渔,让学生逐步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要求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做教学的有心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幸福课堂"中的"幸福",要求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要着力于教与学的有效优化,生成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数学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数学幸福课堂的实施,是对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实践。本文立足对"幸福课堂"的理论研究,就高中数学如何实施"幸福课堂",提出了几点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泽贵 《科教文汇》2010,(24):95-96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协调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和谐的生态课堂讲究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中需要正确把握好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心态、开放学生思维、开放学习评价四个维度阐述了构建和谐开放的数学生态课堂的基本操作策略,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和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方法既浪费了课堂上大量的宝贵时间,也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先做后学",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就"先学后做"还是"先做后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蒋红 《科教文汇》2012,(9):114-115
课堂低效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学生,它能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不学。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我认为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与学生个体学习的内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个体学习的内化程度直接受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课堂教学应着力从课前预习、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等方面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不可忽略的生态要素之一,教育环境在教育生态中也占据看不可或缺的一席。生态型课堂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教学环境: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自由地生长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追求自然和谐的环境,旨在构筑良好的生态因子;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重在架设学生与知识的桥梁,旨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创造生态型课堂。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唤醒学生积极的课堂情绪。"唤醒"学生的数学课堂情绪指的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愉悦、投入的状态,从而顺利进行师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课堂情绪的前提;关键是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即进行课堂调谐、调味、调温、调速的"四调"艺术;还可采取"尊重、赏识、赞美、激励"的积极评价,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20.
张永 《科教文汇》2013,(1):154+156
新课标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注意做到明确、全面、恰当,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做学生最忠实的伙伴。一堂课的教学只立足于教,以讲为主,理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蕴含问题于生活情境之中并促进多向求解的过程。高效课堂的教学教师应该摈弃以往那些"填鸭灌输",切实做到引导学生"点燃知识火把"。在新课标中,提倡"用教材教",就是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