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声乐表演过程中不良的心理因素是指影响到表演质量和过程的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产生不良心理因素的原因有很多,而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对声乐表演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作为指导教师,要在日常的表演训练中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将声乐作品更好地演绎出来.  相似文献   

2.
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1-3年级后进生的发生率及其不良心理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后进生的发生率高于女性;二年级后进生发生率高于其他两个年级;严重逆反心理、狂妄自私心理、追求刺激心理和厌学心理是导致后进生的主要不良心理因素。对产生后进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后进生转化的主要措施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介绍了有关后进生转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人的心理在正常情况下都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而且具有调控功能,在遇到不幸时会焦虑和忧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境会逐渐恢复;在可怕的情况下会恐惧,但时过境迁就会消失;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产生了某种负性情绪,而刺激撤除后很长时间内仍不能使心理平衡,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了心理障碍或是不良心理。学生的不良心理能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中学生中的早恋、偷窃、出走、暴力等事件的呈增长趋势已经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学生的不良心理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由于异常心理得不到矫正和…  相似文献   

4.
人的心理在正常情况下都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而且具有调控功能。在遇到不幸时会焦虑和忧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境会逐渐恢复;在可怕的情况下会恐惧,但时过境迁就会消失;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产生了某种负性情绪,而刺激撤除后很长时间内仍不能使心理平衡,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了心理障碍或是不良心理。学生的不良心理能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中学生中的早恋、偷窃、出走、暴力等事件的星增长趋势已经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学生的不良心理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由于异常心理得不到矫正和平衡所致,这样,矫正学生异常心理。预防不良心理的产生就摆在了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面前。本文就怎样矫正中学生异常心理、预防不良心理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些是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与各位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学业不良心理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不良群体指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失常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智力正常,但有一般学习问题,存在认知技能的缺陷和心理行为问题,学业成绩低下,或者智力与学业成绩差距较大。客观分析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的干预,能帮助他们得到较大程度和根卒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心理挫折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之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要求完成或者达到某种学习目标时,由于目标与效果产生背离,使学生主观上表现出失意、消沉、悲观的情绪状态。分析和研究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挫折的形成成因、产生后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和现象,提升学生体育学习效果,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显想 《快乐阅读》2011,(18):77-78
教育是兴国的根本,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祖国四化建设。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存在了一些不良的学习心理,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良心理。本文研究了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类型,并提出了班主任该如何帮助学生调控不良的学习心理,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刘芹华 《考试周刊》2013,(75):170-170
<正>所谓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它属于道德范畴内的某种过错或过失行为。青少年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美丑、真假的能力,且缺乏自制能力,可他们极自然地依照自己所认准的道德标准行事,这是何等危险的举动。正确分析学生品德不良的产生原因,对其引导,帮其矫正的工作就不可回避,本文从这两方面切入,旨在帮助此类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与同仁商榷。一、学生品德不良的产生原因学生不良品德往往是外在环境的不良因素与内在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外在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语言学家的角度来看,说被称为口头言语生成。言语的生成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复杂过程,会受到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口语的生成更多地受到不利心理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5例震颤麻痹患者施行脑立体定向术的护理,分析了患者术前存在的悲观绝望、盲目乐观及紧张恐惧心理。指出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均可影响手术及疗效。提出了心理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消除术前不良的心理因素,做好术中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矫正孙秀娥(鹰潭市教研室)小学生的品德不良主要是指他们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小学生的这些不良品德的出现都有一个心理活动过程,都与他们本身的心理因素直接相关。少儿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道德观念的最佳...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现有的小学生喜欢撒谎,并且难于纠正。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发展下去,就是虚伪。而虚伪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大灾难,必须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学生为什么要撒谎?从心理动机来分析,一是觉得谎言能带来某种“好处”,或者能躲避某种惩罚,或者能占到某种便宜,或者能满足某种虚荣的心理。有的学生经常迟到,问他,为什么迟到?他们不是说饭没熟,就是说,妈妈做事去了。有时学校放学了,有的学生却很晚才回家。家长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他说,老师留下补课,或者说,学校里扫地。通过家访,才弄清楚,事情并不是这样。为什么扯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品行,也和其他各种心理结构一样,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他们的不良品行,可以视为自身整个心理行为总体的消极方面。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积极与消极的心理,总是处于相互消长的斗争中,这是一条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此,要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行,就应调动其积极心理,并启发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良品行,使他们在感情上产生相应的体验,以使其能够以自身的积极心理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心理,把自己转变成品行高尚的好学生。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行,就必须寻觅学生品行方面的有效心理因素,并以之为心理依据,按相互消长的心理规律,采…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心理疗法对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有效刺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疗法是社会个案工作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之一,最早是由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在1928年提出的,它主要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帮助求助者。针对大学英语阅读课中互动不够、实效低的现状,将社会心理疗法引入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有效刺激,以理性情绪治疗法纠正学生对阅读的认知错误,以放松治疗法缓解课堂大量的阅读所产生的疲劳,以游戏疗法活跃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逐步改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不良局面,激活沉闷的课堂教学,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对排球运动的初学者在比赛中怯场现象进行心理分析 ,认为心理因素的不良表现主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解决怯场不良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段国苹 《成才之路》2010,(16):I0019-I0019
高三年级的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与升学压力,会表现出压抑失望、烦躁等不良心理因素。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高三心理。营造出张弛有度的高三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最终自信地走进高考考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作为班主任,这个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了解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走好中学时代的最后一段旅程。在高三这个特殊阶段,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因素及其产生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求职时所具有的焦虑、挫折、羞怯、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因素和兴趣、气质、性格、能力四种心理特征对求职的影响,同时对导致这些不良求职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大学生的求职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冯峰 《考试周刊》2007,(33):87-88
当今篮球运动发展迅速,比赛日趋紧张激烈,许多高水平运动队之间的比赛往往临近比赛结束时才靠罚球来决定胜负,而能否罚中则与队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承受压力的高低有关,那么心理训练也相当重要。本文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罚球时心理训练的内容、罚球时的不良心理因素、克服罚球时不良心理因素的训练方法、几种具体的罚球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优秀生,是班级中相对来说处于先进状态的学生。一般来说,优秀生是好苗子,具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素质,如果教育得法,他们将来很可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和骨干力量。但是,由于中小学生可塑性大,生理、心理发育的各种矛盾的交织,他们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如果放松了教育或者引导不当,就有可能使他们走下坡路甚至走上歧途。实践告诉我们,越是优秀生,越是要对他们进行密切的关注,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一、优秀生心理因素的特点与心理矛盾1.优秀生心理因素的特点优秀生能够有意识地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习,注意的目的性强,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