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忧患·变通·和谐——《周易》的人文意识与人文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孔子视《周易》为“迁善改过”之书,从人道教训和生活智慧的层面解释卦、爻之义始,历代易学家,尤其是儒家学者,均把彰示其人文关怀视为研究《周易》的目的之一。这种人文关怀,表现为方方面面,兹就其中较为重要者略述如下:忧患意识《易经》作为一部形成于殷周之际的占筮之书,其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趋吉避凶。因而,在其卦爻辞中,包含了较为深沉的忧患意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把这种意识概括为“明于忧患与故”。其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体现了强烈的现代忧患意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应对各种现代忧患提供了行动指南,它不仅提供了行动的理论纲领,也指明了应对现代忧患的关键所在。为了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努力增强我们的现代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3.
忧患,即对天灾人祸的忧虑,人皆有之。而忧患意识,则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是人的生命忧患的觉醒,是人的生命意志的顽强表现。人意识到死必然追求生,而生之满足只是暂时的,新的欠缺、追求和斗争又将开始,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追求与斗争,所以生命是连续的忧患。正因为如此,人更珍惜生命的价值,活着总是以生之追求来克服生之欠缺,至死也不屈从生之欠缺而放弃生之斗争。忧患意识,是人对外界患难的能动反映,是一定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政治、思想、文化的核心和本源。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离骚》与《史记》的文学精神,可以用浪漫与忧患概括之。这两部作品在文学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内涵并不相同。第一部份论浪漫,认为《离骚》的浪漫精神表现为超人间的神奇幻想及神话世界,《史记》则表现为直面人世的英雄理想和英雄世界。第二部分论忧患,认为《离骚》的忧患意识表现为深沉的时代责任感,《史记》则表现为深刻的历史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忧患意识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坚守的精神品格,也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忧患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着湖湘文化中忧患意识的产生和演变。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源自屈原,其后经范仲淹、魏源有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魏源的忧患意识不仅包括忧国忧民之情,也包括救亡图存、改造社会之思,赋予了湖湘文化中忧患意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囫囵吞枣     
在经典里走出,在智慧中安顿,e时代与古典的碰撞———中国文学中的智慧锦囊小语:宋︽湛渊静语︾白延有一个人听人说吃梨伤脾,吃枣能补脾,但枣核却损害牙齿。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人高兴地对人说:“我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既能补脾又不会损害牙齿。”旁人说你的主意真好,真应了古人“囫囵吞枣”这句话。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也!”遂绝倒。“囫囵吞枣”是古人形…  相似文献   

7.
提倡“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不断进行反省悔悟的思维方式,在《周易》卦爻辞和《诗经》当中,均有所体现;到春秋时期,此种警惕戒惧的观念,也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强调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而战国时期形成的《易传》,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较为系统的阐发,明确地将“忧患”提升为范畴,自觉地倡导“忧患意识”,并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理论体系,影响极其深远。历代易学家、思想家又加以凝炼和升华,使“忧患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大精神象征。《周易》在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魏源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编辑家。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提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博参群议以发挥之”等编辑思想,表现了魏源在编辑活动中的创新风格和思想家气质。这不仅反映了魏源作为文化探索者深邃的文化智慧,也为当代编辑活动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再次高度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作为新时期党中央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和时代号召,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具有八大主要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和唯物辨证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产物,是党的第四代领导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忧患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现实问题和时代诉求的科学概要,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魏源未认识到王学之错在于“格物”之对象仅限于“心”,且是一个瞬间(过程),魏源当然也不能认识到朱学之错在于人为设定一个“天理”,人只须求比理便可达圣道,而是认为朱学“格物”过程中丢失了一部分对象,即“意、心、身”。格物方能致知,所格之“对象”有所缺失,则“致知”亦有问题。在魏源看来,“修身以上为本”那么,作为“择善明善”的“致知”在朱熹那里就没有作为《大学》之本的地位了。换句话讲,朱熹丢失了具有本体作用的“致知”,因其将作为本的“意、心、身”丢了。 由此看来,魏源仍然强调人之主体地位、强调人之意识活动,强调道德的自修自律。封建时代之文人大多摆脱不了唯心主义,这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所谓圣贤之道全由人自己修练,故多强调道德之反省,试图通过内修自省走上圣贤之路。绝大多数企图有所作为的文人都试图在通向圣贤之路上修桥、补路,结果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便都涌来,谁也逃不脱唯心主义之框框,就是客观唯心主义也不能避免主观虚构假想,总在唯心。魏源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泥潭,他在补朱王唯心主义之漏洞,便自然而然地染上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为自己减刑     
【评析】 《为自己减刑》在选材方面独具匠心.即“对比反衬.突出主旨。” 文章说:“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但作者要着重论证的是人们很容易为自己“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文章详叙的事实材料有两则.一是无自由的朋友狱中学习外语并取得成就.二是有自由的售票员因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而使公共汽车成为他心造的监狱。第二则材料作为重点从反面论证观点.第一则材料从正面反衬第二则材料.通过具有鲜明对比的两则材料表明:“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是难能可贵的;而“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对有自由的人来说是非常遗憾和痛心的.告诫人们“勿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相似文献   

12.
论杜甫的政治忧患及预见性刘明华忧患意识是杜甫作为社会良知的一个重要特征。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而在政治忧患中,又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唐朝政权面临大厦将倾的形势的预见。本文着重探讨这个问题。政治忧患来自入世精神,一...  相似文献   

13.
黄玉秋 《广西教育》2004,(9A):39-40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重点关注的是知识性格,忽视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导致了智慧性格的衰微。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折旧”、“知识爆炸”使人们对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深感重负,引起人们对知识教育的省思,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比知识更重要,创新就是生存。惟有以智慧武装自己,用智慧统率知识的人,才可当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韩国  相似文献   

14.
“沉郁顿挫”这个词用来评杜甫诗的风格和周邦彦词之风格是恰当的。但“沉郁顿挫”在两位诗人、词人的作品中却有不同表现:一是由于人格、审美理想的不同造成杜诗在沉郁中包含更多的是对于国家与人民的忧患,而清真词的沉郁则更多的是对个人坎坷遭遇的感伤;二是杜诗的沉郁顿挫给人以警醒、深厚,清真词中的沉郁顿挫给人以失落、缠绵。由此可见,两人诗词中的沉郁顿挫之风格与人格有密切的关系,“如其人”谓之不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社会很重视“慎言”。人们认为如果言语不慎重。对个人来说轻则取辱。重则丧生;而对那些从事秘密事件的人来说,泄密则不仅不能办成事,往往还会给个人或群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在慎言的具体要求上。古人也提出了许多原则:言而有信;言之有据;不言人之短。不言已之长;因人而言;处事戒多言。  相似文献   

16.
“思想”是海德格尔后期所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形而上学、科学这二者都不“思”,现代人们在精神上处于困境中,为了使现代人摆脱精神上无家可归的状态,他力图用反逻辑、反价值的“思”为技术时代人们的生存探寻一条解救之途。  相似文献   

17.
“发愤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创作动力论,尽管历代学人对其具体论述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人在忧患、挫折中的情感激荡对学创作的特殊作用。“愤书”的哲学底蕴是人类的忧患意识和超越意识,作家以自己的大笔传达自身的忧患体验,超越自身苦难唤醒世人,使人的“类本质”得以感性显现,这个过程既是作家痛苦的过程,也是他得到审美自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朝花夕拾》体现了鲁迅青少年时代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的发展过程:从背叛旧式教育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进而“弃医从文”,立志做“精神界之战士”。时代和社会状况的变迁,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沉浮是鲁迅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的外因,其内因则是怀疑态度、叛逆性格、忧患意识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9.
忧患意识是指人类理性对于可能发生的威胁与挑战的问题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梦奋斗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怀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其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负面效应的忧患;对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担忧;对文化创新力不足和公民社会理想信念缺失的忧患。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推动着中国迅速发展壮大,为实现中国梦积累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范晓丽  庞海青 《培训与研究》2007,24(9):42-43,69
《周易》贯穿全篇的忧患意识,要人们"居安思危"、"思患而豫防之";其主要原因在于占筮的性质,万物常动不居的特性,以及成书时代变动的时局所决定的。《易》之以柔济刚、阴阳互动,是应对忧患的方法和审美旨趣。肇始于《周易》的志思蓄愤是忧患意识的现实情怀,遍及我国的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等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美学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