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旨在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在分析经济水平区域差距的案例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科技活动影响的实际情况更加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当地大学科技活动的状况并非完全对应。在我国,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高校的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如果从科技投入的层面看,主要反映在企业和地方财政对区域整体科技经费投入的贡献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对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直接投入水平不是对应的,企业对高校科学技术活动的直接投入并没有反映出发达地区比其他地区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财政部、科技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统计调查结果,对“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并针对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渝琳  林永强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12-1020
 为了揭示区域间科技差距的原因所在,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动态层级式科技发展模型。结合1997-2007年面板数据,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中国区域科技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发现:(1) R&D研究人员数量和市场结构(市场化指数k)对区域科技发展影响较大;(2)区域间的国家R&D经费投入,研究人员数量以及地方政府的科技拨款对形成区域间科技差异的贡献较大;(3)地方政府的科技拨款对区域间科技差异贡献率有上升趋势,而R&D经费的科技差异贡献率却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4.
从科技金融参与主体的类型出发,将科技金融划分为政府科技拨款、企业研发投入和金融科技贷款,并基于创新动机视角深入探究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200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类型科技金融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最大,政府科技拨款次之,金融科技贷款的促进作用最小。各类型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创新人才集聚和金融资源集聚异质性。在高创新人才集聚和低金融资源集聚地区,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拨款和金融科技贷款主要通过实质性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研发投入主要通过策略性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九五”第一年的开局,万众瞩目.国家科委日前公布:充分显示地区经济科技实力水平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全国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总额1996年突破百亿,达10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体现地方财政对科技事业支持力度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以下简称比重)也由上年的1.79%上升到1.83%.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地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自本保证.自治区党委、政府切实贯彻夯实中央决定,在(关于施科兴区战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规定中要求自治区、盟市和社县政府…  相似文献   

6.
刘满凤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126-128,130
地区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承的,一方面科技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又给科技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撑。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存在着怎样的匹配关系,这些匹配关系又怎样影响各地的经济状况和科技发展状况,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然后通过建立各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投入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定量地反映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对经济的带动效应;最后,总结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强匹配、弱匹配、不匹配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经费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三项费用以及科学事业费四个科技因素,根据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这四个科技因素在这个时间段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关联度。结论表明,所选科技四个因素对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正相关关系,且以经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8.
<正> 淄博市周村区周村镇是山东省百强乡镇之一。经济发展了,如何再次腾飞?周村镇的决策者们在几年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依靠科技,要想建设经济强乡镇,必须首先建设科技强乡镇。为此,周村镇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治锦标赛理论,指出当前中国进入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变法期",地方政府间正在展开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创新锦标赛。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竞赛禀赋差异选择创新竞赛的参与方式,由于创新后果的不可预期,最具事前政绩显示度的投入项目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竞赛政治正确,表现为事前的科技创新投入越大,地方政府越有可能赢得锦标赛。在这一背景下,建设大科学装置所需的巨额投入及其科技创新价值迎合了地方政府的"锦标"选择偏好,进而获得了众多地方政府青睐。最后,指出要慎防因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热"而产生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乃至"伪大科学装置"等后果,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特点,在分析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反馈关系基础上建立了浙江省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研究发现:(1)增加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比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增加"政府科技拨款占比"和"科技活动人员占比"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2)浙江省科技人员及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和政府科技拨款间协调性不强。  相似文献   

11.
张岩  吴芳 《科研管理》2022,43(3):72-78
   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引发了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对人才的激烈争夺。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探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国14个城市出台的“抢人”政策对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抢人”政策有助于提升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价值;上述效应在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和城市宜居程度较高的地区均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上看,“抢人”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提升是通过人才红利而非人口红利机制实现的。本文的结论从理论上丰富了政府人才政策与当地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在实践上为地方政府制定或优化人才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地方发展、区域繁荣和国家强盛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取得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政府资金投入的强度,这三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提升乌鲁木齐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对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市科技投入/产出的成效、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东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时间序列非平稳条件下长期均衡关系的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77~2008年山东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协整分析,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山东财政科技投入与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科技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产业格局的深层次变革.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调整和配置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消化吸收世界科技进步成果,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国内外对外科技合作总体态势进行了阐述,结合湖北省地区具体情况,总结其"十一五"期间在对外科技合作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分析了湖北省在新的五年计划到来之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促进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对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有着巨大影响.根据<2009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甘肃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国第22位,科技进步增幅位于全国第8位.但与全国相比,甘肃省科技进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在政府投入、企业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6.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娟  张玉喜 《科学学研究》2018,36(5):831-838
以2005-2015年中国省域的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数据为支撑,构建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省域和东中西部地区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综合效率平均值历年呈稳步上升趋势;省份、区域间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产出结果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区域;本研究针对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思路,加强与地方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校企、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依托技术为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性构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利用协调度模型,从省际差异的宏观角度对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各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各省区科技发展失衡现象比较突出,应加强对科技落后地区的科技管理,这对于协调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科技工作的重心逐渐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移。中国促进社会发展的科技政策已形成了由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专项科技行动和实验区、示范工程等政策工具构成的政策体系,并确定了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城镇化、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若干重点政策干预领域。为保证科技进一步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建议政府应特别重视科技成果的公平分配问题,并着重防范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20.
Established on June 26, 1986 by the consolidation of four former CAS subordinates (namely,the Office of Policy Research, Division of Management Scienc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and Section of Optimization and Overall Planning under the CAS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the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IPM), CAS,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social and natural sciences. It applies itself to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applied research into national strategies, policies and management for S&T development. It also provides consultancy services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local authorities and CAS on issues concerning S&T develop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S&T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