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除贫困,维持城市社会公平、公正,是实现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是体制转轨时的必然产物,其实质是体制的贫困,并且我国城市贫困还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反贫困举措应就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完善的城市反贫困体系。  相似文献   

2.
收入和能力贫困是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认识基础,事实上,权利意识匮乏导致的权利贫困是诱发我国农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因此,今后我国的反贫困战略应该切实投资于穷人的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的意识观念和知识技能提升的双重功能,促进穷人自我持续的脱贫。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中国反贫困应从重新认识贫困概念和重新划分贫困标准开始,在重视用正式制度反贫困的同时,更应注意解决非正式约束对反贫困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关注贫困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贫困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出。本文在描述分析目前我国贫困儿童的教育公平状况后,进一步从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贫困儿童的求学意愿、贫困家庭的文化观念、宏观社会环境与教育领域的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导致教育公平失措的原因。本文认为,解构贫困阶层代际再生产模式,促进贫困家庭子代的向上社会流动的反贫困理念,应是解决当前我国贫困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保障贫困儿童教育机会公平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跨入21世纪之际,贫困正在以不同的新形式出现和积累,而通过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机制能起到明显推动反贫困战略的实现和遏制“返贫”现象。笔者探讨了构建政策导向机制、资金投入机制、政府支持机制和市场化反贫困机制,以有效地应对新时期不同形式的贫困,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6,(2):48-51
贫困是社会发展长久面对的问题,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的今天,中国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当前的反贫困政策更多针对绝对贫困,而对相对贫困的关注较少。贫困的代际传递和贫困再生产,以及脱贫脆弱性和返贫现象显示,当前的反贫困政策存在贫困线标准过低、重绝对贫困轻相对贫困、政策执行不力、扶贫模式单一、重救济轻发展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教育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深度贫困地区反贫困行动中最难攻克的问题。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表明,父母的教育贫困会导致父母文化资本匮乏,影响子代在家庭、学校和课外3大场域中后续文化资本的获取,这是劣势教育贫困循环的直接、间接和补充三重成因。有效阻断教育贫困的代际传递,必须客观认识父辈教育贫困这一直接源头,以国家政府为根本动力,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父母教育的发展,联动多方保障教育能够有效阻贫、反贫。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本、提升生命质量的基本途径,贫困文化却严重束缚教育功能的发挥.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使人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过着受束缚的生活,终生忙碌而无闲暇,看不到未来.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贫困文化排斥学校教育;二是贫困文化排斥人(女性)的现代化;三是贫困文化渗透在育人系统之中,并通过影响社区层面、家庭层面,进而束缚教育的发展;四是贫困文化导致短视的教育观,引发“关联失学”现象.突破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关键在于消除贫困文化的文化因子.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变革贫困文化以及真正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才能消除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提高人口质量,实现反贫困目标.  相似文献   

9.
贫困文化是影响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的主要因素。我国西部农村贫困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听天由命,消极的人生观;知识无用,落后的教育观;"等、靠、要"的懒汉观;市场意识淡薄的经济观;陈旧保守的婚育观,在分析发展教育可以改变这种贫困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加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路径,旨在走好教育扶贫道路,实现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  相似文献   

10.
收入和能力贫困是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认识基础,事实上,权利意识匮乏导致的权利贫困是诱发我国农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因此,今后我国的反贫困战略应该切实投资于穷人的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的意识观念和知识技能提升的双重功能,促进穷人自我持续的脱贫。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东、西部资源、自然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拉大,贫困问题作为中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重视贫困问题,正视贫困根源,把握致贫原因,寻求合理的反贫困战略,树立长期反贫困的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反贫困措施在当前尤为必要与重要。  相似文献   

12.
贫困文化改造取向中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贫困文化作为一种小农文化、下沉的文化和前喻文化,对教育有着负面侵蚀作用,教育在贫困文化中很容易沉沦,但如果充分发挥作用,教育也可以改造贫困文化。基础教育在贫困文化改造中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但是教育在改造贫困文化中的作为必须是系统的,并且要与其它非教育措施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不仅是摆脱贫困的关键途径,通向幸福生活的主要通道,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同时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扶贫脱贫过程中,必须发挥好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建富 《职教通讯》2012,(16):27-3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扶贫标准、扶贫目标、扶贫区域、扶贫路径和扶贫策略等方面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依据反贫困理论、参与发展理论以及我国农村贫困的现实特征,基于职业教育路径的扶贫开发,必须以崭新的理念指导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积极投资于面向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培训事业;必须建立有利于保障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权益的制度与政策,搭建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的平台;必须精确锁定贫困目标人群,积极组织和推进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攻坚阶段,职业教育扶贫面临扶贫对象识别如何更加精准、扶贫主体间如何更加协同、扶贫供给如何精准对接需求、扶贫成效如何更具持续性等问题。而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扶贫实践中扶贫对象主体地位不够明确,扶贫治理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供给乏力,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培养受限等。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需要构建基于扶贫对象需求的职业教育扶贫制度保障,完善基于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扶贫治理机制,拓展基于多元优质的职业教育供给内容,遵循基于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在扶贫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新时代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职业教育的自身特性,职业教育扶贫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短期效果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需要保持谨慎的是,在职业教育扶贫过程中还存在着主体动力不足、与市场需求连接不紧密、监督评价不到位等问题阻碍着上述价值取向的实现。但值得乐观的是,以当前的政策导向、研究进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程度为依据,不难预见职业教育扶贫将向着主体多元化、方式跨界化、管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面脱贫时间节点的到来为教育扶贫开启了新的思维起点,向教育扶贫提出了过程性挑战。基于后扶贫时代贫困现象的主要特征,教育扶贫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有赖于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农村教育贫困与城市教育贫困、扶贫主体与贫困主体、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等关系。后扶贫时代的教育扶贫应诉诸多维关系视域的系统化行动,在扶贫实践中需进一步凸显教育发展的功能建设、精神扶贫的价值指向,关注特殊贫困人群的主体特征、倾听教育贫困者的主体诉求,探索国际教育扶贫经验的在地化实践,推动实现我国教育扶贫经验的国际社会贡献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动物与人的区别以及认知层级的高低,人类的认知从低到高可分为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五个层级,这与教育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层级契合。因此,可将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应用于教育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其逻辑假设是:教育主要通过提升贫困群体的神经认知水平、心理认知水平、语言认知水平、思维认知水平与文化认知水平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逻辑假设,是因为五层级认知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从初级到高级的心智与能力,与教育的五个主要阶段——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基本契合。由此,阻断贫困的教育,主要在于受教对象认知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在厘清现有教育扶贫政策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政策问题、政策方案、政策体系与政策工具,以便有针对性地保障贫困地区儿童能够接受不同阶段的教育,满足教育对贫困代际传递不同阻断机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扶贫对象和贫困类别认定的精准性,构建以经济帮扶为主要手段,融合诚信教育、心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一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实现贫困生认定程序、帮扶理念、返贫预警机制三个优化,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提升贫困生内生动力和长期跟踪反馈机制以预防返贫。  相似文献   

20.
贫困地区农业教育对繁荣和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贫困地区农业教育具有教育范畴的广泛性、教育对象的从业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学习形式的灵活,专业设置的地方性等特点。但目前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和不稳定等问题,必须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找其原因,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保证农业教育投入,建立农科教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