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将小班的时空优势化为分层教学的有利条件,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不公平是一个显性问题;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课题。作为教师,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不能置身事外,要从实现班级教育公平做起,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有教无类",不要"有教勿类"教师要想实现班级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到"有教无类":不问学生的家庭背景、民族、年龄、性别等因素,而给予学生均等、平等的教育;不问家长的职业好坏、职位高低、职级大小,而给予家长平等、平实的交往。然而,一些教师不是"有教无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师既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课前"三熟悉"、课中"三结合"、评价"三兼顾"三个层面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4.
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对教育教学的最好诠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来组织有序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获得最大化的有效教育。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不同的教学,这样才能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获得最佳的发展。分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进行分层教学,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为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践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徐曼曼 《教育》2012,(17):22-23
开放大学要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致力于开放教育,在过去"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实行"因材施教",实现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并重,在学习型社会中培养许许多多作为"人"的人,真正实现由"教育选择人"过渡到"人选择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关注学生发展"既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一般教育教学必须要遵循的理念,只是在一般的教育教学中不能持之以恒地遵循或不遵循。如要使"关注学生发展"这一理念得到真正体现,首先,要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实施这一理念的宽松环境;其次,要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因为,  相似文献   

8.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基于全民教育、大众教育和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自行束脩以上"的争辩、对"类"的争辩、对"有教"的争辩三个方面的辨析,研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内涵。在阐释"有教无类"之平等、正义价值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下择校热与补课热、高收费与乱收费、高考加分与自主招生中的不正之风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从法律与政策支撑、亟须倾注全社会之力和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三个方面,分析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创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搭建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1.尊重、赞赏学生,是创建民主教育的第一要素"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是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要解决语文教育中的某些难题,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比教法重要。叶圣陶阐发有关"爱的教育"的理论,认为以情感为媒介的爱的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理想模式:就教学目标而言,爱的教育强调"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教学方法而言,爱的教育重视"不言之教"。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历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导师,圣人的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他的教育思想贯穿古今,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仍然有十足的借鉴意义。"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教育方针,经过笔者深刻的研究发现,这一思想并非有唯一的解读,分别站在教育对象与教育作用两个角度,可以对"有教无类"做出两种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李康珍 《考试周刊》2013,(47):123-124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师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这样在老师不教时,学生仍然知道怎样学,很自觉很有效地学习,这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  相似文献   

13.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学困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本文针对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实际,谈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有教无类"是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育人理念,原意指人无分高低贵贱均可接受教育,而在当前,"有教无类"更应凸显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紧扣科学教育观,提出了"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理念,并通过开展海量阅读工程、推进"走班制"等改革措施,培养出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涵型人才。我刊采访到了该校主管教学与德育工作的两位副校长,一窥该校"精心、精细、精品"办学的究竟。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做人"的教育和做"人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做"人的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其一是用"家"的理念来经营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二面向学生,尽量让其做主,对教师做到尊重和放手。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有差异的教育对象,如何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呢?有些专家和教师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到底该如何实施,怎样实施才能更有效?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基于"四环四导"教学模式,笔者经过近三年的班内分层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基本步骤: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巩固。一、课前准备:学案分层,学生分层1.学案分层同班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努力程度等存在差异,对同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责任由责任情感、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其根本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以及履行责任的本领;其目标就是要让"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成为每个人的立人之本。学校坚守"责任教育"理念,将爱与责任融入教学与管理之中,努力为学生的成才精心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环境,着力推进以"责任教育"为显著标志的特色高中建设,努力将"责任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蕴含着人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整个人类意义的关怀。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就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我们讲教育的公平,其目的就在于“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得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反映着教育利益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应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帮助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所以,教育公平应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19.
人是教育的、受教育和需要教育的生物。教育是一种关怀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其真实意义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而进行的社会活动。"那么,教师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适合学生的教学"逐渐成为一个人们呼唤的教学理念。这种呼唤意味着人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意味着教育民主化的深入发展。要让教学适合学生,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具有教育情怀,具备教学的艺术。站在实践者的立场上,我们应该清楚教学适合学生的标准,还应该清楚教师如何知道自己的教学适合学生的方法。由于真理具有相对性,我们应该认识到"适合学生的教学"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在以下两种意义上成立,其一是对权威式的教育的反动,其二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