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21年岁末,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突袭绍兴.恐慌情绪悄然滋长、舆情发展瞬息万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如何跑赢时间、跑赢疫情? 绍兴日报全体采编人员迅速进入疫情防控报道"战时"状态,跟踪疫情发展、策划报道选题、制定报道方案,运用"三个坚持"策略,突出主题引导,营造强势舆论氛围,牢牢占领舆论高地,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8,(2)
动向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新闻舆论动态》近期发表专稿《吹响应对雪灾的舆论集结号》,全面介绍了南京地区都市类媒体抗雪灾的报道情况。其中,江苏城市频道抗击雪灾的报道,以起步早,反应迅速,编排灵活、体量大、规模化、权威性,连续作战、艰苦奋斗等特点,受到高度关注和良好评价。  相似文献   

3.
舆论调查,这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沟通、传导公共意见和社会舆情的专业活动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自1994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的《公众调查》版第一期与读者见面以来,以舆论调查为依据的精确新闻报道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报道手段。《北京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许多媒体,都开辟了此类版面或栏目。近年来,网络媒体也利用其便利互动的条件纷纷开设网上调查。虽然此类报道面世已10年多,但媒体在进行舆论调查,或利用舆论调查的结果进行新闻报道时,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规范行为,致使报道真伪难辨,错误地引导了舆论。  相似文献   

4.
陈江苹 《视听纵横》2008,(1):109-111
为什么孟祥斌一个人的壮举却能感动一座城?金华当地主流媒体的参与和推动是至关重要的,从广播、电视到报纸,三大主流媒体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同一事件中共同来引导舆论,从而使一个新闻事件迅速成为热点。这次报道的成功经验有:及时报道,满足受众知情权;引导舆论,升华民众情感;主动介入,疏导社会矛盾;理性思考,寻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主题策划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报道,及时通报灾情,充分报道抗震救灾的有关情况,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及时反映广播电视抗震救灾报道取得的巨大成绩、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落脚点在有效引导舆论。党报如此,都市类媒体亦然;正面报道、日常报道如此,热点难点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也不例外。本期《前沿关注》的几篇文章,或介绍党中央机关报直面热点难点、有效引导舆论的成功经验,或从强化主流媒体社会新闻引导能力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或认真研究主流媒体在群体事件报道中如何有效引导舆论,或对灾难性报道如何取得积极效果建言献策,它们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有效性的内涵,颇给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不断涌现。民众的民主意识也普遍提高,他们强烈关注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调查性报道能够曝光更多社会问题,依靠公众舆论推动这些  相似文献   

8.
刘康亮 《新闻前哨》2013,(10):73-75
[摘要]灾难性事件具有与生俱来的新闻价值。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舆论的焦点。能否迅速做出反应、进行准确报道,考验着媒体的综合实力和记者的专业能力、一次专业的灾难报道对于抢险救灾、稳定社会情绪,具有重大作用。反之,会给灾区添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不断扩张,网络舆论迅速崛起一跃成为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推手。从前几年华南虎照片的真假之争,到去年钓鱼执法的广泛讨论,再到前不久唐骏事件的喧嚣与热闹,我们进入了一个被称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时代。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媒体和传媒专业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媒体肩负着舆论引导之责,迅速及时的报道公共突发事件对新闻记者、编辑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突发事件中记者、编辑容易流于表象,简单重复,报道中应注意快速反应、点面结合,勇于追求真相,挖掘事实本质,理性采写与编辑.  相似文献   

11.
2016年2月28日,一则北京昌平女法官马彩云遭歹徒枪击身亡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随着媒体对事件的持续跟进报道,公众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中,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群情激昂、对事实真相的漠视、甚至对暴行喝彩的现象或态势。这些舆论反应让人感到愕然,也对新环境下的新闻媒体有着深刻的警示。  相似文献   

12.
王明学 《新闻窗》2008,(6):70-71
突发事件突然发生,出人意料,在一定范围内迅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通常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突发事件中电视新闻报道的意义重大,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舆论引导和新闻信誉,电视新闻工作者应不断从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电视传媒在突发事件中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李婧 《新闻知识》2013,(9):35-36
所谓网络问责事件是指网民借助网络对"问题官员"进行责问、质询,并要求有关方面证实并且承担问责结果的群体性行为。由于网络平台的独特优势,网络问责往往能够迅速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而传统媒体作为专业舆论机关,不仅不能缺席,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及时报道事件的发展态势,弥补网络问责事件在自发性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推动正确舆论的形成,引导网络舆论发展。本文将结合"杨达才事件"的发展过程,分析传统媒体在网络问责事件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10年8月2日正式开播。以报道大事、要事、喜事,反映民生、民意、民情为频道定位,通过迅速、及时、高效、权威的新闻播报,展示形象、引导舆论,积极服务于中原经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汶川大地震让全世界震惊,让全中国流泪。为死难同胞全国哀悼三日,这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在这一重大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各种媒体竭尽所能,充分展示各自优势,迅速组织报道,聚集了强大的媒体舆论冲击波。悲伤、感动、怜悯、同情、担忧……各种复杂的情绪表达占据了各媒体的版面和频道。  相似文献   

16.
正突如其来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对舆论的走向举足轻重。要达到较好的融合报道效果,媒体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十分关键。昆山"8.2"爆炸事故是一起重大突发性事件,极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媒体无论从传播途径、议程设置、舆论生态、媒体导向来看,在这一事件报道全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在当下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昆山事件也因此成为一个鲜活的样本,考验着媒体融合的操作路径以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媒体迅速崛起和社会舆情多元化的挑战,纸质媒体,尤其是地方党报,在共享信息的同时,纷纷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选择以深度报道来提升舆论的影响力和引领力,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数据统计、文本分析,揭示了党报在“三鹿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倾向;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了党报在此次报道中舆论引导之得失;最后提出了对于舆论引导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常见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都被认为是深度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深度报道在国内迅速崛起,度过近30年的黄金时期。新媒体兴起后,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受到剧烈冲击,深度报道逐渐退潮,一度遭遇“存废之争”。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报道中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玲娟  陈峥嵘 《新闻世界》2008,(11):108-109
为了促进社会稳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当迅速介入,及时报道事件消息,满足网民知情权;做好政府和人民的沟通渠道;并要发挥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对谣言要及时处理,为突发事件成功解决创造好的社会环境;网络媒体还要行使好教育功能,提高网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