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7,(4):48-48
与中国6月高考,9月入学不同,韩国的学年度从春季开始,因此韩国高考在秋冬之交举行。11月16日,韩国进行了2007学年度高考。这次高考命题引人注目,一是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二是不久前震惊世界科学界和整个韩国社会的"黄禹锡风波"和卵子染色体等内容,出现在了高考试卷上。  相似文献   

2.
1.科学造假,频频曝光近年来,从世界一些地方频频传出科学造假事件。在韩国,首尔大学公布黄禹锡研究小组有关干细胞的研究成果被披露是造假的,他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上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所列出的试验数据,只有2个出自干细  相似文献   

3.
新闻背景:韩国科学家黄禹锡一度被称为“国宝”。2004年2 月,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2005年5月,他又在同一杂志发表论文,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轰动了世界。  相似文献   

4.
伦理规范的存在及本质与人类的意向相关,它所具有的规范性特征和权威力量,是由于人类意向性地将其作为规范,集体意向性地赋予其"地位功能".集体意向性使"我们"之间具有了相互针对的一定权利、责任,形成某种相互的要求,这是理解伦理规范及其规范性特征的基础.伦理规范与意向之间的相关性对伦理规范的基础与合理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2008,(3):77-77
据新华网2007年9月24日援引共同社报道,日本北里大学和滋贺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捐赠的人类羊膜进行了该项研究。他们先从羊膜中提取羊膜细胞外基质,干燥后制成薄膜,然后把食蟹猴处于胚泡阶段的未成熟卵子放置于膜上,在37℃条件下培养最多12小时。结果21个未成熟卵子有6个发育为具备受精能力的成熟卵子。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羊膜细胞外基质中的何种成分促使卵子成熟。羊膜是子宫内围绕胚胎的胚膜的内层,其内便是羊水。研究人员下一步将对这些成熟卵子授精,并植入母猴子宫,观察它们能否发育为胚胎。  相似文献   

6.
1.科学造假,频频曝光 近年来,从世界一些地方频频传出科学造假事件。在韩国,首尔大学公布黄禹锡研究小组有关干细胞的研究成果被披露是造假的.他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上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所列出的试验数据,只有2个出自干细胞系.其余9个均为编造。  相似文献   

7.
张孟军 《科技文萃》2005,(10):30-31
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狗--堪称世界名犬的阿富汗猎犬.其实,黄禹锡近年在克隆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99年他就克隆出了牛,2002年克隆出了猪,并于2005年5月利用克隆技术制造出了11个与病人基因完全相同的人类干细胞,为治疗各种疾病开辟了新的道路.目前,世界上已成功克隆出的哺乳动物有猫、山羊、乳牛、老鼠、猪、兔、马、骡子、鹿及水牛等.  相似文献   

8.
【正】19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就高度重视科研诚信问题,但直到今天,科研不诚信事件仍在各个国家时有发生。如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尔的摩风波"、韩国的"黄禹锡事件"、我国的"汉芯"案件和肖传国造假等科研界丑闻,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人类基因技术伦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基因技术揭示了人类生命的秘密,也打开了人类控制生命的阀门.人们在为揭示和控制生命奥秘欣喜之余,也在思考人类基因技术给人类社会,给生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文章从人类基因技术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人类基因技术 伦理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解决人类基因技术伦理问题的主要对策三个方面对人类基因技术伦理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婴儿”和“卵子”这两个词在中国哲学中经常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超出了生物学意义而进入了哲学意义的层面。本讨论了老庄关于“婴儿”的理论和心性学家关于“卵子”的理论,以及它们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是衡量种蛋品质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艾维因肉鸡父母代种蛋最佳孵化效果的蛋重范围,本研究于2006年3月在陕西正大有限公司孵化中心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艾维因肉鸡不同蛋重对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种蛋蛋重在55.1~75g范围内,受精率和孵化率高(其中以60.1-65g为最高),55g以下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尽量要选择55.1~75g的种蛋进行孵化,淘汰55g以下的种蛋,以保证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12.
按照开产日龄将120只缙云麻鸭(母鸭)分为10个组(组距3d),比较各组鸭的300d总蛋数、300d总蛋重及平均蛋重。结果表明,第3组(94~96d)的300d总产蛋重显著高于第1组(88-90d)(P〈0.05),但其他组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10个组别的300d总产蛋数和平均蛋重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纳丁·戈迪默在小说《伯格的女儿》中描述了一位年轻女性——共产党员伯格的女儿罗莎的成长经历.文章通过运用"成长理论",探讨罗莎的心路历程的三个阶段:起初,无知带来的悲惨童年;其后,在"舒适"的巴黎生活中困惑;最终,在顿悟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戈迪默始终坚持人道主义观点,深刻剖析黑暗的种族隔离制度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不同养殖方式鸡蛋的营养成分,分别测定笼养鸡蛋与散养鸡蛋的蛋品质及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笼养鸡蛋与散养鸡蛋蛋品质中蛋重、蛋黄蛋清比、蛋黄比与蛋清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成分中全蛋中水分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蛋黄中灰分、粗脂肪与胆固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蛋白质、糖类与卵磷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We examine a geometrical construction of a “perfect” egg shape, comparing it with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the ideal shape. Dimensions of birds' eggs are investigated, to find out how egg shapes are related to natural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6.
通过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中和镇姑引村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第四代石氏鬼师传人石玉信的蛋卜生涯、蛋卜仪式和蛋卜项目,进而诠释这一古老占卜仪式的心理功能和社会作用。水族民间至今不绝的“蛋卜”习俗,源自于水族先民万物有灵信仰中的卵崇拜,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的这一古老文化现象在本文中终于被揭开了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用电孵机经特禽种蛋是比较科学而有效的孵化方法,合格种蛋的选择消毒是提高孵化效益的基础,在孵化过程中,通过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的掌握控制,翻蛋,凉蛋及蛋过程的操作管理,从而促使胚胎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8.
选取100日龄健康北京蛋鹌鹑600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B、C组分别给予中草药粉剂、冲剂,按日粮的0.1%添加。试验表明:40天的试验期内,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料蛋比、产蛋总重、产蛋率、蛋破损率、死淘率、经济效益差异显著(P〈0.05),平均蛋重、畸形蛋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总甲状腺激素(T3、T4)升高(P〈0.05),血糖、乳酸脱氢酶、皮质醇(Cor)下降(P〈O.05),雌二醇(E2)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日粮添加蜂花粉对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取180日龄罗曼褐壳蛋鸡168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蜂花粉,于212日龄每组随机取鸡蛋30枚,测定平均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的色泽,鸡蛋的粗蛋白、粗脂肪、胆固醇及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蜂花粉对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蛋壳厚度增厚9.22%(P<0.01),蛋黄重量提高6.89%(P<0.05);蛋黄的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含量降低29.18%,差异极显著(P<0.01).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蜂花粉可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20.
The easing of legal and unauthorized entry to South Africa has made the country a new destination for Black immigrants. As this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its children have begun to experience South African schools in an array of uniquely challenging ways. For these immigrant youth, forging a sense of identity may be their single greatest challenge. There is however, very little research on the ways in which immigrant student identities are framed, challenged, asserted and negotiated in South African schools. Accordingly, this study asks how do immigrant students speak about their identifications in light of their negotiation of the school and social spaces in South Africa. Utilis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f understanding immigrant identities and identity pathways, this research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unique experiences of Black immigrant youth inside South African schools. Findings were multi-fold in nature. First, although immigrant students’ ease of assimilation into the chosen reference group was to some degree sanctioned by their phenotypic racial features, their attempt at ‘psychosocial passing’ was politically motivated. Second, immigrant students did not readily classify according to skin pigmentocracy. Third, the majority of immigrant students heightened their ethnic self-awareness in forming their identity, but also assumed hyphenated identities. Fourth, immigrant students were not seen as having an identity, but rather as being ‘plugged into a category with 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s or features’. Fifth immigrant students forged a ‘continental identity’. And sixth, the self-agency of immigrant students was twofold in nature; not only did they want to improve their own condition, but there seemed to be an inherent drive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of ot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