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我国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性格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卡特尔十六种性格因素测量表,对参加199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并以同年龄、同性别的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对跳高运动员的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为我国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某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模型及主导因素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能、技能以及心理能力方面,我国高水平男子跳高运动员与世界高水平男子跳高运动员存在明显差异,这一差异是导致我国男子跳高运动水平落后世界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7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男子一级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技术上主要表现为助跑最后两步步长较短,助跑速度相对较慢,起跳过程中摆动腿动作幅度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高最后两步的助跑速度与摆动腿、臂的技术动作将有利于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和跳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跳高运动水平,为我国高水平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北京11届亚运会田径项目的跳高决赛中男子前4名、女子前3名运动员的技术进行了测试和研究。2 研究方法 1990年9月28日下午,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田径场,亚运会跳高决赛现场用2台IPL同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测试,从理论上论证了背越式跳高起跳时助跑速度与身体总重心高度的关系,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琳 《中华武术》2005,(10):50-51
2004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北京体育大学成功地举办了跳高项目优秀苗子的集训,旨在把全国的年轻优秀跳高运动员集合起来,对其身体、技术、心理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着眼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争取在跳高项目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再现辉煌。本次集训运动员平均年龄20岁,男子平均身高1.93米、专项成绩平均在2.10米以上,最好成绩可达2.27米;女子平均身高1.82米,专项平均成绩在1.80米以上,最好成绩可达1.94米。为了了解当前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心理状况,我们对本次集训的运动员进行了3项心理测验:瑞文智力测验、内田气质测验、艾森克人格测验,以此对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进行探索,下面逐一分析各项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刘英梅  何秋华 《体育学刊》2003,10(5):115-117
通过采用不同研究模型对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摆动动作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动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效果约占50%,且摆动效果的大小与技术类型无关,与高度的增加没有线性相关。但当高度增加到本人最好成绩时,摆动作用达到最大值。选用中国男性青年模型与扎齐奥尔斯基模型对背越式跳高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没有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陈佩杰  章建成  皮衍玲  庄洁  任杰  张剑 《体育科学》2003,23(1):99-101,104
本文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后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应激后神经内分泌反应。以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焦虑量表(SCAT)为依据,将32名经过SCAT问卷测试的男子运动员分成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每组再随机分成心理行为干预组和时照组。采用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时心理行为干预组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后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跳高技评应激后神经内分泌反应。结果表明,心理应激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变化,其中高焦虑组受试者应激后神经内分泌反应高于低焦虑组;时不同特质焦虑类型运动员,心理行为干预均可提高他们对应激的承受能力,协调应激时机体神经内分泌反应。  相似文献   

9.
分析比较不同级别男子跳高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离心收缩时峰力矩特点及差异。在首都体育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采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对8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和8名二级男子跳高运动员膝关节肌群进行等速离心收缩测试,测试角速度60°/s、120°/s、240°/s,指标包括峰值力矩、相对峰力矩(峰值力矩/体重)、峰值力矩屈伸比。研究结果:(1)一级跳高运动员起跳腿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较二级跳高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平均功率随给定运动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P<0.01);(3)离心收缩峰力矩随给定运动速度的增加无显著变化;(4)离心收缩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为0.60~0.63之间。结论:跳高运动员膝关节肌群等速测试结果的差异是造成一、二级跳高运动员成绩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等,对全运会跳高成绩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运用邓氏灰色预测模型对第15届全运会男女跳高项目第一名成绩进行预测,对全运会跳高项目备战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全运会男女跳高成绩发展趋势具有相似性,第1-5届呈上升趋势,第5届后略有波动,但总体趋于平稳。(2)全运会男女跳高项目发展相对不平衡。其中,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波动明显,比赛竞争激烈;而女子与之相反。(3)另外,男子跳高成绩发展态势优于女子;第15届全运会跳高成绩第一名的预测值男子为2.24 m,女子为1.90m。建议:重视科技备战;健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探索青少年选材方式方法;注重男子跳高运动员心理建设和技战术运用;制定和实施女子跳高运动员“请进来、走出去”的竞技备战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大五人格测验简化版(NEO-PR)》量表,对40名游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及人格特质进行测量,并通过对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运动等级、不同主项游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及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得出游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及人格特质,为培养游泳运动员更强的心理品质提供参考依据,为全方面提高运动员素质做出贡献。结果显示,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个性心理、人格特质总体上不如我国优秀速度耐力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郭蓉 《湖北体育科技》2013,(12):1083-1084
分析击球员心理测试结果,罗列运动员的心理共性和个性特点,为运动员的安打率在比赛中能达到正常发挥或超长发挥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高等学校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因素内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探索了大学生的体质水平与信号反应能力,神经过程特点,个性心理,运动意志,心理负荷,以及运动态度诸心理因素的内在关系,旨在为系统研究学生的体质,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郑州师范学院2013级公共体育跳高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心理技能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跳高教学的运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技能训练中目标设置法、运动表象法及自我暗示法对公共体育跳高教学动作技能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与个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后备力量,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需求、个性发展特征,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35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个性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他们的个性发展具有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体操专项大学生中运动损伤者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选择体操专项大学生运动损伤者为研究对象,以卡特尔16个性因素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对个体致伤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体操专项大学生运动损伤者具有情绪不稳定、多变、易紧张、高忧虑、自制能力差的个性心理特征;男、女生在稳定性和忧虑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运动损伤前后的个性特征尚未发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14名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为对象,进行多年系统训练研究,分析和论证了跳高启蒙训练的特点、指导思想、训练原则,健全了训练的完整体系。论述了制订跳高启蒙训练的多年、年度、月、周、课等训练计划的方法。为从事青少年跳高业余训练的教练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的心理冲突是当前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章分析了中学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消除中学生的心理冲突,塑造中学生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在跳高比赛中,很多运动员不能发挥自己应有水平,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不稳定,从而导致比赛时心慌意乱,肌肉紧张,动作变形,技术错误较多等,如能正确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手段,就能有效的增强比赛的自信,不断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阐述跳高运动员在试跳时限内的心理自我调控方法及手段,旨在提高竞赛中心理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