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商务英语原文文本具有文体复杂、专业术语较多等特点,在翻译时除需遵循中外已知的翻译标准外,还要注意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语义信息、风格信息、文化信息的对等,根据不同的客体,采用灵活适用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2.
商务英语合同的内容与合同双方的利益与职责联系密切,需要采用丰富准确的语言描述,使得合同中出现较多的冗余信息,是商务应于合同中必然存在的内容。针对商务英语合同中存在的冗余信息,翻译人员需要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保障商务英语合同文本翻译的精准性与简洁性,确保汉语使用者能够准确理解商务英语合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语言冗余理论,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可以用来解决文化缺省这一语言现象给翻译带来的障碍。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是翻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语言冗余角度探讨文化缺省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可以得出结论,只要通过扩大冗余度的翻译策略,使原文的冗余量与信息量保持动态平衡,就能够保证原文的信息量,从而成功地保证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  相似文献   

4.
食品说明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并吸引读者,汉英翻译时译者应在表达信息的同时重视评价意义的恰当传递。通过考虑原文内容、目的语读者期待和食品本身实际三个方面,译者可以采用强化、弱化或简化三种方式对原文的评价意义进行调节,更好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5.
新闻编译是编和译的有机结合,编译者在把握好语言层次加工的同时,特别要注意政治言辞的翻译处理,既要紧扣原文,又要使读者.明确理解目的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用词的理解。同时编译中要树立内外有别的政治立场,视情况予以必要的修正、删减和补充等,要利用新闻编译灵活自由的优势,分析各家新闻报道的内容,有选择地提供多方位信息,使读者不致被误导。  相似文献   

6.
外宣翻译是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构建中国国际形象。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山东旅游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宣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旅游外宣翻译信息突出、语言简明、文化内涵丰富,译者可以采用简生化、补生化和原生化翻译策略,删减冗余内容,补充文化空缺,达到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本文对外宣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翻译教学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新闻的翻译中,目标受众的语言、文化、心理以及现实的社会事件等因素对信息的有效传递有重要影响。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强调根据预期功能或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使翻译不再局限在语言层次上。因此,在不改变译文原意的前提下,译者可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当的添加、删减或调整,甚至可根据翻译目的改译原文,以实现译文在新语境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英文颜色词的对比 ,来说明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差异。这种差异给英语爱好者在翻译、理解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他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中英两种语言不同的颜色概念 ,并尊重其惯用法 ;翻译时必须斟酌原文的内容而作灵活的变通  相似文献   

9.
实用文体从其文本所承载的功能来看,基本可归于纽马克的"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范畴,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目的。其"以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特点决定了实用文体的翻译策略应以突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的归化翻译为主,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为保证译文的信息传递效果和读者效应,译者完全可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注释、调整、删减、甚至可酌情大胆改写。  相似文献   

10.
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旅游资料英译要解决的难题 ,笔者就本人的翻译实践提出以增添法、删减法及改写法等翻译技巧对原文信息进行灵活处理 ,以达到旅游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对原文意义的重构。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得源语和目标语在表达意义、思想方向、情感功能、写作风格等各方面尽可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博士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着重强调源语与目标语的吻合度和相似性,对翻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可以来评析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汉译本《话语与译者》第五章的失误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理论专著翻译实践,并且可以用于检验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2.
郑思洁  巫和雄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6):98-100,120
概念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对它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原文意义,从而在翻译实践中合理地作出调整和变通,使译文自然、流畅,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正在英语各类翻译考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依据翻译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翻译对策与方法,实现既定的翻译目标。我们知道在翻译的过程中,受众是接受信息的主体,受众的文化背景、社会阅历、主观能动性和交际需求等都影响到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与感悟,为此,优秀的翻译标准不再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而是译文预期目的的实现程度。一、掌握特专词汇,提升英语翻译的质量在英语翻译考试中,英译翻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工作,它需要精准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翻译是一个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接受者三者关系的三元二轮推理的过程,翻译的成功在于最佳关联性的传递。电影《楚门的世界》是一部典型的黑色幽默片,向人们阐述了楚门悲惨的人生,而电影台词更是其中的亮点。译者在翻译时,一方面需要认真研究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另一方面,充分依据译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向译语接受者传递原文信息。本文依据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分别从中英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及情景语境这三个方面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最佳关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译文的风格和可接受性两方面讨论文学翻译的等值问题,由于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时可以适当变通,但要尽力保持原文的风格,要力求与原文等值;与原文等值的译文具有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要在词量上给予删减。省略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减少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英语源语的思想内容,使汉语译入语内容和结构上更简洁,读起来更通顺、更吸引人。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远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增补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减词法也可以称之为省略法。省略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其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省略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而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  相似文献   

18.
王晓莉 《英语广场》2016,(12):29-30
奈达将香农的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冗余对等是"动态对等"的重要动态维度。要实现"动态对等",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翻译策略平衡译文的冗余信息与原文的冗余信息,使其能够适应目的语信息接受者的信道容量,保证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程辉 《考试周刊》2011,(59):36-37
鉴于语言迁移的性质和特点,口译会凸显迁移的负面影响。在翻译时将原文中的语言组合形式直接迁移到译文中,会造成译文的冗余性表达;译员需要时刻调整源语发言中的冗余信息,以满足信息接收者(听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高考的作文备考中,很多考生都能注意到:要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作文的语言是个大亮点。于是,高考场上就出现了为表现语言的高超,拼命在语句上"雕龙画凤",修辞手法尽用甚至滥用。结果阅卷老师感叹:语言虽需雕琢,但并非是单一笼统地采用某种修辞就认为是给文章语言增彩了。其实,作文语言出彩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变通,出彩方式并不单一,正所谓大珠小珠都要落玉盘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