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与关键。基于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需求的实证调查,本文提出以“学会沟通”、“学会调控”、“学会学习”、“学会规划”等“四个学会”为核心.科学构建符合现实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学习本身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它要回答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靠什么来学习和怎样学习等问题。其中,靠什么来学习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在大谈教育改革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许多国家都在加速教育改革,建立或改革知识创新体系、知识传播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从传统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育方向转移。面对这种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中央电大适时地推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带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但实践证明,欲要使“开放教育”试点顺利进行,还必须加大力度实施“教学生学会学习”,把教学生如何学习放在第一位。正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发展看,时代呼唤创造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育不仅是人类潜力的基础,而且保证他们的生存质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创造力、发明力、发现力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对我们的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影响深远,不可替代,其多元、跨界、开放等鲜明特征倒逼学校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从“单治”向“共治”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化、从“经验”向“科学”的转换,深刻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要从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内容与选择、“双高计划”引领下的特色与创新、类型层次视域下的实然与必然等维度,深入理解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蕴;要从治理理念价值重塑、治理形态一体协同、治理效能内外评价、治理方式数字转型、治理制度基础支撑五个层面,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进行“五位一体”的逻辑构建。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更强调专业基础的融通性,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跨界融合理念。新文科背景下编辑出版教育的跨界思维,主要表现为跨文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跨学科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技术界培养学生的“全媒”素质,跨组织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跨思维界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课程思政”,专业课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互补协作,构建文理交融的“全人”教育体系,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构成了跨界融合理念下编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6.
李忠 《生活教育》2011,(3):32-33
教育是人为的,更是为人的。因此,教育是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人类实践活动。正是在不同价值取向及其支配下的教育目的的设定、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选择等,出现不同性质、作用和类型的教育。陶行知对此有清晰认识:“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行业组织的高职教育“行校企三元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跨界教育改革思路,融进了行业组织中具体协会、学会等元素。依托行业组织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平台,对校企合作跨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过程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育的两大主旨。“理解”主要关注言语内容,即文本“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运用”则主要关注言语形式,即文本“是怎么写的”“是怎么遣词用语表情达意的”。“理解”的目的是学会阅读,学会获取信息,在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自然是十分重要;“运用”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语言,学会写作,而使用语言(口头与书面)则是一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必备素质,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行业组织的高职教育“行校企三元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跨界教育改革思路,融进了行业组织中具体协会、学会等元素.依托行业组织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平台,对校企合作跨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过程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高韦 《现代家教》2002,(12):36-36
礼貌教育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礼貌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指见面问好、分手告别,还包括学会使用各种礼貌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等。应教育幼儿从小讲礼貌,学会正确与人交往,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十四五”至2035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追求。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既需要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深度剖析和阐释,也需要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扎实探索。尽管我们对什么是高质量教育体系还难以准确刻画,但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即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至少应该在纵向上考量如何推进各个阶段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横向上探索如何激活各种教育要素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如何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显得格外重要。那么,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的价值诉求是什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师有何要求?课程与教学可以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什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诉求下如何改进学生评价?等等,这些问题既是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必须要回应的,也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为此,我们邀约相关专家学者,聚焦“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展开专题研讨,具体围绕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诉求、高质量教师素养、高质量课程样态、高质量教学观念、高质量学生评价等展开,特此刊发以飨读者。我们期待这个专题可以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惟其如此,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才可能不断发展、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12.
当人类社会跨教育入21世纪这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该教学生学会什么? 一、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 生存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类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学会生存是每一个进入社会的个体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这种要求具体表  相似文献   

13.
有“思想实验室”之美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来以积极探索和引领人类教育前瞻性发展为己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推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等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性的报告,先后提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人文主义教育观”“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等重要教育理念,在不同时代引领全球教育发展。研读和分析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报告,可以洞见蕴含其中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追求:从最初关注人的生存跨越到人类生态整体利益的人文主义情怀;从提倡“学会生存”深入到“学会重新融入世界”的终身学习理念;从注重挖掘教育潜能升华到“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终身教育期许。在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深入学习和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促进教育概念体系内涵升级,立足终身教育新理念,推动教育政策法规改革创新,发挥技术变革潜能,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听听自己的声音》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第六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CD播放机的基础上安排的一项非常实用而且动手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本课教材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基本没有涉及“什么是话筒、什么是听筒、如何与电脑主机连接及如何对话筒进行设置”等内容。如果没有录音工具,学生仅学会“录音机”软件的操作,是不可能完成录音任务的。因此,本节内容需要补充相关的硬件常识及软件设置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催生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智能机器从知识生产的辅助者进化为与人类并驾齐驱的“新生产者”。智能机器对割裂的学科知识进行跨界跨域整合,凭借一维的语言打通和聚合各种形态的知识,知识第一次以“非人”的方式被生产出来。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知识观,摒弃知识只能“由人”来生产的理念,树立一种知识必须“为人”而生产的新理念。人类需要发展新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生产方式,为了人的发展、以人的方式生产知识,而不是以机器为目的、以机器的方式生产知识。知识的机器生产模式对人类的知识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对于知识生产机器的驾驭能力要与智能机器的生产能力同步成长。教育中的知识生产本质上是人的再生产,智能机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要素将参与到人的再生产流程之中。知识的机器生产作为人的再生产的新隐喻,启示我们从机器的视角重新认识教育过程中“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起始问题是“什么是教育”或“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正确的教育绝不会脱离教育所属的人,应站在对人进行教育的起点上,透过认识人脑和教育的关系问题来把握教育的正确性与科学性:根据人脑演化规律,把握一个人在教育起点上那种不可颠倒的教育时机(教育秩序),选择恰切的教育内容,采用与时机、内容契合的教育方法,才能在人接受教育的开端上使左脑教育为右脑教育留有余地,才能从根源上反思并理顺真正的人才培养之道。  相似文献   

17.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是以生存为基础和目标、以学会创造为最高境界的创新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教育必然在21世纪兴盛。作为班主任,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具体和总体的责任,其素质可以用“五心”来概括。  相似文献   

18.
研究式学习是指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受训者以学习者、研究者、教学者三重身份实质性地投入科研计划,对培训内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商讨、交流、座谈等形式,探求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等,在获得对知识、问题深刻理解的同时,习得研究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受训者不仅要学会分析“学什么”、“做什么”,而且要考虑“如何学”、“如何做”。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高职生急需补上的一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一文中曾  相似文献   

20.
论终身教育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思想自提出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人们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探讨与思索。纵观人类社会的昨天和今天,人们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教育是人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那么,“终身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一种什么关系,如何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