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学生言语生命的重要范畴,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标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的语文语用能力,实现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增值。提出关注言语形式,在仿写中提升语用能力;汲取言语材料,在置换中提升语用能力;依托文本信息,在创作中提高语用能力;感知写作方法,在迁移中提升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新任务,以实现语文教学由关注文本内容向关注语言形式的华丽转身,并最终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服务。具体策略有:品读鉴赏,夯实语用基础;揣摩写法,历练语用思维;随文练笔,推动语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追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写作特色,在整合模仿中历练语用能力;紧扣文本留白,在联想拓展中历练语用能力;整合插图资源,在感悟运用中历练语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开启了从关注文本内容信息向关注文本言语形式以及表达策略的转变上。这一理念贯彻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即便是低年级也需要夯实语用能力的基础,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基。以《雾》一文的教学为例,提出要营造鲜活意境,在模仿中发展语用能力;强化对比辨析,在训练中发展语感意识;关注运用表达,在迁移中推动拓展实践,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化语用意识,找准语用训练的素材,及时把握语用训练的时机,切实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核心素养引领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品读鉴赏中奠定语用基础,在悉心揣摩中发展语用思维,在随文练笔中提升语用能力。这是行之有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要强化语用训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架设桥梁,在链接生活中选择语用点;以写促读,在攻克难点中选择语用点;言意兼得,在方法迁移中选择语用点;积累方法,在实践语用中选择语用点,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奠基。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以来,文化自信成了中国人的追求,而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需要在阅读中强化学生的感悟,在仿写中培养学生的言语应用能力,在补白中巩固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重在语文文字运用与实践,教师可以从学段目标,单元内容,课时目标,文章标点符号以及不同的文体等方面入手,关注表达,聚焦语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华芳 《教师》2020,(3):40-41
核心素质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期待实践性语用教学路径进行探析,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优选与创新,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听说等实践能力。牢牢把握小学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关键期,可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何为语言文字运用?广义的“语用”是指在学习和生活等情境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运用语言文字经验来处理问题、解决现实矛盾;狭义的“语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阶段,包括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显然,以语用作为起点,是语文教学脚踏实地的根本。落实语用,强化语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扎实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相似文献   

12.
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语用的视角审视文本,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是进行语言实践的最好范本。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强语用意识,依据文本内容,挖掘言语增值点,落实言语积累;破解言语形式,挖掘读写结合点,学习言语表达;强化文体意识,关注语用核心点,提升言语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言语智慧,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助学课堂是一条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站在积极语用的视角,落实助学课堂的实现途径。具体策略有:关注实践应用,助言语能力提升;优化教学环节,助学习方法形成;把握文体特征,助学习能力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谈起,以培养语用能力为抓手,提出了四种切实可行的实践契点,即在文字的推敲中,开启语用能力的智慧;在语法切磋中,体会文字的韵味;在享受哲理之美中,激活学生的内部语言;在捕捉意境中,唤醒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载体,着眼于"语用"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关注作家们是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用品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99):31-33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中流砥柱,应以"语用"为核心目标,通过"巧妙创设语境,激活语用动机""开展语文实践,探寻语用奥秘""搭建阅读平台,提升语用能力"等方面引领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升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60):57-58
"语用"关注的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优化实施阅读教学,强化阅读实践应用,对提高阅读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从"语用"理念入题,探讨实施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学生营建一种言意交融、学思相资、读写相促、悦读践悟的阅读新课堂,指引他们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实践应用素质。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能力的自我构建,旨在让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但不同的文体具备不同的表达特征和语用价值,需要学生在深入实践中进行体悟、辨析与运用。提出要强化图文对照,抓特点写外貌;强化语言辨析,抓词语写外貌;强化逻辑思路,抓顺序写外貌,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脱离语用的语文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语用教学,培养学生合理、恰当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立足当前的语用教学现状,从课堂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在语境、推敲、实践、感悟中展开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唤醒学生的语文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