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和制度化,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82K党支部坚持以"教工党员带头,以上率下"的方式,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常""长";"实""时";"尽""谨"六字方针,帮助广大学生党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恪守准则、抵制诱惑提供正确引导,着力解决当前学生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推动高校党组织基层建设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保护绿色,保护环境,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早已如雷贯耳,老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根据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的理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可以在议一议、做一做、走一走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让环保之"花"在孩子的心中常开。  相似文献   

3.
他抬起了头     
一年级刚接班时,几个家长围在教室门口对着贴在墙上的学生名单议论纷纷:"君君也在这个班呀";"这个孩子挺可怜的,他妈已经走了4年了";"在幼儿园时,他的手工做得很好,就是没人管啊";"哎呀,我得回去和儿子敲警钟,不要和他走得太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教室里摆放新书、整理课桌的我不经意间记住了这个孩子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以《州共同核心标准》为标志的新一轮改革中,明确提出以"College and Career Readiness"作为高中教育目标。系统地梳理该方面的已有研究发现,"College and Career Readiness"并非是"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而是"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准备";"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准备"的内涵可以从"准备"、"成功"或兼含"准备"和"成功"之义的角度明晰之。以"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准备"作为美国高中教育目标是基于一些组织和学者所做的大量实证研究为据而确定的,同时也是国际比较的产物;尽管该目标的确定是理性的过程,但从教育目标的价值追求、性质和内容的角度看,其局限性仍然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了一篇旧文"暑假作业不应成为鸡肋",深为作者的这个比方叫好,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面对暑期作业时的一种共同心态:弃之不舍,做之无用。如何让暑假作业不再成为一块"鸡肋",真正  相似文献   

6.
董一红 《中国德育》2014,(15):62-63
正杭州东城实验学校的操场边上,有一块60多平方米的菜地。这个暑假,这个方寸世界成了孩子们的"工地"—因为,管理、维护菜地是他们的暑假作业。他们步行到校,除草,松土,观察,记录,收菜,种菜……忙得不亦乐乎。暑假作业年年有。完成《过好暑假》作业本上的习题,写几十篇作文(日记),把上学期所学的词语抄写几遍,把上学期所有的数学题再做一遍,摘抄成语、美句,做完几十张练习卷……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暑假作业。相比之下,杭州东城实验学校的暑假作业让我们眼前一亮,不由"点赞":这是一份"暑假好作业"!  相似文献   

7.
<正>"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呜呜呜,呜呜呜——;4.喵喵,喵喵,喵喵——。请根据上述拟声词节奏,写出对应的乘法算式。"面对这样一道暑假作业题,计算机科学家李开复在微博给出的答案是:"我也做不出来。"再看这一道"自然"科目题:"请指出熊猫跟蜜蜂、小鸟和兔子的不同。"答案是,熊猫必须由动物园来饲养。上述两道题都出自于近年来中小学生的暑假作业。与70后、80后中小学时期暑假作业相比,近两年来的暑假作业虽然也"与时俱进",出现有"房姐""hold住"这样的社会热点词汇,但也不乏本文开头所述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们高等教育是"改革、做大",现在,要"改革、做强".只有努力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强,才能使国家更加强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使我国高等教育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上,这是一个长远的建设平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做强高等教育予以强力的保障.高等教育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其关键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做强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在2个目标,3个"一批";做强高等教育,改革是动力,质量是核心,要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个秘诀     
<正>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  相似文献   

10.
曾经有人问过一位学者:从小长这么大,你在哪个阶段学到的东西你认为是最主要的,而且是一生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这个学者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老师告诉我,要把东西放整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要说脏话,更不要打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浪费水";"吃饭时要洗手,不要掉饭粒,更不要浪费粮食";"回家要听大人的话,不能无缘无故耍脾气"";不要跟陌生人走",等等。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的"蝃蝀"是壮语的"一条虹";"复关"是壮语的"丈夫";"中心是悼"的"悼"是壮语的"心烦、怄气";"终风且曀"的"曀"是壮语的"暗、阴暗";"静女"是壮语中的"纯洁的女子";"尨"是壮语的"狗";"三岁贯女"的"贯"是壮语的"喂养".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把实施和推广"做中学""做中教"模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要素,对其给予高度重视。而有效实施"做中学""做中教"需做到"6个到位":教师观念转变与素质提升到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位;课程设计到位;教材开发到位;教学方法运用到位;考试方法改革到位。  相似文献   

13.
鄢超云  魏婷 《四川教育》2020,(10):24-26
疫情总会过去,全国各地将陆续开学。开学之后,幼儿园开展什么活动、如何开展活动?为了欢迎孩子们回来,各幼儿园的开学活动一定很特别。但请大家不要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把开学活动的形式搞得很特别、很热闹、很煽情,却让孩子成了木偶,只是跟着大部队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他们并不知道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接下来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14.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并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核心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主体,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观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每一方面都对当前的学校教育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一"走了,暑假还会远吗?是时候收拾收拾心情准备放暑假了。每一年和暑假先生约会时,总有一个叫暑假作业的"情敌"出现,直到高考结束,我们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这个毫无竞争对手的假期。你,打算用什么特别的方式来度过?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教学,而教学的快捷化、知识的点状化、经验的片面化和学习的程式化等原因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束缚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回归数学本质,秉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将课堂教学各环节"做"到实处,在"做"中教,在教中反思、提升"做"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开放思维,让学生在"做"中感知,在"做"中领悟,在"做"中优化,在"做"中完善,打破思维束缚,促进思维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中"做中学,做中教"的精髓在于"做",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解决好教师能"做"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好学生"做中学"的问题。教师的"做"在于多上本专业的多门课程,并为企业与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做"的水平。学生"做"的素材来自于教师的实践经验与对学情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思想,强调"做"是教与学的中心,这一思想对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有指导意义。从教、学、做三个视角探讨教师怎样教及学生如何于学与做中创造新价值,尝试把"教学做合一"整合到生物实践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行合一,可有效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做学教合一"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在文字顺序上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传承并加以创新发展,以更加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做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是"做学教合一"教改实验的主要内容,如何设计一份好的"做学案"既是一种尝试,又是教改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中职英语"做学案"的设计要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