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日语中存在着很多用于表示确认的表达方式。其中的"だろぅ"与"わ"这两种表示确认的句末表达方式是最为常用的。在分析各自用法出发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表示确认关系时二者的区别,以期对日语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日语中,关于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现在、未来等不同的时间,该怎么表示呢?一般能够以动词的词形变化为重点来观察。针对日语动词的时态,以"る形"和"た形"为中心,来考虑中文相应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日语中表示推测的“らしい”与“ようだ”在共性与个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以大量的例句从语感方面进行初步地挖掘与探讨。这种表达方式与汉语相比,不但使用的频率高,而且语感也十分丰富。因此,对这种判断,推测表达方式的研究,在日语教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你""您"的日语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该表达方式的倾向及其与日本人的表达心理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日语动词的"ル"形和"夕"形,不只表示"时",也表示"体".特别是在复句中,有时"夕"形不单纯表示"时"的"过去",还表示在某时间"体"的"已然"(说话时某事已经实现).在日语复句中,从句的"ル"形和"夕"形的使用,是以主句的"时"为基础来决定的.关于"时"和"体"的研究,近来受到日语界的广泛关注.在日语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日语复句中的"时"和"体"的几个问题,做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6.
彭燕 《林区教学》2008,(2):71-72
助动词"だろう"在日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从使用场合,意义等方面分别来探讨"だろう"的用法。并认为其基本用法为推量,即表示主观的推测或基于某些信息及状况所作的推测。并对它的要求确认的用法及"ことだろう""のだろう"等用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在日语中,可能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四类,一是动词的词尾发生变化接续可能助动词"れる"、"られる",从而把动词改变为表达可能意思的动词;二是日语中本来就存在的可能动词,如"見える"、"聞こえる"、"読める"、"会える"等等;三是"……ことができる"的可能的表达方式;四是"……ことができる"的古语的表达方式即"……しうる",动词的连用形接续"うる"也可以表达可能的意思。这么多的表达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即有各自的用法,同时也存在细微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日语中所谓的“推量表现”是用以表达说话人不确定的判断的表达方式。“推量表现”是日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示“推量”意义的助动词,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即按着说话人主观意志进行推测的表达方式「ダロウ」和说话人基于客观依据进行推测的表达方式「ヨウダ」「ラシィ」。“推量助动词”以外的推断表达方式主要有思考动词“思ラ”和含有疑问词「カ」的「カモシレナィ」「カナ」「カシラ」等。  相似文献   

9.
日语语法现象的复杂性不逊于汉语语法现象。该文从日语句子结构成分入手,重点分析了"主谓谓语句"与"主-宾-谓句"的交替现象,熟知汉语语法之人亦能看出,日语"主谓谓语句"和"主-宾-谓句"的交替现象是同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或技巧的变化形式。这种转换须服从语法规则,持谨慎态度,中高级日语学习运用者不应出现偏差或失误。  相似文献   

10.
"テイル"在日语中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用法,它不仅是日语中动词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还可表示"动作持续""单纯状态"以及经验和习惯,等等。本文主要从日语"テイル"形表示经验时成立的条件,以及实际应用的几个方面探讨"テイル"形在日语中的内涵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11.
汉语助词"了"和日语助动词"た"在表示"过去""完成"的用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不完全一致。两者在时态标记方面差异明显:在表示过去的动作行为时,汉语没有宾语内容或动词前一般用"没有""不"等,而不用"了";在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相继发生时,汉语可用"了",日语中则不用助动词"た"。  相似文献   

12.
沈雯 《华章》2009,(21)
日语的授受关系对每一个日语学习者来讲都是一个难题.对于这种授受表达方式,日语中一共涉及到三大句型,而汉语中我们只需要用"给"来表达就可以了.日语中的尊卑关系,内外关系也会影响授受动词的使用.本文对日语中的授受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就日语的"视点"问题着手,以期找出日语授受表达方式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现代日语中,表示复数的接尾辞有"たち"、"ら"、"がた"、"ども"等。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掌握这些词的同时,会经常误用,所以本文主要借鉴前人的研究,从便于理解的角度谈谈"たち"和"ら",希望能给日语学习者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的接尾词"中"来源于汉语上古时期的"中"字,之后在日语中发展出表示"进行"的后置接尾词用法。与此同时,汉语中的"中"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进行"义,但其并没有像日语"vp中"那样,已经语法化。近代以来,日语对汉语影响很深,"VP中"这一结构以一种看似新颖的方式传入中国。"VP中"结构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并且与汉语"中"发展出表示进行的用法契合,因此得到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条件形的用法历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亦是考试的热点。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比较日语中"たら"和"ば"表示劝诱的用法,通过例句和场景的分析深化学习者对这一语言点的认识和理解,并为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日语众多表示推论的助动词中,"はずだ"使用频率高、表现形式多,往往被翻译为"应该",但其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多种语义用法,利用语料库对"はずだ"的对译情况、用法分布、接续谓语、助词搭配等进行考察,从推论的前提与结论入手,梳理"推测""反事实""确认""想起"四种主要用法的特征与内在联系,为使用、理解该助动词提供参考。各用法在命题的真实性与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逻辑关系层面又相互关联,表示预定与确认的用法不属于特殊用法,均可用推论的逻辑加以解释,前接谓语的时态性在不同用法中的体现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17.
"推测、判断"作为日语中常见表达形式的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主要用于说话者在一定的话语条件下,针对某事表达自身的判断及预测。然而,由于说话者所作判断及推测的主客的立场不同及可信度的大小等差异,所采用的推量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中选取了日语中十分常见的"だろう"与"思う"两种推量表达方式,列举大量例句来探讨两者用法的特征及区别。论文的前两部分主要是对于"だろう"及"思う"的用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二者的使用方法及推量成立的诸多条件;第三部分是通过例句分析,总结出两者用于推量表达时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日语词语比较汉语、英语等语言都要多得多,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语义"原来、本来"的日语用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各个表示"原来、本来"意义的日语近义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词语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授受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方式,在日语中使用授受动词来体现授受关系,它不仅可以表示物品的给予与接受,同样也可表示行为的授受,而行为的授受在日语中主要通过授受补助动词来实现,文中就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恩惠授受意识研究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之一,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使用,体现着日本人的授受表达方式与恩惠意识心理的关系,并对中国日语学者在使用"てくれる"时经常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纠错。  相似文献   

20.
数据表明,在为数不多的日语格助词中,"に"和"で"的使用对中国日语学习者而言,是经常出现错误的。而历年关于二者的先行研究,多注重二者表示场所时的用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用法。本文主要围绕格助词"に"和"で"表示原因时发生的偏误现象,进一步对二者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及研究,并总结发生偏误的主要原因,以期对中国日语学习者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