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同时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提供了技术支撑,是高校治理网络舆情的重要依据。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主体将其研判指标体系的构成分为舆情传播、舆情进展和舆情干预3个核心部分,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的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指标体系,为高校制定舆情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归纳分析了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络舆情研判缺乏标准体系;针对性地从治理思路、实施网络舆情治理思路定位不当,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手段落后,网手段、研判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为构建标准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研判标准,从而为提高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日益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分别从传播学、公共管理以及信息科学的角度对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主题特征、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揭示,提炼出了网络舆情的大部分监测点。不过深入的分析也发现部分指标体系存在缺乏深度、难以评估,指标体系不完整,缺乏受众倾向等关键要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新杰  呼雨  兰月新 《现代情报》2012,32(5):4-7,20
当前,社会各类网络舆情事件频频发生,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的形势迫在眉睫,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此高度重视。本文从网络舆情传播关系出发,阐述了网络舆情监测指标构建基本原则和网络舆情发展演变过程,建立四维指标体系。加入传播主体身份视听化程度和内容详略度指标考察,构建监测预警模型,为政府和网络监察部门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舆情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增添了政府的政治风险。因此,对于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宏观角度阐述了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工作流程和组成要素,将其具体划分为3个子系统加以研究,希望对网络舆情预警工作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李保秀 《科技广场》2012,(4):148-152
在研究微博信息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网络传播中采用的信息空间模型构建了微博舆情的三维空间,对微博舆情的主客体进行分析,建立了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主客体的不同特点和关系,并提出体系中不同指标的量化方法,为管理者对微博舆情进行疏导提供了决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张玉亮 《情报科学》2012,(7):1034-1037,1043
遵循评价指标设计的注重整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并基于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发生周期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包括总指标、分类评价指标、单向评价指标共三个层次计21个指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继而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直接性、突发性和非理性的特点。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互联网表现出明显的"微"特征,网络舆情被赋予了新的特点。研判和处置是高校管理者进行网络舆情治理的两大具体措施。在舆情研判中,我们要着重建立分层分级的研判工作制度,构建全方位的舆情信息网络,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研判队伍。在舆情处置中,预警是重点,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工作预案;引导是关键,要培养合格的舆论"把关人"和"意见领袖";公开是保障,要强化信息报送和反馈机制。同时要做好善后工作,最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舆情治理大格局。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传播阶段精细化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根据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周期性规律,构建网络舆情传播阶段的精细化模型,使政府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态势时,能够准确把握舆情发展演化趋势。[方法/过程]通过案例定性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周期性规律,构建网络舆情传播的Logistic模型,根据模型分析得出网络舆情传播的4个关键时间节点以及5个传播阶段,然后基于MATLAB开展模型仿真,研究了3个参数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程度并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网络舆情传播阶段精细化模型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制定网络舆情治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网络社会充斥大量负面网络舆情,负面网络舆情风险分级和研判对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和网络 社会治理成效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构建负面网络舆情风险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计算风险指标权重;基于加 权GRA模型计算灰色加权信息关联度,在此基础上,运用k-means聚类算法构建负面网络舆情风险分级方案,据此 对负面网络舆情进行风险预测。【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负面网络舆情风险分级模型客观性强、可靠 度高,可为负面网络舆情风险精准响应提供有效决策依据。【创新/局限】以信息关联为视角,为负面网络舆情风险 分级与预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但典型案例数据库有待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网络舆情预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套  王国营  陈越 《情报杂志》2012,31(6):47-51,58
在详细分析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和自身属性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网络舆情指标体系.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网络舆情预警模型,采用混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选择合适的模糊算子确定指标体系中各舆情因素的数值化评价值,最终得到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实例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构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预警指标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与信息环境的关系,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预警,维护社会安全和公众秩序。[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调查法,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础,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并选择"武汉开通在线问诊"和"杭州开通健康码"两项网络舆情事件,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估。[结果/结论]依据提出的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实证表明"杭州开通健康码"事件具有较高的热度。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分析领域已经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并产生了诸多成果。本文对于近年来网络舆情分析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同时对现有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架构进行剖析,对其中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以及舆情展示等部分的支撑技术进行分析,并对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网络舆情目前面临多元文化冲击、网络道德缺失、工作体系亟待完善等方面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健全研究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引导机制,加强研究生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教育功能,切实保障高校网络舆情的安全、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沈全  高洁静 《科教文汇》2012,(33):17-19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调控和引导是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问题,舆情引导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存在舆情主体缺乏引导性、舆论监控缺乏常态性、舆情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高校德育视角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机制,需要从技术支持、队伍建设、提升网络话语权等角度系统考察,强调网络德育运行的畅通、网络危机应对机制以及管理服务一体化互动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对舆情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舆情进行监测有助于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对舆情信息传播进行有效引导,促进舆情事件良性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模型,针对舆情指标隶属度结果对监测等级进行分类。本文以新浪微博舆情热点话题"鸿茅药酒"作为数据源获取数据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热点话题"鸿茅药酒"事件的影响力级别为Ⅳ级,需舆情管理者及时监测舆情发展和走势。通过最终监测值对照监测级别可以帮助政府及相关舆情管理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监测和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进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发展角度出发,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通过分析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及其所附载体特征,构建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专家估测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利用MATLAB和SPSS软件处理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应用研究来验证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使构建的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客观而科学。  相似文献   

18.
田园  宫婷婷 《情报科学》2021,39(9):110-116
【目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评教信息的使用价值,构建在线教学用户需求指标体系,对在线教学需 求数据进行主题挖掘。【方法/过程】运用数据挖掘理论和LDA主题识别模型,从丰富的在线教学评价内容中挖掘潜 在的在线教学主题,针对教学主题特征向用户需求进行结构映射,最终形成在线教学需求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分析在线教学数据,从教师需求、课程需求、教学成果需求三方面构建在线教学用户需求指标体系,并提出针对性 的教学质量优化策略。【创新/局限】本文通过在线教学需求数据主题挖掘,为高校在线教学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与 完善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样本数据仅为单一高校数据,未实现全覆盖,对领域研究的整体态势分析还存在一 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政府门户网站绩效的产生源于政府、公众和门户技术等两两维度的互动。本文基于网站信息架构方法、网站可用性和用户交互体验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在线办事"服务绩效产生机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引入绩效维度及其绩效特征分析方法,研究构造了一个规范化的政府门户网站"在线办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指标绩效统一评分基准设计方法和三种评分等级规则。  相似文献   

20.
The explosion of online 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nalysis provide a new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to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public opinions in the G2C e-government context. To better understand semantic searching of public comments on an online platform for citizens’ opinions about urban affairs issues, this paper proposed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 a probabilistic topic modeling method, and designed a practical system to provide users—municipal administrators of B-city—with satisfying searching results and the longitudinal changing curves of related topics.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to respond to actual demand from B-city's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user evalu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a system based on the LDA method could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is more helpful to relevant staff members. Municipal administrators could better understand citizens’ online comments based on the proposed semantic search approach and could improve thei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by considering public opin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