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逐渐取代其他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部门作为国家生活有效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旧观念、旧做法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人才得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周忠诚 《青海科技》2001,8(3):47-49
人力资本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特别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人力资本,是以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质量来表示的一种资本类型。即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劳动熟练程度等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区别是,人力资本无继承和转让性,只归劳动者个体所有。而物质资本则可以由他人继承和由其所有者转让出去。在特定情况下,其作用往往是物质资本所难以比拟的,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实际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本雄厚与否的竞争。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舒尔茨和贝克尔系统地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本带来的投资回报更大。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黑龙江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青年人力资源作用的能否充分发挥对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加快黑龙江省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已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紧密相关。当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复杂劳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超过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时 ,人们自然就会将注意力转向能够引起经济快速增长的生产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或承受者———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并对劳动者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映和监督 ,这就是人力资源会计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驱动因素。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发展阶段 从 60年代至今 ,国内外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人力资…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4大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最具有主动性、决定性的资源.马克思在生产力三要素的分析中强调:人是最基本、最活跃、最具有潜能的决定性要素.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使人力资源拥有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越地位,得到丰厚的预期经济利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逐渐取代其他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部门作为国家生活有效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旧观念、旧做法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人才得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陈冬梅  赵军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175-176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与经济界永恒探讨的问题,人们相继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技术等因素引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之中,而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却是从20世纪才开始。研究与实证都表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确实具有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一直存在异议。文章主要通过对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资源优化配置效应等的描述,探讨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在最后对股市泡沫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是一个与工业经济时代完全不同的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知识是科学技术之源,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增长日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内在质量和人力资本的存量,知识和技能已成为新一轮国际分工的重要依据。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功用已处在最为关键的地位,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投入要素。时代的要求促使我们应该对人力资源的价值加以确认、计量和反映,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黑龙江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青年人力资源作用的能否充分发挥对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加快黑龙江省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已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促进天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这种资源的获得同样需要消耗资本,即人力资源的形成是管理和投资的结果。因此,只有那些通过一定方式投资(管理、开发和培训)而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最有价值的“人才资源。”所以人才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宝贵的要素之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人才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文中探讨了挖掘人才资源潜能,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提出了促进天津市经济腾飞的人才资源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首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市场竞争、经济竞争乃至国际竞争,都集中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竞争上。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配置机制是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改进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人们中间、能促使人们参加集体活动的规范、关系网络以及社会制度。社会资本可以解释传统资本(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不能解释的经济发展差异和项目绩效差异;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可提高经济绩效和工程绩效,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社会资本对社会发展作用,可进一步理解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舒尔茨的发现 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从长期的农业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他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增加更重要,人力资源的质量,尤其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会导致产出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 舒尔茨的研究主要是对人力资本的,对其含义,舒尔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即: 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力资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兆良 《资源科学》2001,23(4):31-35
人力资源是指经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了智利、技艺、体能以及心理与道德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某种需要的人口部分。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和产品价值形成的根本要素,而且是一种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首要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腾飞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人力资源投资是一种比任何投资都更为胜算的投资,我国有近13×108可供开发的人口资源,更应重视“脑袋”开发,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人力资本资源。  相似文献   

17.
跨越式发展理论分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自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二次大战以后,由于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本身产生的问题,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面对众多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复兴问题,经济学家不断探索一些帮助不发达国家摆脱贫困,走上经济快速增长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aul·N·Rosenstein-Rodan)在研究东欧和东南欧比较落后地区在战争结束后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晓  宾雄意 《大众科技》2006,(1):166-167
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文章结合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做了分析研究,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验证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利用政府作用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活了经济。  相似文献   

19.
就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而言,概括地说它仍然是一种资本的营运过程。在这个资本营运过程中应当包括物质资本的经营、生态资本的经营和人力资本的经营。对于任何一个企来说,要想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必须实现这三类资本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增值。在这三类资本经营中,应该说人力资本的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因为物质资本的经营是以生态资本经营为基础的,以人力资本经营为支撑的。  相似文献   

20.
从索洛剩余模型出发,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对商品价值进行分解,其目的在于推导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然后使用中国1978-2011年期间投入-产出要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三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波动较大,物质资本的贡献率较为稳定。因此,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决策层应当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