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社会的伦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伦理,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特征,由现实社会的"人—人"变成"人—机—符号—人"的交往方式,从而创造了一个更大的伦理弱化的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的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网络主体的规范意识、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社会是一个人的主体性不断丧失与增强的过程,网络社会也不例外,网络社会一方面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反客为主”,导致了主体性的丧失,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的发展与提升是一个人的自觉的过程,通过网络主体教育及网络主体的自教自律,增强人在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成为时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赵艳华 《考试周刊》2010,(10):153-154
网络社会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然而在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道德失范的情况却屡屡出现。因此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作者阐述了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在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杨福成 《留学生》2011,(3):42-42
网络是一个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与人的活动分不开.人们利用网络的能力与素质,决定了网络对社会影响的方向。因此网民的素养,显得比传统媒体时代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和生活的环境,新的网络生活世界、交往方式、关系结构,需要有相应的交往规则系统来框定社会交往范型,明确基本权利义务关系。新的网络社会空间中,人也应当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自己灵魂的居所。因此应当提供一个具有合理性与现实有效性的意义系统,这个意义系统就是网络社会的新型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1世纪将形成一个与当代工业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现代网络社会。因为现代网络社会是由人主宰的社会、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既充满了人性,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既具有有序性,也具有无序性;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现代网络社会不是道德教育的真空地带。现代网络社会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问题与矛盾的真实社会。它同当代工业社会一样,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撑。网络道德建设是计算机网络的道德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将打破道德建设的传统模式,开创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和生活的环境,新的网络生活世界、交往方式、关系结构,需要有相应的交往规则系统来框定社会交往范型,明确基本权利义务关系。新的网络社会空间中,人也应当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自己灵魂的居所。因此应当提供一个具有合理性与现实有效性的意义系统,这个意义系统就是网络社会的新型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8.
樊欣欣 《考试周刊》2011,(2):238-239
人总要生活在这样那样的社会网络中.社会网络中的个人办事能力不仅体现在个人能力,而且在于一个人人际关系网络的健全。如何建立健全维护个人关系网络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并加以认真践行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它既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又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应加强网络法规对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网络社会问题中的作用;构建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0.
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学习和认知的革新,学习的关键除了要构建知识并促进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在此过程中建立一个能够联通各个知识节点的社会知识网络也变得日益重要.不同于以往知识建构所秉持的行为交互层次、个体知识内化与外化水平以及社区整体知识增长的角度,研究从后现代知识观和联通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出发,设计了以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为双核驱动的连接式知识建构模型.该模型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知识具有的情境性、进化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以社会知识网络为建构载体,关注知识建构活动中建立的知识与知识、人与知识、人与人之间的可视化连接.随后,基于学习元知识社区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知识建构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蔺平 《教育革新》2006,(2):71-72
网络逐渐成为中国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有些青少年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了学业,令家长和学校非常担忧。这正在演变成一个被大多数人所关注的社会问题。那么,在国外,青少年是否也迷恋网络而难以自拔呢?外国的家长、学校和社会是如何防止这一现象发生的呢?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网络社会的特征出发,探究网络对当前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通过对人的生存意识、地位观念、信息观念、道德观念和交往观念的分析,发现网络社会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3.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社会青少年极易获得消极的自我同一性,表现为自我认识水平降低、自我体验水平降低、自我调控水平降低等。同时,网络社会也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多重自我的空间,为培养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可通过网络和非网络的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网络社会面临道德危机,这严重影响了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探求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现试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以及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三方面,对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作为影响广泛的第四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由此形成了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以程序软件为载体,以网络为途径,以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为表征的新文化——网络文化。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导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网络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下,加强与改进学生德育建设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网络…  相似文献   

16.
韩伟 《河北教育》2002,(6):16-16
20世纪末,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形成了全新的社会活动空间,社会逐渐迈进一个新阶段———“网络社会”。网络化不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诱发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全方位的变革,而且从根本上塑造了属于“网络社会”的伦理文化和价值观念,从时间和空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在网络化的社会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时代共鸣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与道德问题,信息污染、文化退步、黄毒猖獗、情感冷漠及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正困扰着网络自身和网络文明的发展,需要人…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不仅涉及到技术本身的进步,而且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突出网络德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顺应网络社会的运行规则,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介入网络规则,去构建有时代特色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为人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人们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发展及个性的张扬。但同时,网络对人的发展也具有消解作用。它使人沉湎于虚拟的网络社会而远离现实社会;使人的需要和能力出现逆向发展;使人陷于文化冲突的困境和心理问题之中。网络的两重性给“两课”教学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的普及与推广,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个体,已经成为了网络社会日常话语和行为的主要单位。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缺场性特征和大众广泛参与的影响下,个体化在中国网络社会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社会网络的个体化发展,在缺乏网络行为的指导和审查情况下,人们易产生一些不合社会规范、危害社会秩序的失范行为。因此,只有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的个体化发展,在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加强网络社会控制,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网络家园”。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网络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网络中出现的伦理问题,防止网络道德失范,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笔者从网络及网络伦理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了它们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网络社会伦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