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学习是继网络在线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是教育培训领域的又一个新热点。如何充分有效的使用无线技术和移动计算设备来辅助企业培训教学和员工学习成为移动学习研究的中心。本文对移动学习涵义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的需求,同时结合企业培训实际情况,对在企业培训中如何应用移动学习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为节约培训成本,直销企业倾向于对员工采取远程数字化培训,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对员工开展培训具备多、快、好、省的特点。在方法上,采取移动化学习、社会化学习、游戏化学习和个性化定制学习等多种策略,让学习与培训紧密结合。数字化不仅是用来开拓市场的重要名片,也是培训员工、方便其学习的利器。在未来,云服务将是员工学习和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移动学习环境及其资源特性的研究,结合企业培训现状,并根据目前移动智能终端的网络接入条件,对移动培训软件的学习特性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移动学习手段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方式。最后在实际开发环境中对移动培训应用软件架构和使用的技术手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竞争势态的不断升级,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视程度也日益高升。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人一筹,就要在培训措施上加筹码,找路子。目前多数企业的培训方式仍存在诸多缺陷,所以开创企业培训的新道路迫在眉睫。目前一种新的数字化学习手段--移动学习,其便捷性、时效性、移动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在企业培训中开展。文章阐述企业移动培训学习的应用模式并对企业移动培训学习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  相似文献   

5.
移动学习平台作为呈现移动学习资源、进行移动学习活动、人际交互及社会认知建构等的载体,在移动学习中起着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移动学习平台的定位、功能等直接影响移动学习的范式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7,(1):42-47
微信企业号本是针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平台。文章以"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课程为例,将微信企业号创造性地应用于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成为了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移动学习的工具。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微信企业号支持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接受度颇高。将微信企业号的多个功能与设计性实验教学及实验管理紧密结合,不仅促进了师生交流,还实现了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在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移动网络学习平台iSYSU是基于Podcast+iPhone SDK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利用Podcast技术的开放性和先进性以及移动技术的随时性、方便性,更好地实现网络教学的目的。系统主要包括资讯查询和移动教学两大模块,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更为自由的、智能化随时随地相互交流的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区域教育水平的均衡提升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农村教师存在的工学矛盾与教师培训经费等问题是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文章以目前移动环境下农村教师的学习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教师的基本情况和移动通信网络支持下农村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农村教师具备移动学习的基本物质环境,但是移动学习的人文环境严重匮乏。为了促进移动环境下的农村教师进行学习,应该唤起农村教师手机移动学习的意识,搭建移动教师培训平台和交流学习平台,并借助适当的行政力量介入,推动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9.
成人教育学生因其工学矛盾问题,学习时间难以保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借助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成为可能。通过梳理微信和微信小程序的特点、优势,总结移动学习和移动学习平台的现状,从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系统架构三个方面设计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成人移动学习平台系统方案,详细分析系统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基础环境、关键技术和业务实现,为成人教育学生创造全新的移动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 Agent 的移动学习设备自适应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学习就是通过移动设备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然而移动设备间的差异性很大,处理平台的异构性可使不同的移动设备支持不同课程资源显示格式.为了使移动设备可以像PC机一样获取网络课程资源,适应异构的移动计算环境,作者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 Agent 技术建构设备自适应系统模型,实现资源格式的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11.
微信公共平台依靠微信应用成熟的用户群体和独特的消息发布以及关注方式,迅速地被各类媒体和组织所接受。该平台具有信息可信度高、媒体展现丰富、互动方式多样等特点,加之微信可以兼容多种网络环境和智能移动终端系统,能广泛应用,具备作为移动语言学习平台的基础。简单地将微信公共平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在功能性、私密性等会受到诸多限制,利用微信公共平台提供的开放数据接口,将本地搭建的微网站与微信公共平台相结合,即可实现基于混合云模式的移动学习环境,克服公有云模式下移动学习环境的不足。为了验证这种移动学习环境的可行性,本研究选择阿拉伯语课程为案例,以微信公共平台作为移动学习环境运行的基础,以本地微网站作为阿拉伯语课程的资源中心开展研究。研究提出了一种移动学习效果的评价模型,以期从可靠性、时效性、满意度等方面对移动学习环境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石油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移动学习"环境下的石油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仿真实验平台。从仿真实验平台构建内容、系统开发、管理模式及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应用效果表明,基于移动终端的仿真实验平台,形成了"前展后拓"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石油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仿真性和移动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系统的构成及资源开发现状,根据移动学习资源构建的策略、移动学习资源处理和使用的流程,给出iOS平台移动学习资源构建的方案和相关技术.然后讲述在iOS平台进行移动学习终端APP设计与开发的思路,并给出系统的原型,分析iOS移动客户端的网络资源荻取技术及本地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实现iOS平台的学习资源构建及移动学习需求,以期为以后其它移动平台资源及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推广自主化、独立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满足移动学习要求,是建立终身学习网的目标和方向。对终身教育平台的政策支持、资源架构、推广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优势与不足。运用Web3.0理念完善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架构,介绍相关案例的应用与推广,使终身学习平台操作性进一步增强,人机交互能力、智能学习功能、移动学习方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特别是高校学生的碎片化学习需求,本文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基于Android技术的移动学习平台原型,利用Android的开源优势,对移动学习平台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系统平台总体设计理念及技术框架,并详述了平台关键功能的设计及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信息化网络技术运用于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既是企业员工现代化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企业员工培训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首钢京唐公司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通过搭建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平台,为员工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实现了员工在线学习、在线考试、效果评价、培训档案等系统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趋向、移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以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和学习通的大学英语移动教学平台,并在某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实证研究。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移动教学平台能够有效激发应用型本科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移动平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移动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实验班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成绩。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大学英语移动教学模式改变了课程评价考核机制,更加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和诊断,从而对学生大学英语学习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教学管理上容易出现信息传递失真、信息及时性差等问题,设计一个基于Moodle开源平台及短消息服务的教育平台。搭建基于Moodle的教学平台并扩展其移动端接口,对短信猫硬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一个基于Moodle并结合短信息服务的移动学习平台。在新的教育平台下,师生可以迅速分享信息、相互沟通了解、节省资源,保证了师生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科技驱动培训转型升级是实现铁路企业干部职工培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析了铁路企业智能培训的基本特征,从智能培训环境、智能培训资源、智能培训教学、智能培训学习、智能培训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铁路企业智能培训业务模型;从铁路企业智能培训服务云平台、用户与参与组织、战略规划与制度规范、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机制、发展规划与建设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铁路企业智能培训体系结构;提出作为核心支撑的铁路企业智能培训服务云平台总体架构以及铁路企业智能培训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键  曹伟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0):196-198
探讨目前移动学习特点及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模式,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对移动学习的支持以及在移动学习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提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移动学习框架,并在此框架基础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课程微网站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课程移动学习环境,实现课程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