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对43届乒乓球世界杯的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世界乒乓球发展正朝着竞技能力的个性化、技术构成的立体化,以及女子乒乓球男性化等方向发展。对此,提出在乒乓球训练中,应首先强调个性化训练;其次,注重训练的对抗性与针对性;此外,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大量借鉴男子乒乓球选手的技术,以提高其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运动训练新模式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和人们对乒乓球规则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乒乓女二队教练员组根据中国乒协领导的指示,对原训练方法进行了6项改革.并在2006年10月至2006年11月在湖北黄石举行的全国女子青少年乒乓球封闭训练期间,对参加封闭训练的28名运动员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验研究,实践证明该训练方法符合目前运动训练的理念、女二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状况、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能较快地提高女子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其符合女性技术男性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为国家队输送更好的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怎样搞好乒乓球技术方面入手,根据当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对乒乓球的击球力量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怎样提高击球“爆发力”的方法,强调了“爆发力”在乒乓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球拍的演变、改革,打法的创新是乒乓技术提高的基础,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动力,每种新球拍的诞生和打法的创新都推动着乒乓球技术的提高和运动的发展。因此,研制新型球拍和创新打法对提高我国乒乓球技术和保持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经过研究试制一种“手枪式”握柄的乒乓球拍,并根据乒乓球拍的构造特点,经实践训练,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打法,效果较好。对球拍的构造、特点及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新打法与现有球拍、打法的优缺点做了比较。指出这一研究成果在经过实践完善后一定会对我国乒乓球技术的提高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发球是乒乓球技术中先发制入、力争主动的重要技术。长期的运动实践,使人们对发球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得到加深,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一整套经验,从而促进了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在这方面,我国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敢于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为我国乒乓球运动攀登高峰,持续优势而经久不衰,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但是,事物总是发展着的,随着发球技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乒乓球技术体系的不完整性,本文在深入考查乒乓球运动过程的基础上。剖析乒乓球的运动形态,界定乒乓球的技术范畴,研究乒乓球的技术内容,从而提出了乒乓球技术体系的结构模式,对乒乓球技术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有—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国家女子乒乓球队教练员的调查访问,考虑到在奥运会集训中实施测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将技术与心理作为对参赛奥运会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的主要因素.根据诊断结果和运动员奥运会比赛成绩,认为用分段指标评估法和16PF量表对国家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和个性特征进行研究,能较客观、准确地揭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对运动员多方位研究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从历时性视角收集了1984~2014年间的夏季和冬季奥运会比赛中,获得奖牌的472名中国女子运动员的相关资料,分别就这些运动员的年龄、籍贯、所属运动项目等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中国女子运动员共获得了309.5枚奥运会奖牌,多于中国男子运动员获得奖牌的数量;在体操、游泳、跳水三个运动项目中,84%的奖牌获得者年龄在15~24岁之间,年轻于"竞技运动黄金年龄";获得奖牌的中国女子运动员的省市,多集中于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奥运会比赛中,中国女子运动员在运动技术精巧化要求较高、隔网或身体不接触类运动项目,以及职业化、商业化程度较低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等运动项目上具有较强的竞技实力。  相似文献   

9.
经临场技术统计和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羽毛球女子项目试行每局7分制后,女双运动员必须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速度、力量和凶狠性,以进攻打法为主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更能取得较好成绩。女子项目男性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个性的倾向性与少儿乒乓球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题依据乒乓球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的运动。乒乓球运动训练周期长,对抗性强,激烈程度高。长年极度紧张的训练、比赛,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因素对技术水平提高和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少儿参加乒乓球运动尤其如此。个性是指在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性别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差异,对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心理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性别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测试对象总体内性别间注意品质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表现出男子注意广度大于女子,女子注意转移优于男子。男性注意能力在注意的分配、注意广度和注意的稳定性方面的发展速度快于女性;女性新手和专家注意转移能力优于男性,即注意的灵活性好于男性。同一年龄组内的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具有同等水平的注意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乒乓球教学模式"进行定义,依据"快乐终身体育"理念,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实现条件三方面,构建出高校"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希望本研究能够促进教学模式更趋科学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体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瘦身计划”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国际乒联通过了奥运乒乓"瘦身计划",是继北京奥运会乒乓球赛事改革之后又一次从制度层面上提出的新政,旨在进一步限制中国在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上的"垄断"地位。研究认为,中国应理性看待奥运乒乓"瘦身计划",积极调整应对策略,深入探究新形势下奥运乒乓球制胜规律、延续中国乒乓球强国地位的同时,拓宽乒乓球项目属性,增强乒乓球运动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非赛璐珞乒乓球又称无缝乒乓球,它的兴起使原有的赛璐珞乒乓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介绍了乒乓球球体的演进,对比了赛璐珞与非赛璐珞两种球的检测指标。根据不同打法运动员的试打体会分析了非赛璐珞乒乓球对各种打法运动员的影响,展望了非赛璐珞乒兵球应用后的发展前景,并对运动员在非赛璐珞乒乓球应用后的适应和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单飞"模式是我国网球职业化改革创举,是网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这给网球,特别女子网球发展带来根本性变革。随着网球职业化发展进程,"单飞"模式的弊端也在显现,并成为制约网球运动发展瓶颈。所以必须深化网球管理体制改革,破解"单飞"模式的弊端,以使我国女子网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节奏是网球比赛的灵魂,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综合体现和心理调节的具体反映,它直接影响着场上战局的变化和发展。在对抗激烈的比赛中,只有不断调整比赛节奏,才能获得比赛的主动权,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从网球比赛节奏、影响网球比赛节奏的因素及调控网球比赛节奏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旨在为网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具体考证,认为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时间应该是1901年或之前,地点是天津。乒乓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使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1935年在上海首次正式成立,标志着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始登上中国体坛;1919年后国内乒乓赛事快速发展,其活动逐步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各界,但国际化的交流主要限于中日之间,还没有加入到国际乒联组织;乒乓技术基本上处于一个完全模仿的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战术风格;1937年联合日、美、英三国制定了第一个完备的国际乒乓规则,乒乓球规则开始与国际接轨。近代中国在乒乓球组织、竞赛、技术、规则、女乒乓球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有益的探索与发展,为当今我国乒乓球事业打下了初步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28-30届奥运会我国女子竞技项目所获奖牌为研究对象,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工具对奥运会我国女子竞技项目进行层次划分并对各层次竞争优势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构建我国女子竞技项目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竞技项目绝对核心层包括乒乓球、羽毛球、跳水;潜核心层包括排球、柔道、蹦床、射击、跆拳道、体操、射箭;一般核心层包括网球、沙滩排球、摔跤;弱势层包括曲棍球、帆船(板)、击剑、游泳、艺术体操、赛艇、自行车、田径、花样游泳。绝对核心层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潜核心层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一般核心层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弱势层竞争力较弱。依据各层竞争优势的不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本文提出,我们的教练员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在茫茫人海中选择那些具有从事运动训练先天条件的人来进行训练,这种选择过程,就是运动员选材。“慧眼识英雄”,选材已成为推动我国乒乓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发球前三板技术是中国运动员克敌制胜的法宝,为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取得好成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乒乓球大球和“无遮挡发球”的改革,我国运动员的发球及前三板技术优势不再明显。分析了各时期我国运动员的主要发球特点,研究新规则下乒乓球发球及前三板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与影响,找出目前我国运动员发球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