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在我们一般都把所谓"政治上进步,艺术上退步"的"何其芳现象"解释为当时政治束缚的原因。实际上除了这种政治性的解读之外,还有一些"非政治性"的解读值得关注。主要有:一,当时作家自身的人格精神方面的原因;二,当时作家丰厚的经济收入与较高的社会地位方面的原因;三,创作时有的衰落也是文学史上常有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论也在不断的进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束缚人的个性,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性化"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人性化"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人性化"的社会理念重视人的作用,认为人是管理之本,本文主要在诠释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如何实现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学中,"诗可以群"与"诗可以怨"是很难分开的。"怨"是诗人以文学为手段来进行政治实践的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群"的价值伦理,但它受到"止乎礼"的限制,"群怨俱宜"正是这种态度在美学上的表现。而到了晚清,"怨"彻底从"礼"的束缚中暴发出来,以"革命"的激进方式介入到政治实践当中。"革命"成为一种激进的美学态度,而新文学的精神正是那种激进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4.
苏轼词风多变,婉约者动人清新而深沉,豪放处雄奇如天风海雨,气势磅礴。他的诗不受陋习成规的束缚,形成"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富有理趣的"东坡体",如天地奇观,富含哲理,饱含才气。他开创豪放流派之先河,开宗立派,让人耳目一新,而其婉约诗词也同样独树一帜,读之极尽缠绵凄婉。然而其人生道路是坎坷多舛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造就这位旷世奇才;其人生的指导思想也是复杂的,儒释道三者兼而有之。苏轼不愧为宋代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5.
50年代的作家基本无法挣脱政治意识的束缚,宗璞也不例外,她也没有跳出"革命+爱情"的枷锁。通过对《红豆》的文本细读,我们却发现作者的主体情感诉求与文本表征之间的裂隙,从而进一步感受到"革命"话语与"个人"话语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化的语境下,现代社会存在着日益严重的政治认同危机。为化解现代政治的认同危机,查尔斯.泰勒提出了"承认的政治"的构想,试图通过公共领域的平等对话协商出文化社群自治的形式,从而经由对多元文化的正当承认而获得确实的政治认同。然而,泰勒重建政治认同的一揽子方案也面临重重困境,对个体自由可能带来的束缚、对话的困难和较强的乌托邦色彩,都使其无法成为消弭现代政治认同危机的两方。  相似文献   

7.
"党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随着建党90周年的到来,人们掀起了阅读红色经典的读书高潮。有关红色记忆的书很多,可是,作家梁衡的散文集《红色经典》却显得格外清新,它一改政治题材的图书给人那沉重而晦涩的的感觉,作者用自己生动的语言,用散文的形式,使作品更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与权力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升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实现"包容性增长"面临着观念束缚、能力不足、制度缺位和职能滞后的政治障碍,要强化科学发展理念,完善相关体制,培育社会组织,促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一提法多好!它从理性的高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作文教学观念,把学生从过去围绕既定的中心思想去寻找或编造生活素材中解脱了出来,还学生以习作自由。减少写作中的哪些束缚?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减少?这还值得我们共同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意味着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培养学生品质、健全人格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弥漫着平等、民主、开放的气息。这就要求我们敢于摆脱历史束缚,冲破固有的、旧的思维定势,构建开放的政治教学平台,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政治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所谓民主的困境大都发生在政治领域,将民主局限在政治领域,这对民主来说是片面的,民主应该是一个体系,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五个层面。中国的民主不应局限于政治领域,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把民主的改革扩大到社会层面,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塑造公民的民主人格,进行政治文化的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可操作性既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论域、新视角,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操作性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收集和整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操作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操作性的概念及内涵界定、表现及对策、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相关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出展望,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可操作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可知,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关注的问题。以"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为例,对课程思政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内容挖掘,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塑造、文化共同体等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本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对一个村庄的选举过程进行了描述,认为选举是村庄政治场域建立最为集中的表现。选举过程中包含规则竞争和策略运用两个方面,前一个国家占有主导权,后一个则是村治精英的主要角逐场。本指出,村庄性质的判断前置于村庄政治研究,是对村庄治理研究丰富性的一种化约,不利于村治研究进程。因此在国家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和制度中心主义三种范式中,抽取策略作为研究中心,以观察其最后导入制度抑或回归事件,是引入场域作为研究框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本文主要是从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入手,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如何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这一问题提出思考,分析了在民政工作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与可能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具体民政工作中,借助民政工作提供的特殊平台和沟通方式,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在民政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高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课是教授高校学生某个领域中专业技能的课程,两者之间其实有着内在联系。文章针对车辆工程专业课“发动机原理”,从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环节、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发动机原理”上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政治家和政治学者就已经在实践和理论上为整合政治冲突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在中国,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冲突研究始终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政治冲突的涵义也处于不断的跃迁之中。本文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中,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及其现代化萌芽于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相分离之后的政治生态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政治生态化的过程就是政治文明的现代化过程;政治文明萌芽之后的政治生态化进程事实上滞后于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也就是说,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并非一定实现政治生态化;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形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亟待实现与之相适应的良性政治生态化建构。  相似文献   

20.
高校信息化是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路径之一。针对高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构建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全方位整合高校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