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社科类报刊是人类社会科学信息的载体与传媒。人类社会科学信息浩如烟海,尽可能准确、全面、精要地向人们提供社科信息,推动和促进社会科学的繁荣,是社科编辑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一个合格称职的社科编辑,在社科报刊的编辑工作中做出骄人的成绩,绝非易事。出版流程中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性编辑业务如编排规范化、版式设计、校对等,固然必须娴熟,而选题、组稿、审读、编辑稿件、文字加工,及时、正确无误地发现、选择、组织、发布社科信息,则更为重要。这就要求社科编辑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不断汲取新的信息,更新知识。  相似文献   

2.
《当代传播》2013,(3):111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00多种学术系列期刊,是从国内公开出版的4000余种期刊和报纸上精选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并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编辑、出版的二次文献期刊,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二级学科。"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刊全文转载量(率)和综合指数排名基本反映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端阵营的水平状况,以及我国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10,(9):11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00多种学术系列期刊,是从国内公开出版的4000余种期刊和报纸上精选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并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编辑、出版的二次文献期刊,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二级学  相似文献   

4.
黎丹 《新闻传播》2012,(7):194+196
编辑是信息的传播者,是广大读者汲取文化知识的把关者。在日常工作中,编辑也应该"三从""四得"。"三从",就是指遵从社会需要、遵从读者需要、遵从图书需要;"四得",是指编辑要识得、懂得、写得、改得。  相似文献   

5.
正《编辑之友》在新闻传播学科转载量位居榜首【本刊讯】3月25日,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行榜发布。该排名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2013年度共有约600种人文社科期刊和300家作者机构榜上有名。《编辑之友》在新闻传播学转载量排行榜中,位居榜首;在综合指数排名中,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人文社科学术编辑担负着传播学术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素养、深厚的学术素养、丰富的信息素养、良好的文学素养这五项基本素养,才能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文章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文社科学术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并提出了培养和提升人文社科学术编辑素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文科建设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战略选择,助力新文科建设是社科期刊编辑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新文科建设引发的价值理念转向、知识结构转型和传播方式重塑为社科期刊编辑能力建设提供了新导向,主要体现在价值维度以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价值遵循、知识维度以交叉融合为导向的知识生产、工具维度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传播运营三个方面。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科期刊编辑应深化守正创新理念、拓展交叉融合知识、增强数字协同能力,通过激励驱动唤醒自主性、制度带动确保长效性、培训推动增强有效性促进社科期刊编辑核心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屈博 《新闻知识》2008,(6):81-82
面向21世纪,编辑工作的特点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编辑,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精深广博的知识结构、熟练的编审文字功夫,还应具有勇于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作为媒介信息"筛选"的"把关人",报刊编辑的素质,不仅事关报刊质量的高低与读者的认可度,更是涉及出版队伍实力、尊严乃至生存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科学普及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可以扩大社会科学普及传递的范围,借助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创新社科普及知识的方式,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要。以下将分析社会科学普及传播机制,并提出壮大社科人才队伍、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社会科学普及等方式,推动社科普及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在人类知识领域里占重要比重,是人类智力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必要资源。社会科学图书是高等院校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一些理工科院校图书馆中,往往忽视社科书刊的购集、管理和使用。影响了社科图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利学校培养开创型人才,不利提高馆藏书刊的利用率。一、社科知识与智力发展智力,是指人的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智力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多种能力的培养,多科领域的开拓,多方面知识的运用,其中社科知识是促进智力发展的一门重要科学。人们的智力来源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寓于在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在掌握了的文化科学的基础上,是活的知识力量的体现。所以人类的综合知识和经验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条件。革命导师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要求青年社科图书编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较强的文化担当意识和正确的出版导向观是青年社科图书编辑宏观层面上具备的精神素养,是做好图书出版工作的前提。中观层面,对于青年社科图书编辑来说就是保有学术情怀,做助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践行者。微观层面上要学习并发挥编辑的工匠精神,追求精品,做到高质量出版。  相似文献   

12.
付丽萍 《青年记者》2012,(32):13-14
学报编辑能力发展的内涵文化缔构编辑观认为,人类的编辑活动是缔构社会文化的活动。由此出发,学报编辑也同样承担了缔构社会文化的重任。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成为编辑能否做精做好期刊的重要因素。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编辑往往对自己编辑的刊物"老看不顺眼",因为他总在思考这份刊物是否还缺点什么,这跟编辑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主体意识紧密相关。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媒介之一,被称为"世纪遗产"的高校学报在整个报刊种类中属于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其对编辑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期刊,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稿件的主要载体,对社会科学成果的发表、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本文拟就社会科学期刊对社会科学成果的作用,社会科学成果和稿件的评价与选择,当前社科期刊编辑与编辑工作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社科期刊对社科成果的作用社会科学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学术功能。当今世界所有重大问题和复杂问题,都与社会科学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活跃和繁荣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编辑之友》2015,(10):98-98
本刊讯2015年9月18日,在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期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2015年全国"百强报刊"("百强报纸""百强社科期刊""百强科技期刊")名单。《编辑之友》荣登"百强社科期刊"之列。全国"百强报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精品报刊工程,旨在重点培育和推出的一批具有较强舆论引导能力、传播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品牌报刊。今年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图书馆社科参考部是全市社会和科学研究人员查阅书刊资料和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阵地。社科参考部除设有参考阅览室外,还附设社科中文书库、线装库、报刊过刊库、社科日文书库。社科参考部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要密切配合社科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提供书刊资料。因此馆藏书刊资料范围较宽,内容较丰富,读者服务的组织及各项管理工作也要求得较严格。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在人类开发信息资源的种种活动中,社科情报事业是相当年轻的一种。一般而言,现代意义的社科情报事业较之科技情报事业要晚出现10~20年。中国的社科情报活动萌芽于本世纪初。在一批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中,陆续开展了书目索引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解放后,这些类型的服务一度发展极快。然而由于中国社会科学内部迟迟未能形成对现代情报服务的真正需求,社科情报服务的规模和水平一直处于低下的,不为外界了解的状况。 1975年中国社科院情报研究所成立,标志着现代意义的社科情报事业在中国出现。中国社科情报所的出现对推动中国社科情报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就这一情报所及以后陆续成立的各省社科情报所的产生动因看,它们很难说是社会科学内部科学分工的自然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成立于1979年,其前身为1954年创建的《历史研究》编辑部。目前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一报六刊",为中国学术研究、学术报刊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是本刊记者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进行的专访,在本刊20周年刊庆刊发,以飨读者,以表祝贺!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为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编辑对信息传播的控制权,改变了新闻编辑传统的工作方式,影响了新闻编辑的专业主义精神,消解了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这些挑战均与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相关。媒介素养有三大重要基石:个人定位、技能和知识结构。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应重新建构:定位应从"信息把关人"转变为"信息产品经理",知识结构应从"知识复合型"转变为"行知并重型",编辑技能应从"幕后制作者"转变为"公共论坛主持人",管理理念应从"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简称《社科库》)是1993年由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研制的大型文献型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数据收录量较大、使用较方便的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它具有如下特点:①收录面广,数据量大。《社科库》收录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3800多种,报纸170多种,基本上覆盖了全国邮发和非邮发的报刊,年更新量约20万条,自1993年1月起累积数据已超过70多万条。②检索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社科库》  相似文献   

20.
《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是《全国报刊索引》新一代的电子版检索工具。一、规模本数据库收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3,800多种,报纸162种,基本覆盖了全国邮发和非邮发的报刊。内容涉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